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发作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治疗脚气也有很多方法。而所谓的各种民间偏方对脚气的治疗可能也有一定道理,但很难从根本上治愈脚气,并且有些偏方并不靠谱。下面这些老百姓常说的治疗脚气的偏方要慎用。
目录
1脚气用什么药最好
治疗脚气,选药最基本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切忌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那么,脚气用什么药最好?
1、选器具有杀真菌功效的药物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要选择能够杀灭真菌的药品。有的战友单纯使用止痒药物,固然短期内脚气药||症状可以相对缓解,但是很快就会复发,有时还会加重真菌感染。另外,当合并严峻细菌感染或局部泛起较严峻反常反应症状时,应首先考虑抗炎治疗。
2、是选用轻易吸收、渗透渗出力强的药物
引起脚气的真菌不仅存在于皮肤表面,还藏在皮肤深层。假如药物仅仅笼盖在皮肤表面,深层的真菌将无法被完全杀灭,使脚气不能根治,时常复发。山寨脚气药横行市场,治疗脚气选药需谨严
3、选用干爽清洁、不粘衣袜的药物
战友们在使用药物时最不喜欢油腻的感觉,更担心把药物粘到衣袜上,这样不仅会弄脏衣物,还会造成铺张。
2民间偏方治脚气要慎用
偏方1 嫩柳树叶煎水
用一把嫩柳树叶加水煎熬,然后洗脚。如果仅是脚趾缝溃烂,可将嫩柳树叶搓成小球状在晚上睡觉前夹在趾缝中(可穿上袜子)。
点评:这种方法要慎用,因为尚无科学研究显示嫩柳树叶里有抑制真菌生长的成分。脚气在治疗时应以擦药、清洗、透风为主,将嫩柳树叶涂在患处,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偏方2 碱面泡脚
我听朋友说,晚上临睡觉前,用一汤匙碱面(即蒸馒头用的碱面),溶解于温水中,将脚浸入碱水中泡10分钟左右,轻者两三次即好。
点评:有一定效果,但没有使用专业治脚气药物有效。这类方法与使用其他化学物质或药品类似,主要是改变脚气生长环境,使皮肤最外层真菌生长部分迅速脱落。但这个方法因为没有使用抗真菌药物,脚气很容易复发,而且不是对所有脚气患者都有效。
偏方3 揉搓白糖
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
点评:此方法应慎用。因为白糖本身没有任何治疗效果。治疗脚气需要将药擦于患处,过一段时间再擦药,如此反复多次,才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而反复擦白糖,只会去除异味,不会有治疗效果。
偏方4 黄精加食醋泡脚
把250克黄精和2000克食醋混合后泡3天3夜(不加热),然后用其泡脚。
点评:此类方法与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泡脚原理类似。食用醋本身具有杀菌功能,对抑制细菌生长有一定作用。但它本身不是经过处理后的有效药物,只有辅助治疗功能。而黄精对脚气治疗是否有效尚无科学依据。
3患有脚气谨防引发阴道炎
脚气也可能引发阴道炎
脚气是怎么导致阴道炎的呢?专家指出,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而真菌具有传染性。如果家属患有脚气,共用的浴盆与浴缸未能再次消毒除菌,或使用家庭共用的便桶,或通过游泳、性交、合用浴巾等被传染。其实,除了女性自己的脚气之外,丈夫的脚气也是会导致女性出现阴道炎的。因此,女性朋友对于家人有脚气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共用盆浴。
用被脚污染过的水擦洗阴部及阴道口;用被脚污染过的盆子洗涤内裤;内裤和袜子一起洗涤;内裤、卫生巾与脚接触;全身泡在浴池中洗澡。通过这些途径,使阴道被脚癣上的真菌感染而患真菌性(也称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表现常常为阴部发痒,常从小阴唇内侧开始,然后扩散至外阴部,伴有奇痒,抓之欲破,令皮肤转为灰白色。因此,女性最好与家人分开使用浴盆清洗私处。
脚气所致阴道炎如何预防?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中如有人患脚气,要积极治疗,以根除传染源。
(2)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晚用温开水清洗,勤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在阳光下曝晒。
(3)立即改正夫妻混用一只洗具的不良习惯,妻子清洗“下身”的盆和毛巾要做到专人专用。
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谨防脚气引发阴道炎。
4脚跟干裂可能患上脚气
脚跟皮肤粗糙,非常干,每年冬天裂口,很疼,夏天好一些,但是并不痒,这是脚气吗?
足癣,人们俗称为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最容易钻到人体皮肤角质层生长,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存活。真菌对人体皮肤、毛发侵犯以后产生的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病变,依感染的部位不同有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皮癣等。所以,保证皮肤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如果皮肤上有裂口、干燥或者环境潮湿,真菌就容易侵入。
在我国,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夏季是高复发季。有的人觉得是小毛病,用不着治疗。一般人脚气都会感觉痒,但不是所有患者都痒。有的人会长水泡所以感觉痒,但是也有人被真菌感染后不长水泡所以不痒,只是长厚皮、脱皮、粗糙、干燥,冬天寒冷干燥时会裂口,所以会感到疼。到了温暖潮湿的夏天可能就不疼了。而这类患者只认为自己脚干,其实这也是足癣,慢性足癣的人脚后跟皮肤特别厚、粗糙。需要提醒的是,真菌感染跟别的病不一样,是可以根治的,要彻底杀死真菌,如果治疗不彻底,真菌还会继续繁殖,这也是脚气容易复发的原因。
一般来讲,症状较轻、发病时间短的患者可以抹一些外用抗真菌药膏,但前提是要首先确定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抗真菌药膏有很多,比如有唑类、盐酸特比萘芬等,有抑菌的、有杀菌的,在药品的说明书上有标示,一般抑菌药疗程较长,需要4-5周,如果外用盐酸特比萘芬类抗菌乳膏,一天一次,1至2周就可以好。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痒、疼、不舒服等症状会先消退,但皮肤脱皮、起泡、红斑并未消退,所以一定要把药抹到皮肤看起来跟正常皮肤一样光滑时再停药,要把真菌彻底杀死才能保证不复发。
5治疗脚气过程中容易进入的误区
诊断不清,就行治疗
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发生在足部的疾病都是“脚气”。其实发生在足部的疾病有多种多样,真菌感染引的“脚气”只是其中的1种。
“脚气”的诊断很简单,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从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八九不离十,但仍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湿疹、掌跖脓疱病等。
因此,医生往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真菌的显微镜下检查或培养,这样既可诊断“脚气”,也可排除其他疾病。
只有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才是有意义的,否则,要么治疗无效,要么因治疗方向相反而引发“脚气”加重。
只顾止痒,不找病根
“脚气”发作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症状缓解,不再用药
引起“脚气”的真菌相当顽固,抗真菌治疗一定要合理、足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治疗的时间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有一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药一周,以免“脚气”死灰复燃。
温馨提示:
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