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在感冒期间都有什么食物是不可以吃的

感冒,笔者相信每个人都深有体验。据医学统计,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发病率最高。感冒时期很难受,饮食调理能加快感冒的痊愈,但是有些食物却不适合在感冒期间食用,我们来看一看吧。

目录 感冒禁忌 在感冒期间都有什么食物是不可以吃的 感冒诊断标准 感冒预防预后 感冒病人吃什么中药疗效比较好

1感冒禁忌

  感冒的忌口有哪些呢?先谈谈饮食要适量。感冒之后,往往食欲减退,有发热时更为突出。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时各种消化酶被破坏或活性低,导致了病人不想吃东西。如果硬是多进食,常会出现脱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不利于机体集中力量抗御外邪,有可能延缓感冒的痊愈,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感冒病人以少食为佳。

  少食的程度如何控制,应以保证全身能量供应作为前提。这就有饮食的质量问题.感冒的病人提倡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条等,避免吃煎炸、油腻食物。有的人甚至提出“禁食疗法”,即感冒以后停止进食,只喝汤水,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人都适用,对平时体质壮实、感冒较轻的病人可以一试。请别忘了要有足够的能量贮备,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最后着重说说感冒应忌哪些食物。这一方面与服药有关,也就是药后忌口。另一方面要注意与病情的关系。感冒初期,如果是感受的风寒之邪,正服解表散寒药时,则当禁食生冷、油腻,如果是温热之邪,初期正在清解阶段,亦当忌食生冷,一旦热邪不去,留壮热,继而口渴、烦躁、大便秘结,此时反需水果相助,可频服梨汁、橘汁、西瓜、梗米汤、绿豆汤等,切忌过食生冷、油腻之品。

  上面说的主要是些原则间题。具体来说,感冒期间,避免进食或忌多食鸭肉、猪肉、羊肉、狗肉、甲鱼、蚌、醋、柿等食品。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狗肉亦性温热,容易助热生火,故为热证所忌;甲鱼甘润滋腻,有敛邪之弊;蚌,又名河蚌,性质寒泄,有滋阴凉润之力,多食有碍表邪疏散;醋,味酸收敛,食后容易滞气留寇;柿子性质寒涩而敛滞,多食容易敛邪。所以,上述食物均为感冒的忌口。误食或多食往往不利于外邪疏散,有时甚至可以加重病情,需要引起注意。

2在感冒期间都有什么食物是不可以吃的

  当然,感冒也不是特别恐怖的疾病。医学上已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感冒也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当然不同的感冒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笔者相信正规的医院都能够结合患者实际的感冒类型,开出正确的治疗方法。下面,笔者跟读者分享的是,感冒期间,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

  首先, 尽量避免吃鸡蛋。笔者相信很多读者都有习惯,早餐吃鸡蛋,而且是觉得鸡蛋是最营养的食物,所以一直坚持鸡蛋做早餐的习惯。但其实就因为鸡蛋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会在我们身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感冒了以后,会增加我们身体的负担,严重的话会加重发烧。所以,感冒期间是不适合吃鸡蛋的,避免延长发热的时间,避免让身体更痛苦。

  其次,避免吃含高糖的食物。感冒期间,高糖或者含糖的食物会增加痰的粘度,而且增加糖的量。此外,感冒期间,人本身胃口不高,含糖食物会让我们觉得肚子很饱,让食欲缺乏,身体更加疲乏。所以感冒期间,最好禁食含糖食物,特别是一些水果,比如芒果、葡萄、荔枝等水果。

  然后,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清淡少油腻的食物,比如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等清淡、爽口小菜,辣椒、肉类食物尽量避免吃。吃饭的时候最好少吃多餐。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这些还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

  最后,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尤其是上班族,熬夜加班是会加重感冒的病情。感冒以后,最后听取医生的建议,保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感冒虽然是常见的病情,但是笔者希望所有读者能够高度重视,到正规医院就诊,尽快康复,避免因感冒而引起其他的疾病。

3感冒诊断标准

  感冒类型鉴别

  1.外感症状 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周身不适等。

  (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

  (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鼻塞流涕黄稠,咽痛或红肿。

  (3)咽部肿痛与否常为风寒、风热的鉴别要点。

  2.汗出

  (1)发热、汗出、恶风者属表虚证。

  (2)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者属表实证。

  3.咳嗽、咳痰 咳嗽的程度、时间与规律;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是否易咳出。

  4.胃肠道反应

  有无纳呆、恶心呕吐、腹泻。

  5.用药后反应

  若服药后出现大汗淋漓、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为虚脱,立即通知医生。

  中医感冒类型:

  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感冒常以风夹寒、夹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不退,喘促气急,唇甲青紫,甚则咯血,部分患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现传变。

  暑湿感冒: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暑热感冒: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体虚感冒:易反复感冒,感冒则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4感冒预防预后

  1.用药

  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服用发汗药后,注意观察出汗量,防止大汗虚脱,避免汗出当风。大部分感冒药物都含有相同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同时服用两三种感冒药容易药物过量,对身体会造成损害。儿童感冒不可随意用成人的感冒药,因为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成人可用的药物,儿童是不可以用的,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感冒用药都必须遵医嘱。

  2.饮食

  多饮温开水,饮食有节,忌烟酒及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3.运动

  感冒期间宜避免过劳,痊愈后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4.生活起居

  慎起居,避风寒,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坚持每日凉水洗脸,冷敷鼻部,增强耐寒能力;流行季节,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外出戴好口罩。

  5.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多与人聊天,选择性听音乐:头痛者可听贝多芬的《A大调抒情小乐曲》;消除疲劳者可听《矫健的步伐》《水上音乐》;增进食欲可听《餐桌音乐》等。

  6.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时复诊,若出现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或服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及时就医。

5感冒病人吃什么中药疗效比较好

  1、温燥犯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鼻唇干燥,口干喉痒,舌苔薄黄少津,脉浮数。清宣温燥。桑杏汤加减。

  2、风热犯表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烦热口渴,舌尖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气虚外感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4、阴虚外感证: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5、血虚外感证: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或汗少,面色无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养血解表。葱白七味饮加减。

  6、风寒束表证: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7、暑湿袭表证:见于夏季,头晕胀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薄腻,脉濡数。祛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藿香、黄连等。

  8、凉燥犯表证:恶寒微热,头身疼痛,咳嗽无痰,鼻燥少涕,口燥咽干喉痒,舌苔薄白少津,脉浮。轻宣凉燥。杏苏散加减。

疾病百科 |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流鼻涕、浑身酸痛、喉痒咳嗽、喉部有痰、带血粘脓鼻涕、无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