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肝癌

晚期肝癌患者的希望

原发性肝癌在局部治疗如肝脏介入治疗及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转移等,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办法。最近发现有的正在研究的新药可能对这类患者有疗效,这些是通过我的一个老患者了解到的。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肝癌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晚期肝癌患者的希望 早期肝癌要做哪些检查呢 为什么肝癌患者会吐血 怎么正确确诊肝癌方法

1肝癌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1、肝癌后期会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病症,据统计,包括10~30%的肝癌后期患者,会因为出现低血糖病症而加重肝癌的症状,导致肝癌的原因是因为肝细胞有条件异位分泌胰岛素,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2.肝癌肿瘤自身会出现代谢异常,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也是常见的事,其病症候群称为伴癌综合病症。以低血糖病症为常见,约2~10%患者有高血脂、高血钙,所有的这些症状,都是肝癌导致的代谢紊乱有关。

  3、黄疸体征:大量胆汁出现排泄障碍,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量急剧增多,可引起患者全身瘙痒的病症状。肝癌后期有哪些症状?黄疸是中晚期肝癌后期的常见体征,弥漫性肝癌后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黄疸会因肝门转移淋巴结肿大,胆管被压迫所致。

2晚期肝癌患者的希望

  该患者,男性,有乙肝病史10年,肝细胞癌。在2010年10月份诊断为肝细胞癌,肝脏经过6次射频消融和局部放疗后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复查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瘤逐渐增多增大,甲胎蛋白(AFP)持续升高,判断疾病进展。自2014年2月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参加一个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阿可拉定临床试验,服用阿可拉定6月余,疗效非常显著,患者高兴的向我汇报了治疗情况,治疗期间复查CT检查双肺转移瘤在治疗过程中绝大部分逐渐消失,肝脏病灶稳定,无活性,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逐渐下降,接近正常。同时,患者反映目前仍在继续用药,没有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体力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状态好,睡眠食欲恢复正常。

  该药物目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正在招募受试者。

  现简要介绍如下:

  阿可拉定(IC-162)为天然药物1类新药,系从药材淫羊藿中提取得到的单一有效成分,可特异性结合ER-α36受体的小分子化合物。阿可拉定能特异性激活表达ER-α36肿瘤干细胞所介导的ERK信号通路,同时可以促进基于JNK/SAPK通路的细胞凋亡,上述机制是阿可拉定对肿瘤恶性生长的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机理之一。阿可拉定已经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资助。

  阿可拉定于2009年10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完成I期临床研究;2013年1月获得II/III期临床“补充申请批件”(批准文号为:2013B00154),目前由肿瘤专家孙燕院士和秦叔逵教授担当中国区主要研究者(PI),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开展 “口服阿可拉定II期临床研究”, 本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肝癌患者的最佳支持性疗法加阿可拉定的疗效和安全性。本项研究已经得到了各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早期肝癌要做哪些检查呢

  1、超声检查:B超检查经济方便,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通常来讲,肝癌从1cm长到3cm,最快约需4~6个月左右。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检查没看见肝癌的话,4~6个月后再照一次,肝癌应该还在3cm以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不错。

  2、CT: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不过当肝癌直径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难以显示。肝癌呈弥漫性,CT不易发现;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

  3、PET-CT:PET-CT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查项目之一,有乙肝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检查。PET-CT是将PET与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为一体,既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且同时浑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4、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检查: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检查方式,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的检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5、甲胎蛋白检查:当B超和/或CT等成像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一般会建议做个甲胎蛋白检查辅助诊断。甲胎蛋白检查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看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4为什么肝癌患者会吐血

  肝癌患者有时候出现吐血的症状,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肝癌晚期,或者高危险期。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量大的表现,患者先是恶心,然后呕血。出血量少者,呕吐物呈暗褐色,混有胃液或食物残渣;出血量大者,会呕吐大量鲜红色血液,并含有血块。患者可同时伴有心慌、出冷汗、血压下降的休克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上消化道为什么会出血呢?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门静脉高压,高压的门静脉在胃底和食管下端形成曲张的侧支循环,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升高,曲张的静脉发生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预后凶险。部分肝癌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是因为合并门静脉高压胃病,导致胃黏膜的糜烂出血。还有一种可能是,合并了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出血。当肝癌晚期形成门静脉癌栓时,由于癌栓把门静脉血流阻断,门静脉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一般有呕血的肝癌患者,多伴有黑便;上消化道出血量小时,可只表现为黑便而无呕血。呕血多表示病情危重,家属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采取急救措施,同时让患者去枕平卧,禁热食及其他蛋白质性食物。

  肝癌出现呕血症状是因为肝癌晚期严重症状,也是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缺失的现象,肝癌患者要缓解症状,避免出现呕血的情况,就必须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肝癌晚期可以进行生物免疫治疗,作为生物免疫治疗的技术支持,生物DC-CIK细胞治疗近年来逐渐开始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简单来说,生物DC-CIK细胞治疗就是在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再用经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CIK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的治疗技术。即将树突状细胞(DC)与CIK细胞进行共同培养而成的杀伤性细胞群体(DC-CIK)。其实人的体内本身就拥有一些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免疫细胞,但肿瘤患者体内本身的免疫细胞由于没有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无法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疯狂增长。因此生物DC-CIK细胞治疗技术正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抽取部分免疫细胞,然后在其体外进行培养、诱导、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本来就来源于病人自身并在体外激活了的抗肿瘤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

5怎么正确确诊肝癌方法

  肉芽肿:一些女性患者因口服避孕药、寄生虫感染或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肝脏会出现孤立光滑且完整的结节,影像上难以和肝癌区别。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组织学检查。

  肝硬化结节:肝硬化结节最容易被诊断为肝癌,因为多数原发性肝癌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严重者会出现大量增生结节,这种结节与早期肝癌较难区分,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便准确诊断。

  肝脓肿:患者有乏力、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发病初期难以和肝癌鉴别,需要结合血常规、AFP、肝功等生化指标综合判断。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易混淆,其实血管瘤生长缓慢,一般没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无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体征也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不均匀脂肪肝:部分脂肪肝患者有不均匀的脂肪堆积,有时难以和肝癌区别。临床上,脂肪肝不会有肝癌患者的全身表现,如腹胀、腹泻、右侧肝区不适、消瘦等。

  专家点评:如果想明确诊断,还要留意以下危险因素:是否有慢性乙、丙肝病史,是否有进食或接触黄曲霉素病史,是否有长期酗酒史,是否有肝癌家族史。另外,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巩膜轻度黄染、肝掌、蜘蛛痣;中晚期会出现肿大淋巴结,双下肢轻度水肿,而良性病变患者没有以上体征。

  肝癌怎样确诊?

  B超只能发现可疑的结节,确诊需要做CT或磁共振,加强CT如有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一般就可以确诊。

  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标志,但增高未必是肝癌;肝癌也未必增高。

  肝癌诊断一般不做穿刺,不到3cm的癌结节很难穿刺到,而且有可能会引起穿刺针通过的路上发生肿瘤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