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严冬谨防老人心衰

受天气寒冷等因素的影响,最近到医院就诊的心衰病人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约占住院病人的1/4。老年心衰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导致病情加重而发病的原因,一方面与气温低、温差大有关,另一方面与部分患者未能遵照医生嘱咐,私自停药有关。有些患者还不注意保健,甚至仍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所以严冬我们更要防止老人心衰。

目录 心力衰竭症状 冬季预防心力衰竭的方法 心衰的保健 心衰注意事项 心衰患者的摄食食物

1心力衰竭症状

  (一)、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

  1.左心力衰竭

  左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一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及疲倦无力、少尿、心率增快等。

  2.右心力衰竭

  右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二)、体征

  1.心浊音界缩小:由于老年性和阻塞性肺气肿,叩诊时心界常较实际心界为小。

  2.心尖搏动移位:老年人由于脊柱后凸,胸廓畸形,常使心尖搏动移位,故此时不能作为心脏大小的指标。

  3.心率不快或心动过缓:成年人心衰时心率明显增快,而老年人因伴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表现为心率不快,甚至心动过缓。

  4.肺部啰音:老年人肺部啰音不一定是心衰的表现,不少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肺部疾患所致,若伴有心动过速或奔马律,则应视为心衰的表现;或者呼吸困难时肺部啰音增多或范围扩大,则对心衰仍具有诊断价值。

  5.骶部水肿长期卧床和衰弱的老年人,发生有心衰后水肿首先发生于骶部而非下肢。老年人踝部水肿既见于心衰也见于老年人活动少,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低蛋白血症,所以周围性水肿不是老年人心衰的可靠体征。

2冬季预防心力衰竭的方法

  1、了解心力衰竭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2、心理调整

  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是维持病情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亦非很难,尤其老年患者不受工作和其他意想不到事情的干扰,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5、遵照医嘱服药

  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而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不适及时请教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此外,在修养及缓解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

  6、避免诱因

  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中断药物等有关,这些情况可称之为心衰诱发因素或危险因素。据估计,约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发生,是由于上述因素而诱发的。如果能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认真控制,对防治心衰极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

3心衰的保健

  1.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有利于保护心肌。

  2.少食多餐,建议患者朋友们在一天之中,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还要细嚼慢咽,减轻身体的负担,还要记得严禁吃得过饱,患者可以做到一天摄入的食物划分成4至5次来吃。

  3.轻度心衰病人每日食盐控制在5克左右,不吃腌制食品,最好不吃用碱或小苏打制作的食品。

  4.选用低热量、低盐、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

  5.适当控制总热量,蛋白质也要适当控制。

  6.如果缺钾可食用含钾高的海带、紫菜、瘦肉、橘子等等。

  7.不宜饮酒,患者尤其要避免烈性酒和啤酒。因为酒精会对我们的心脏产生最为直接的损害,比如会造成心脏扩大和心律失常等病症。

  同时啤酒里边还有比较多的钠,多喝必然引起水的滞留,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4心衰注意事项

  1、限制脂肪

  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产热量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还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加重心衰。

  2、补充维生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可多吃些鲜嫩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

  3、限制水的摄入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一般限制在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为2000~3000毫升),但应根据病情及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更应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

  4、调节钾的摄入

  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出现的一种电解质紊乱现象。

  临床中最常见的是缺钾,主要因为:钾摄入不足。

  钾的额外丢失;钾经肾脏排出过多;以及其他情况,如胃肠外营养、透析等。

  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

  心力衰竭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工作和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保障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5心衰患者的摄食食物

  (1)允许摄食的食物

  粮食类: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

  豆类:各种豆类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等。

  禽、畜肉类 鸡肉、鸭肉(瘦)、猪肉(瘦)、牛肉。

  油脂类:植物油为主,动物油少用。

  水产类:淡水鱼及部分含钠低的海鱼。

  奶、蛋类 牛奶(250毫升),鸡蛋或鸭蛋(<1个/日)。

  蔬菜类:含钠量高者除外。

  水果:各种新鲜水果。

  调味品:酷、糖、胡椒、葱、姜、咖呕。

  饮料:淡茶、谈咖啡。

  (2)忌吃或少吃的食物

  粮食类制品各种面包或加碱的机器切面、饼干、油条、油饼及发酵做的各种点心。 豆类制品豆腐于和霉豆腐等。

  禽、畜肉类 含食盐及安息香酸的罐头食品、肠类、咸肉、腊肉、肉松。

  油脂类:奶油。

  水产类:咸鱼、熏鱼、罐头鱼及部分含钠高的海鱼。

  奶、蛋类 咸蛋、松花蛋、乳酷等。

  蔬菜类咸菜、酱菜、榨菜及部分含钠高的蔬菜,如菠菜、卷心莱、芹菜等。

  水果制品:葡萄干、含食盐及安息香酸的水果罐头或果汁、水果糖等

  水果制品:葡萄干、含食盐及安息香酸的水果罐头或果汁、水果糖等。

  调味品:味精、食盐、酱油、番茄酱等。

  饮料:汽水、啤酒、牛肉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