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饭后应左侧卧半小时。在恢复期或慢性肝炎患者非活动期时,可不强调卧床休息。因为过于卧床休息,反而有碍新陈代谢,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延迟肝功能恢复。急性肝炎要如何护理?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急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日常护理方法
1.积极学习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法
家属应该主动学习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可以购买相关书籍或是向医护人员咨询,了解此病的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若患者发生不适时可自行处理或是积极向医务人员报告。
2.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家属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清除患者口中血块和分泌物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平时应该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更换衣服,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发生皮肤感染。
3.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
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一般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精神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加重出血,出血又加重紧张恐惧,造成恶性循环,家属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并向病人说明紧张、恐惧的心理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可诱发和加重出血,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止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2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饭后应左侧卧半小时
肝炎急性期及慢性肝炎活动期,特别是黄疸出现和血清转氨酶猛升的阶段,正是大量肝细胞肿胀坏死的关键时刻,此时休息原则以静为主。每日除饮食、漱洗,二便外均应卧床休息。实验证明人体在卧床与站立时肝脏中血流量有明显差别。卧床时出入肝脏的血比站立时至少多40%。此时平卧静养等于自我输血。只要早期卧床休息的时间足够,肝病后遗症就会减少。卧床的时间应根据症状、黄疸、肝脏大小及肝功能检查结果等情况来决定。起床活动可从扶床站立开始,到靠椅背静坐。倚窗赏景、室内散步、沐浴、做操、练气功及打太极拳等逐步进行,以增强体力。
迁延型恢复期或慢性非活动期的肝炎患者,则除饭后或晚上睡觉之外不必卧床休息,可以负担部分轻工作,但要注意动静结合,适度运动。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职业、疾病的轻重不同。摸索出对自己适度的运动量。总的原则是运动量的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每次活动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后如果食欲好转,身心愉快,乏力减轻,肝功改善,则可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加大活动量。只要循序渐进地积极休息,无疑会促进肝炎顺利康复。
有的肝炎恢复期患者,总怕肝炎复发,过于长期卧床,反而有碍新陈代谢,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延迟肝功能的复常。
另外,实践证明每餐饭后左侧卧半小时,中午保证1小时午睡的肝炎患者比饭后百步走的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原因是餐后定时注意体位休息的方法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保证肝脏获得更多的血供和营养。
3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型。
1.急性无黄疸型:近期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等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肝肿大伴有动态变化及叩、压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1)黄疸前期:起病急,伴畏寒及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炎、关节痛、荨麻疹等表现,肝肿大不明显。本期持续数日至两周。(2)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发热渐退,但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肿大、质软,有叩、压痛,5%~10%患者脾肿大、质软,有叩、压痛。此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及肝肿大逐步消失。本期持续约一个月。
4肝炎患者的常用保健食物
(1)红枣:红枣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困此,肝病患者可以常吃红枣。食用红枣不宜过量,否则有损消化功能,引起腹胀、便秘。
(2)蜂蜜:蜂蜜气味芳香,性平,有益气,补脾胃、润燥、解毒的功能,对慢性肝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酸奶:酸奶可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促进干扰素生成,有助于保肝、护肝,实现增强免疫的功能。
(4)大豆:大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5)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毒素、抗纤维化、调整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及一定的降转氨酶等作用。
(6)西洋参:西洋参具有滋补肾阴、清肺润燥、补中益气、养血柔肝、健脾和胃等功能,有一定的补益扶正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者,但肝病急性期和慢性肝病活动期不宜服用。
5急性肝炎的检查
(1)流行病学资料
(2)症状和体征近期出现的、持续几日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肝肿大伴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血清ALT、AST明显升高,大多数病人可达正常值10~20倍以上。
(4)病原学检查
1)甲型肝炎病人血清抗一HAY IgM阳性则提示甲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人血清中检测抗一HAV IgM阳性时,诊断HAV重叠感染麻慎重,须排除类风湿因子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肝疫苗后2~3周约8%~10%接种者可产生抗HAV IgM,故也应注意鉴别。
2)乙型肝炎凡血清HBsAg阳性或血清HBV—DNA阳性或血清抗HBc IgM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
3)丙型肝炎 血清HCV RNA阳性或抗-HCV阳性,而无其他类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标志。
4)丁型肝炎在HBV感染标志阳性的同时,血清抗一HDVIgM阳性,抗一HDV IgG低滴度阳性,血清和(或)肝内HDV Ag及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急性病人血清抗一HEV阳性或滴度由低到高,或抗一HEV阳性>1:20,或血清和(或)粪便HEV RNA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