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中的胆酸盐、碳酸氢盐,十二指肠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类等,如果安安分分呆在十二指肠中,原是消化脂肪、蛋白质必不可少的“成员”;如果它们因各种原因倒(反)流到胃内,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破坏分子”,临床上将其引起的胃炎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胃炎偏爱8类人?反流性胃炎怎么办?一起来看下。
目录
1什么是反流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由于胆汁以及肠液的混合物,通过了幽门,反流到了我们的胃部导致我们的胃部受到了刺激导致的。
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是做过胃大部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后,幽门功能性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若迁延不治,可能会转为胃溃疡、胃穿孔甚至胃癌。
主要症状
1、胃胀
腹部饱胀不适。
2、胃烧心
反流性胃炎的一个症状就是中上腹部出现持续性的灼烧感,还会表现为胸骨的疼痛,在吃过饭之后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4、胃食管反流
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5、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6、出血及贫血
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7、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制酸剂后多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着,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8.伴随症状
嗳气、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以及食欲减退都会造成反流性胃炎的产生,甚至还会出现胃出血的情况,大多的表现为呕吐以及大便带血。
9.特异症状
胆汁性呕吐,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一般发生在晚间或半夜,呕吐物可伴有少量食物或血液。
10、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病几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中老年人、肥胖者、吸烟者、饮酒者、精神压力大的人为高发人群。
2反流性胃炎偏爱8类人
1、胆囊切除的患者
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十二指肠逆蠕动和幽门的异常开放,使得胆汁无规律的排入十二指肠球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压力相对增高,导致胆管向肠腔排放胆汁的冲击力也大,容易引起胃肠蠕动紊乱,胆汁逆流而上,从十二指肠逆流入胃腔内;而胃又不能及时将反流的胆汁排出,导致胆汁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延长,胆汁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而导致各种胃病发生。
2、慢性胆囊疾病
胆囊疾病导致胆囊功能障碍者,由于胆囊丧失了贮存、浓缩胆汁、间断性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连续不断地进入十二指肠,这种现象空腹时尤为明显,从而增加了逆蠕动胆汁涌入胃的机会。同时,胆囊疾病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动力改变十分常见,也促使了反流的发生。
3、胃手术后
由于胃手术破坏了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生理功能,使胃排空延缓,而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故容易诱发反流性胃炎。不过,胃手术方式不同,反流性胃炎发生率也明显不同,其中以毕Ⅱ式手术最高(12%),近端胃手术最低(0.66 %)。
4、糖尿病患者
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胃扩张,胃蠕动减慢和排空延迟,胆汁在胃内滞留,从而引起反流性胃炎。
5、吸烟饮酒者
大量饮酒和吸烟,酒中乙醇对胃肠黏膜可直接造成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胃肠蠕动紊乱,两者均可导致幽门括约肌松弛而诱发反流性胃炎。
6、肥胖者
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加重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7、高脂高热量饮食者
高脂、高热量饮食会增加胰液、胆汁的分泌,影响胃排空,从而诱发反流性胃炎。
8、生活不规律者
反流性胃炎与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定、精神紧张等问题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胃肠道内的正常排空,诱发胆汁反流。
3反流性胃炎怎么办
1.胆胃郁热型
此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表现为胃脘灼热、时有胀痛、嗳气频作、口苦而干、呕苦水、吐后方舒、胸胁痞闷、惊惕不安、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此病应坚持清热利胆、和胃降逆的原则,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黄连、枳实、半夏、陈皮、生姜、郁金、黄芩、白芍各6克,竹茹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服下。
2.肝郁脾虚型
此型胆汁反流型胃炎患者可表现为胃脘隐痛、恶心、呕苦、嗳气、返酸、食则脘胀、面黄、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治疗此类患者应坚持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原则,可选用逍遥散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克,薄荷、党参、香附、玄胡、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服下。
3.肝胃失和型
此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表现为胃脘胀痛、且胀痛持续不减、嗳气后稍舒、遇怒加重、口苦心烦、呕吐苦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治疗此病应坚持疏肝理气、和胃利胆的原则,可选用四逆散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柴胡、枳实、芍药、陈皮、半夏、白豆蔻、茵陈、苏梗、炙甘草各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服下。
4.肝郁血瘀型
此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表现为胃脘刺痛、且在夜间加重、痛处固定不移、按之更甚、呃逆频作、口苦、呕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疗此类患者应坚持疏肝化瘀、止痛和胃的原则,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熟地、当归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桃仁9克,红花、佛手、乌药、延胡索、炙甘草各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服下。
4反流性胃炎吃什么
一、多吃维生素C
还要多加注意饮食的科学调剂,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
二、多吃板栗
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
三、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瘦肉、动物肝脏、家禽、蛋黄、香菇、豆类、菠菜和芹菜等。
四、多吃干姜
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秋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5反流性胃炎如何避免
关门法
原来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区有一压力增强的环形肌肉圈,医学上称之为幽门括约肌,平时它紧闭着,不让十二指肠内的流体(包括胆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消化完半时,才适时开放,使食糜得以进入肠内进一步消化。如果各种原因使幽门括约肌压力下降而关闭不严,或十二指肠出现了逆向蠕动,坏分子们得以乘隙而入,酿成病变。
驱逐法
胆汁等一旦进入胃内,如能加强胃的蠕动,使这些“不速之客”没有和胃粘膜接触的机会就被赶出“大门”,自然就不会损害胃粘膜;同时还能加强十二指肠的正向蠕动,减少其病态的逆向蠕动,有利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防治 :
1、口服胃动力药此类药物能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①吗丁啉(又名多潘力酮)。
此药能增强胃肠蠕动,调节胃肠道正常活动,使食物顺利从胃进入小肠,并抑制胆汁反流,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服。②普瑞博思(又名西沙必利)。是新一代胃动力药,其作用与吗丁啉相同,但效力要大3~4倍。③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一种较老的胃动力药。
2、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的药物有:①硫糖铝。此药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②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③思密达。为胃黏膜保护剂,有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④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从而保护胃黏膜。⑤吉福士。有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作用,于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服用。
3、饮食疗法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戒烟、避免情绪紧张和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和保泰松等 。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