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早产儿喂养需要特别加强营养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怎么喂养好?一起看看。

目录 促进胎儿脑发育的营养8原则 早产儿喂养需要特别加强营养 早产儿有哪些特点 怎样护理早产儿 父母对早产儿健康问题更加担心

1促进胎儿脑发育的营养8原则

  1. 注重主食的质与量——胎宝贝大脑发育的能量站

  大脑可以储备的能量非常有限。葡萄糖是唯一能够为大脑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而碳水化合物则是葡萄糖的主要供应者,因此,包括杂粮在内的品种丰富的主食(各种米类、面类、玉米等)以及适量的豆类、薯类、水果等,应当在孕妈咪的饮食中占60%甚至更多的比例。但同时要限制含蔗糖、冰糖、红糖、葡萄糖粉等简单糖含量高的食物或饮料。

  2. 科学补充蛋白质——胎宝贝大脑发育的基础物质

  胎宝贝的脑发育需要35%的蛋白质,以维持和发展大脑功能、增强大脑的分析理解及思维能力。蛋白质的补充要在热量及碳水化合物供给充分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在主食或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甚至额外补充蛋白粉,那么大部分蛋白质非但不能被成功储存并运送给胎宝贝,反而会被身体燃烧以供给孕妈咪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能量;同时,其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大量尿酸尿素还会增加肾脏负担。

  由此可见,“吃好”的前提是 “吃饱”,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妊娠3-6个月期间因残余妊娠反应或因工作原因,使得体力消耗较大的孕妈咪。以体重55-60公斤、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孕妈咪为例,一定要在每天保证6两左右主食的前提下,摄入总量500毫升牛奶及酸奶、1个鸡蛋、3两瘦肉(畜、禽及鱼虾交替选用)以及适量的豆制品及丰富的水果蔬菜。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孕妈咪要尽可能保证动物食物的摄入,因为无论是氨基酸构成还是生物利用率,动物蛋白质都远远高于植物蛋白,是胎宝贝大脑健康发育的重要保障。

  3. 重视必需脂肪酸——胎宝贝聪慧过人的秘密武器

  脂肪占脑重的50%-60%,优质足量的脂肪,特别是卵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促进脑细胞发育和神经髓鞘的形成意义重大。山茶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亚麻籽油、芝麻油、植物油、大豆、坚果(核桃、杏仁等)等,以及深海鱼虾等都是优质脂肪,特别是单、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是帮助胎宝贝聪慧过人的秘密武器。

  4. 强化B族维生素——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有利措施

  B族维生素,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促进智力活动,防止多发性神经炎。特别是孕前1个月起至整个孕早期,每日强化摄入400ug叶酸是预防宝贝神经管畸形的有利措施。杂粮、肝脏、肉类、豆类、深色蔬菜都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5. 适量补充DHA和胆碱——优化及促进胎宝贝脑细胞快速发育

  孕期体内的DHA和胆碱水平会急剧下降。

  DH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优化胎宝贝大脑锥体细胞膜磷脂的构成成分,与胎宝贝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的增长和成熟有直接关系。虽然孕妈咪可以通过食入植物来源的亚麻酸来转化成DHA,但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人体食入的亚麻酸仅有3%能够转化为DHA。因此,直接来源于动物食物的DHA应当是孕妈咪补充的最佳途径。

  海鱼虾特别是深海鱼类脂肪中DHA的含量是最高的,包括金枪鱼、三文鱼、小黄花鱼、面包鱼、鲅鱼、石斑鱼、海鲈鱼、鲱鱼、鳗鱼、鲷鱼、基围虾等;此外,黑鱼、罗非鱼中的含量也较高。建议孕妈咪每周能吃3-4次鱼虾类,其中包括一次海鱼,以保证胎宝贝DHA的供给。

  陆生动植物含DHA的量微乎其微,建议不吃鱼虾的孕妈咪,可以使用正规品牌的含DHA的营养品来帮助胎宝贝大脑的发育,并且应在吃牛奶、豆浆、蛋、鱼、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时服用,以帮助其吸收。

  胆碱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具有增强记忆力的功能,体内合成的量是难以满足孕妈咪的需求的。因此,适量增加膳食中动物肝脏、鸡蛋、红肉、奶制品、大豆、花生、柑橘、土豆等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帮助提高孕妈咪体内的胆碱储备水平,进而促进宝贝的脑细胞快速发育。

  6. 不要忽略锌的摄取——缺锌会使脑发育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作为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锌是构成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一种金属离子,在与记忆力、情绪及语言相关的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中的浓度较高,能保护脑内酶系统。缺锌会使脑发育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为了让胎宝贝得到充足的锌,孕妈咪需要增加含锌高食物(如:牡蛎、海鱼虾、坚果、动物肉及肝脏等)的摄入量。

  7. 不要忽略碘的摄取——胎宝贝神经系统及脑发育的必要原料

  碘是人体生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也是胎宝贝神经系统及脑发育的必要原料。市售的食盐一般都添加了碘,孕妈咪需要掌握正确的用盐方法:无论炸炒炖煮,应在菜肴出锅前或炒好后加盐,以免长时间受热造成盐中碘的损失。另外,膳食中应增加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海白菜等将有助于给妈咪和胎宝贝额外补充碘。

  8. 警惕重金属超标——不建议孕妈咪过量吃鱼特别是体型较大的海鱼

  鱼类固然有益,但并不建议孕妈咪长期或大量吃鱼特别是体型较大的海鱼,因为鱼体内携带的汞(即水银)会经胎盘传递给胎宝贝并在他们体内聚积,可能影响脑部发育并导致宝贝出生后智力低下。

2早产儿喂养需要特别加强营养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含量少,即使是足够母乳喂养,钙的摄取量也只是胎儿后期的1/3~1/2,加之胆酸分泌不足,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偏低,因此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发生缺钙,而且早产儿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故易发生缺钙性佝偻病。

  2、铁的再吸收通常发生在临近足月时,故早产儿铁的储备不足。

  3、宫内最后3个月胎儿贮存锌量为250μg/kg·d,出生时血锌高,故足月儿极少发生缺锌,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贮锌量少,加之人乳中锌的含量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所需,故易缺锌。

  母乳中维生素E、C、B族及叶酸的含量不足,而早产儿生长速度快,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故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对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需适当补充。

3早产儿有哪些特点

  1、外表特点: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呼吸系统: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3、消化系统: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k少,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出血。此外,其它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A,D,E,糖源等,早产儿体内存量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佝偻病,低血糖等。

  4,体温调节: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更容易散热。因此常因为周围环境寒冷而导致低体温,甚至硬肿症。

  5,神经系统:各种神经反射差,常处于睡眠状态。体重小1500克的早产儿还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应格外引起重视。

  1、外表特点: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呼吸系统: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3、消化系统: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k少,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出血。此外,其它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A,D,E,糖源等,早产儿体内存量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佝偻病,低血糖等。

  4,体温调节: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更容易散热。因此常因为周围环境寒冷而导致低体温,甚至硬肿症。

  5,神经系统:各种神经反射差,常处于睡眠状态。体重小1500克的早产儿还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应格外引起重视。

4怎样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于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较低。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故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儿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对于胎龄小样儿也要注意保温,预防感染。此外,由于胎龄小样儿体重虽少但胎龄较大,故基础代谢率较高,热量需要多,胃容量相对大,吸吮力强,因此奶量可适当多些。研究发现,胎龄小样儿到3岁时其体重身长发育仍比足月儿低。因此对胎龄小样儿或足月低体重儿更应加强营养。

5父母对早产儿健康问题更加担心

  早产婴儿的父母比足月生产的婴儿父母更加担心他们长大的孩子的生活。这项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分析是由华威大学和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做的。他们比较了早产儿的父母与足月生产的父母的观点。他们也分析了早产儿自身的观点。文章发表在著名美国杂志Pediatrics上。

  参与者与父母在13周岁和26周岁时受到询问。数据收集始于1985年,是德国巴伐利亚纵向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研究对260个早产儿(31周前)或出生体重过低(小于1500g)的人与229位足月出生的人进行了比较。

  文章的第一作者Baumann说:"之前加拿大的研究表明,早产儿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在成年阶段会下降。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早产儿会有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在儿童时期生活质量更低。"

  学者们会针对于健康相关的多种问题,如视觉、听觉、语言、情感、灵活性、疼痛等。他们询问相关问题如"你能辨认出这条街对面的朋友吗?"或"你的生活快乐吗?有趣吗?"研究人员也发现,更低健康生活质量的人有更多的失业阶段,接受更多社会福利,朋友更少,有搭档的可能性更低。

  但也有一个积极因素:早产儿自身并不相信自己13岁到26岁间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即使父母确实认为下降了,尤其是疼痛和情感方面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