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夏季不妨多吃点姜

姜,属于草本植物,属于姜科,带有刺激性香味,性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不仅热且湿,而生姜性温可发汗散寒,吃姜可以起到养脾阳而除湿的作用。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姜还有哪些作用?

目录 3类人不宜吃生姜 夏季不妨多吃点姜 姜汤怎么熬 吃生姜的注意事项 生姜红糖水的功效

13类人不宜吃生姜

  一、阴虚体质的人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二、内热较重者

  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热性病症,食用生姜时一定要配伍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三、肝炎病人

  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择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2夏季不妨多吃点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不仅热且湿,而生姜性温可发汗散寒,吃姜可以起到养脾阳而除湿的作用。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姜还可温胃止吐,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叶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病的作用。但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

  姜的吃法很多,例如早上起来不要喝凉开水或饮料,可以喝一杯生姜红糖水。如果上班族早上起来没时间煮生姜红糖水,可以在晚上先煮好,第二天早上加热喝也可以。还可以吃姜粥,或油热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时加点姜片,做水饺馅时加点姜碎,既能使味道鲜美,又有助于醒胃开脾。

3姜汤怎么熬

  姜的药用有鲜姜、干姜、炮姜之分,它们各具不同的药性。鲜姜是指其鲜品,味辛性温,即可发散风寒又可止呕;干姜为鲜姜的干燥品,味辛性热,专治脾胃虚寒;炮姜经过炮制,辛味减轻,温经止血是其所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症。因此在姜的选择上以鲜姜最合适。鲜姜大致可以粗分为两大类,新姜和老姜。新姜是指带叶部分的姜,老姜是指根部的姜。以药效来说,老姜比新姜要好。老姜的姜块有光泽,充分膨大老熟,肉质坚实紧绷,纤维较多,辛辣味浓。即民间谚语所说的“姜是老的辣”。

  姜汤的熬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而且较为普遍使用的红糖葱姜汤:

  用料:红糖20克,老姜4片,葱白3段,水适量。

  做法:

  1、砂锅内加入老姜和水,上火煮10分钟。

  2、加入红糖、葱白小火再煮5分钟。

  3、去掉姜葱后服用。

  特点:汤甜辣适口,趁热喝下,可去风寒、止呕吐。

  姜的作用我们上文已经提到,另外两种原料,葱白有发汗解表、解毒散结的功效,红糖有补血散寒、祛瘀的功效,和姜配合起来,效果颇佳。姜汤喝完后最好躺在床上盖好被子捂一下,让身体发汗,如此,风寒感冒就会随着汗出而愈。当然,出完汗要记得尽快擦干身体哦。

4吃生姜的注意事项

  姜的营养很丰富,我们吃姜,可以预防感冒,增进食欲,促进排便排毒,暖身驱寒等等。但是我们在吃姜的时候还是要有所注意的,例如我们吃姜的时候应不应该控制分量,姜不能和什么同食等等:

  1、姜吃多了容易导致上火,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所以我们在吃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分量,不可贪食,多食。

  2、姜不能和兔肉同时食用,姜和兔肉同食,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不良症状。

  3、姜也不能和狗肉同时食用,姜和狗肉同食,容易引起腹痛等不良症状。

  4、古人说“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由此可见,晚上不适合吃姜。这是因为白天阳气旺盛,温补的食物能帮助阳气生发,所以适合吃姜。而晚上阴气旺盛,阳气要收敛,如果摄取过多的温热的食物的话会影响睡眠和身体的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5生姜红糖水的功效

  生姜红糖的功效

  生姜性温味辣,含有姜醇等油 性挥发物,还有姜辣素、维生素、姜油酚、树脂、淀粉、纤维以及少量矿物质,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把姜的功能 归结为: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气喘,止呕吐,去痰下气,去水肿气胀,开胃健脾。而现代医学也认为,生姜具有稀释血液,降低胆固醇,清除 自由基,抗衰老的功效。

  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不但适合女性,更适合老人食用,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及大病初愈的人吃。将 其煮成红糖水喝比直接吃更容易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且更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暖胃的功效。因此红糖水也是早期常见又实用的红糖养生饮品;红糖还能起到 排毒养颜的功效,多喝红糖水对皮肤也有非常好的保养作用。红糖水不适宜糖尿病等病症人长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