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骨科疾病中的一种,这种高发性疾病有很多种类型,颈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等。这一类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突出向后突出,多种原因对脊髓造成了直接的压迫,导致脊髓血管痉挛造成脊髓变性坏死,并且会引起肢体的功能障碍。对此此病的症状,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都是什么?
目录
1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是什么
(一)外伤
颈椎位于头颅和胸椎之间,是人体脊柱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受伤的机会也较多,青少年时颈部外伤是导致中年后发病的重要因素。据报道5%~15% 的颈椎病人有急性外伤史。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后出血、水肿波及椎间孔,骨折碎片移位直接压迫脊髓或血管神经而引起的病理变化,或骨折后局部形成的骨痂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体脱位或半脱位,使椎管变窄等均可产生脊髓的压迫而引起临床症状。
(二)颈部的慢性劳损
长期低头工作或姿势不良,引起颈部的肌肉、韧带与关节的劳损,患椎骨关节增生炎性退变,颈椎生理曲度后凸,颈椎失稳、错缝,与相应患椎后方骨赘突入椎管内,均可导致脊髓受压发病。
(三)颈椎退行性变
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筋骨懈惰,可引起颈部韧带钙化。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小关节等的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若颈椎间盘突出物突向椎体后方,则压迫脊髓,造成脊髓型颈椎病。
(四)椎管狭窄
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向椎管内膨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突向椎管内,导致椎管狭窄。同时,椎间隙发生变窄时,黄韧带松弛、颈椎骨关节错位、失稳,可发生代偿性韧带增厚及骨质增生,加重颈椎狭窄的发生。有的由于先天胚胎发育过程中椎孔本身狭窄,加之移位,可造成相邻椎孔间狭窄,而使脊髓受压发生病理变化。这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脊髓受压时间长,病变继续发展时,可出现脊髓变性、软化,甚至出现脊髓空洞,病变区神经根也因受压而使神经根袖纤维化,严重压迫可发生瓦勒变性。
(五)髓内血循环受阻
脊髓型颈椎病在病理变化中,如果引起的椎管狭窄改变到一定程度时,脊髓可受到压迫性损害,压迫应力耐受较弱的髓中心部灰质及侧索等部位,使髓内血循受阻,受压部位发生血管扩张,甚至断裂。局部病变组织因血瘀气滞,组织血氧供应减少,可出现神经细胞萎缩坏死,空胞变性及出血等。说明脊髓由于受压、缺血可引起组织病理性改变。
2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上肢症状:可出现一侧或两侧L肢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病人常反映上肢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感觉的部位可发生在肩区、肩部、上臂或前臂、亦可沿神经路线走行方向放射c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
下肢症状:韧发者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迟钝。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
四肢症状:表现于四肢神经功能障碍,初期可出现于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下肢麻木、行走无力、抬腿困难、步态不稳等。
头部症状:主要反映于头部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
骶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于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3脊髓型颈椎病如何进行保守治疗
改善微循环治疗。早期患者输液改善微循环意义重大。因为颈髓损伤早期为缺血性改变,是可逆性改变,及时改善微循环可使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很快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期,并可使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髓软化灶变小。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静
脉输液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但具体剂量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一般为每周2次。颈椎增生退变是引起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因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颈椎椎体位移,以第4、5颈椎错位常见。手法治疗要充分体现稳、准、轻、巧的特点,所以患者风险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好。
中药敷或中药熏蒸。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它可改善颈部肌肉血液循环、舒筋通络、解除肌肉痉挛、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牵引治疗。它可祛除脊髓型颈椎病的动态损伤因素(即动态性椎管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水肿及椎间盘压力等,尤其对车祸外伤所致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突出。颈椎牵引的时间、角度及牵引力十分重要,牵引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持续牵引时间10~15分钟。牵引力可以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力度,牵引角度根据发病部位而定。
颈椎小关节囊封闭治疗。它属于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辅助治疗,可以尽快消除小关节囊无菌炎症,增加复位椎体的稳定性,大大缩短治了疗期。同时,它可减轻炎症对神经血管的刺激,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以治本为主兼治标的治疗。
超短波理疗。它可改善深部软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康复。具体治疗方法: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4脊髓型颈椎病的饮食禁忌
脊髓型颈椎病以肢体瘫痪、痿废不用为主症,在颈椎病的发病率中,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较低,居于其他各型颈椎病之后,此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推管狭窄,使颈髓受到压迫或投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除了进行手术治疗外,内服颈椎病专用药就显得相当重要,而目前治疗颈椎病疗效最好的当属颈通颗粒了。脊梁网专家建议颈椎病患者在服用专用药露明颈通颗粒的时候,应根据病情虚实分别选择食物,可以更好的达到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瘫病初起,病属实证者饮食应清淡,宜食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桃仁、丹参、当归等,忌食过于油腻厚味的食物。瘫病日久,病属虚证者,饮食宜补养,一般经常吃骨头汤、蛋、猪骨及羊肾、核桃仁等。
气虚证候偏重者,宜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粳米、山药、牛肉、鸡肉、鲢鱼、鳝鱼、大枣、樱桃、葡萄、人参、西洋参、黄芪、胎盘、胡萝卜、豆浆、蜂王浆等。
血虚证候偏重者,应常食高铁、高蛋白、高维生素C的食物,宜吃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牛肉、牛肝、羊肉、鸡蛋、阿胶、墨鱼、大枣、桑堪、龙眼肉、黑芝麻、当归、何首乌、黄茂、党参、羊肝、猪肝、鸡、海参、豆浆、牛奶等。忌食或少吃荸荠、大蒜、海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生冷性凉的食物。
阴虚精亏证候偏重者,宜多吃些清补性质的食物,宜食具有甘凉滋润、生津养阴作用的食物,如鸭肉、猪肉、鸡蛋、牛奶、甲鱼、龟肉、海参、蛤蜊、蚌肉、墨鱼、桑椹、枸杞子、银耳、西洋参、菠菜、青菜、黄芽菜、香蕉、西瓜、蜂蜜、芝麻等。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的食物,忌脂肪、糖类含量过高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狗肉、羊肉、炒花生、炒黄豆、龙眼肉、佛手柑、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胡椒、生姜、花椒、肉桂、小茴香、丁香、红参及白酒、香烟等。
肾亏阳虚证候重者,应多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宜食用具有温阳散寒、补肾功能的食品,如狗肉、羊肉、干姜、胡椒、肉桂、荔枝、茴香、人参、羊骨、牛鞭、韭菜、淡菜、桂圆、白酒等。忌食性寒生冷之品,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阳虚之人应少食或不食鸭肉、兔肉、田螺、海蛳、蚌肉、蚬肉、柿子、柚子、香蕉、西瓜、苦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菊花、荸荠等。
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
专业护理
1、术后每 2 小时翻身一次(早期由医护人员帮助进行),翻身是应保持头颈、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转,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位。
2、术后垫枕头高低要适宜,仰卧时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而不偏向一侧。
3、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感觉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4、术后 1~2 周行四肢肌力舒缩及各关节的活动,如握拳、松拳动作、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等。
5、离床活动时颈部予颈围固定,并避免颈部剧烈转动。
6、给予颈围固定 2~4 周或遵医嘱,卧床休息时可取出颈围。
7、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运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8、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如过度屈颈、过度旋转、颈部的超负荷积压和头颈部剧烈抖动
9、遵医嘱定期复查。
温馨提示:
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