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肝癌

无症状的丙肝会诱发肝癌吗

丙肝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但是很多患者在感染丙肝后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导致这部分患者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专家提醒,丙肝无症状不等于没事,要警惕丙肝癌变。丙肝传播途径?丙肝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下。

目录 丙肝是怎么回事 丙肝传播途径 没有症状的丙肝更需警惕 无症状的丙肝会诱发肝癌吗 丙肝如何远离

1丙肝是怎么回事

  病原学:

  经研究证实HCV基因组为—线状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属。由编码区、5'-非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包括两部分,即结构区与非结构区。HCV体外细胞培养尚未成功。主在肝细胞内复制。

  HCV-RNA分型:国内报告我国HCV主要为Ⅱ型和Ⅰ型。Ⅱ型HCV的治疗效果差。对不同型HCV感染所引起不同的肝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病机理:

  既往认为HC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近年随着对丙型肝炎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在许多方面类似,如转慢性、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尤其丙型肝炎也有慢性HCV携带者,因此,对HCV导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倾向于免疫损害,即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

  病理改变:

  与乙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仅病变部位与程度有差别。无特征性病理变化。

  流行病学:

  HCV是通过非胃肠道途径传播,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血液传染。分泌物、乳汁、唾液、尿液有无传染性未见报告。该病从病因学分析,约半数以上与输血或注射血液制品有关。家庭内传播因素及母-婴垂直传播都不像乙型肝炎那么高。有静脉药瘾者中报道,抗HCV高达70%,故应重视血液传播的危险性,并应强调有医源传播的危害。因为微量的HCV即可造成感染。

  机体受HCV感染以后,按照输入血和受血者的抗HVC表现可分为下列四种反应:

  (1)输入HCV阳性血液,于输血后发生HCV阳性,一般5周后转阴,然后出现抗HCV抗体。

  (2)一般于输血后20周左右或发病后14~16周抗HCV阳转,且持续阳性10年以上。

  (3)于输血后20周左右或发病9~11周,出现抗HCV性,但持续时间短,一年后转阴。

  (4)无抗HCV反应:多见于一过性感染。

2丙肝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通常潜伏期2-26周,平均50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较短为7~33天,平均19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3没有症状的丙肝更需警惕

  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病情处于潜伏期时,一般情况下没有肝炎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但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关节疼痛、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等症状,由于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和一般性疾病症状相似,患者应加以观察。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相对较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轻,经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部分患者感染20-30年后可出现肝硬化或肝癌。

  据临床数据显示,只有25%的丙型肝炎患者会有轻微的症状,而达75.5% 的人没有任何症状。甚至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因此而被漏诊。由于丙肝的隐蔽性强,病程比较慢,尤其对于幼年感染的人,有的要20年甚至30年才有症状,所以丙肝也被称为是隐形杀手。丙肝症状隐匿,可在肝脏中“潜伏”20年左右,“悄无声息”地吞噬肝的健康,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多数患者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时才发现,以致错过了最治疗时机,甚至已经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这也是为什么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原因。

  丙肝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体检或求治其他疾病时才被意外发现,而对何时、又怎样感染的丙肝病毒,患者往往一无所知。即使在美国,慢性丙肝的诊断率也只有20%,而这些患者大多是在感染丙肝病毒后10余年才被发现。

  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抗病毒药物的推陈出新以及慢性乙肝的防治知识的普及,乙肝的防治正逐渐被大众所熟悉。而其“同门师弟”慢性丙型肝炎’一直以来末获得充分的认识和重视。20年前,丙肝病毒被发现;20年后,这个沉默的杀手“伏击”了全球1.8亿人,每年有300万~400万的新感染者,30万人因为丙肝而失去生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丙肝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最近5年内报告人数增加了约5倍,2008年报告的发病人数达到约11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约6倍。

  丙肝和乙肝一样,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未经治疗的丙肝慢性化率为50%-85%;感染后20年,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为10%-15%;感染30年后,肝癌发生率为1%-3%;肝硬化患者中,肝癌每年发生率为l7%。

  一项《丙型肝炎认知调查》显示,高达80%的被调查者选择“接种疫苗”能够预防丙型肝炎,而事实上,丙肝疫苗尚未问世。此外,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调查中发现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更有相当多的民众认为丙肝不可能治愈。在丙肝高危人群中,对于“为什么没有进行丙型肝炎检门给出的首要原因是“没有身体不适”。而即使是医护人员,不少人对丙肝也不甚了解。

  既然丙肝如此可怕,并且又没有相应的疫苗。那日常的预防工作不得不做到位。其和乙肝病毒一样,都是血液传播的。若是身体有伤口,就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无症状的丙肝会诱发肝癌吗

  丙肝危害大过乙肝

  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听说过丙肝,远低于对甲肝(91%)和乙肝(95%)的知晓度。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不知道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专家表示,丙型肝炎隐秘性强,低诊断但是高误诊率,早发现、早诊断目前很难实现。有数据显示,15%的丙肝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发展晚期。在确诊后也因为对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

  丙肝没症状,患者不愿意正规治疗

  有些患者,对丙肝存在不同的认识,对医生的建议往往不太理解,也不愿意执行。固执地认为“我虽患有丙肝,但是没什么症状,用一点护肝药就好了。”其实,专家早就指出对于丙肝患者应进行标准的抗病毒的治疗。这是因为慢性丙肝发生纤维化的比例非常高。

  个别案例3年就能发生癌变

  别以为丙肝不会发展为肝癌,实际上,临床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肝癌病人,其就是伴发有丙肝,其中有一个患者3年就进展为肝癌了。据临床经验显示,丙肝的隐匿性较强,一开始的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但是疾病却在悄悄进展,感染丙肝病毒二三十年后有20%-30%的患者将会发展成肝硬化,少数还会发展为肝癌。

  丙肝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凡有输血史者,特别是在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艾滋病感染者;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破损黏膜处接触丙肝阳性血液者;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密切接触者;与丙肝感染者性交或有不洁性行为者;做过文身、文眉、穿耳洞等人群。

  警惕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增高

  体检发现转氨酶异常高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是否有肝脏炎症。在肝脏炎症的指标中,通过抽血化验的指标只能反应一部分的情况。而肝脏炎症的金标准在肝穿刺活检。十个肝炎的病人,有九个需要做肝穿刺。肝穿在B超定位下,安全有效,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而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应及时就医,目前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疗法是我国治疗丙肝的金标准,通过治疗丙肝患者的治愈率能达到44%至70%。

5丙肝如何远离

  急性丙肝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肝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

  丙型肝炎病人的监测和随访

  (一)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的随访监测

  1、治疗前监测项目治疗前应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开始治疗后的第1个月应每周检查1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次直至6个月,然后每3个月检查1次。

  2、生化学检测治疗期间每月检查ALT,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每2个月检测1次。即使病人HCV未能清除,也应定期复查ALT。

  3、病毒学检查治疗3个月时测定HCV-RNA;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也应检测HCV-RNA。

  4、不良反应的监测所有病人要在治疗过程中每6个月、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每3~6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则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老年病人,治疗前应做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判断。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表现有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应给予停药并密切防护。

  (二)对无治疗指征或存在禁忌证及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的随访

  1、肝活检显示无或仅为轻微损害者,肝病进展的可能性小,但仍应每24周进行1次体检并检测ALT。必要时可再做肝活检。

  2、生化学检查对ALT持续正常且未进行肝活检者,每24周进行1次体检并检测ALT。

  3、肝硬化病人的随访如已发展为肝硬化,应每3~6个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腹部B超(必要时CT或MR1),以早期发现HCC。对于HCC高危病人>50岁、男性、嗜酒、肝功能不全或已有AFP增高),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更应加强随访。另外,对肝硬化病人还应每1~2年行上消化道内镜或食管x线造影检查,以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影响疗效的因素有:

  病程>3年、年龄>40岁、HCV为lb型、高病毒血症(>2×10^6拷贝/ml)、已有肝硬化、肝脏铁含量高、酗酒、毒瘾和伴有HIV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