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手足口病

成人也可染上手足口病

很多人误认为,手足口病是儿童传染病,与成人不相干。其实不然。人群对于这种病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日前我院就接诊并诊断了两名成人手足口病患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对你们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手足口病病因 成人也可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

1手足口病病因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先发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3天后,于手、足及口部出现红疹,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

  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宝宝会经常流口水,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

  此病病情较为温和,可以自行痊愈,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应多喂宝宝开水、果汁等饮料。

  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请医生密切观察、治疗。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戏,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本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

2成人也可染上手足口病

  来自河北省满城县的一位男性患者称,三天前,他的手掌和脚掌上长了些小红点,后来臀部也出现了,现在全身都有了。虽然不发烧,但感觉自己像感冒了一样,在县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水痘。因为不放心,他又来市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另一位37岁的女性手足口病患者,症状和发病特点与上述病例相同。

  症状轻也能传染

  今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成年人患病一般症状较轻微,即使感染也是隐性感染而不发病。然而,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是主要的传染源。成人一旦感染病毒,即使症状轻,仍会传染他人,尤其是孩子。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多发于4~9月份和5岁以下婴幼儿。其潜伏期一般为3~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多数病人发病突然,在手、足、口、臀出现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皮疹。口腔黏膜疹往往出现比较早。出疹5天左右,皮疹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在同一患者身上全部出现。

  个人卫生防护很有必要

  1.家长回家后,要注意更换在工作场所穿的衣服,把手洗干净,再进入厨房准备食物或抱孩子玩耍。

  2.在给婴儿喂食时,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如有些家长在喂食前先把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嚼碎,或用嘴唇试温等,这些都是传播病毒的危险行为。

  3.一旦成人发现自己的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皮疹,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3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科疾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且以婴幼儿为主。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块了解一下。

  患儿表现为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手足口病例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往往从4月份开始增多,夏季达到高峰。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预防手足口病,市民可记住15个字: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由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肠道、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等途径传播,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正确洗手的方式就是使用肥皂液或洗手液在双手揉搓15秒钟以上。同时注意婴幼儿的营养、适度运动及充足睡眠,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托幼机构应做好预防工作,如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阻断间接接触传播。并实行严格的晨检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了解手足口病常识。关键是在家长,家长要做好幼儿的卫生工作,将病毒彻底杜绝掉。

4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5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

  误区一:手足口病防不胜防

  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防止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在病毒流行期,最好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洗手。对于患儿家庭,当孩子伴有高烧、皮疹等并发症,则须送医院治疗;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以采用家庭隔离的办法,在家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0天就能痊愈。

  误区二:去年得过今年就能免疫了

  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很多,一次得病后,孩子会对引起此次感染的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但不代表对所有病毒都有用,因此很可能再次感染。

  误区三:回家要亲小宝贝

  亲吻孩子是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但在这个季节,嘴对嘴的亲吻带给孩子的可能不是爱,而是病菌。家长社交环境复杂,很难避免沾染一些病菌。虽然手足口病的患者大多是婴幼儿,但家长也及易致病。只是成人自身抵抗力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也没有什么症状表现,但是已成为了病毒携带者。因此,家长回家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成为孩子致病的传染源。

  通过对手足口病误区的介绍,相信大家知道了存在哪些误区了,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预防,这样才能避免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