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预防感冒有小妙招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必穿棉”。入秋以来,经过几场雨下过之后,天气渐渐冷了。那么现在已是晚秋和初冬的时节,已经有体弱的朋友和年老的长辈出现感冒、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不佳等情况。那要提高免疫力都需要吃哪些营养素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每天快步走可预防感冒 预防感冒有小妙招 感冒可以这样泡走 感冒中医诊断 感冒也分三六九等

1每天快步走可预防感冒

  中医指出,每天快步走可预防感冒,因为每天快走能提高免疫力,但锻炼强度不要过大,以半个小时左右最佳。

  锻炼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和消极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发生感染的几率。在英国科学教育协会利物浦年会上总结说,对近10年的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结果显示,适度运动最能保护免疫系统健康,降低感冒危险,但是前提条件是,锻炼强度不要过大。

  马拉松等持续高强度耐力锻炼反而会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感冒、流感、鼻窦炎和扁桃体炎)患病几率增加2—6倍。鼻、喉和鼻窦感染通常是由于环境病毒所致。病毒感染的几率除了与遗传、压力、睡眠及饮食有关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体对病毒的抵御能力。

  知道了每天快步走可预防感冒,经常做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使感冒、呼吸道感染等危险降低三分之一。

2预防感冒有小妙招

  鸡汤很有营养,鸡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种氨基酸,能增强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鸡汤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增强咽部的血液循环,对咽喉和呼吸道炎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咳嗽以及咽喉痛等症状。

  2冬吃萝卜夏吃姜,古人早就发现了萝卜的作用并告诉了后人。实践证明萝卜中含有的萝卜素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驱寒、防治感冒。具体吃法是:把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萝卜汁,再把生姜捣碎挤出少量的姜汁加入到萝卜汁里,放一点白糖或者蜂蜜,用开水冲了当饮料喝,每天三次,连喝两天,对治疗感冒很有效果。

  3感冒经常是因为外感风寒,一般会有头疼、鼻塞、流鼻涕或者关节酸痛的感觉,甚至还发热怕冷,这时,可以用适量红糖、生姜还有红茶煮成汤喝,每天一到两次,不仅可以暖身驱寒,最重要的是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

  4感冒的时候很容易感觉嘴巴里没有味道,有人就会选择吃味道比较重的食物,其实这对感冒的治疗没有好处。事实证明,少吃含钠的食盐可以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这样就可以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促进其分泌更多免疫球蛋白A还有干扰素来对抗感冒病毒。所以在感冒的时候要尽量吃的清淡一些,食盐量最好控制在每天5g以内。

  5蜂蜜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激发人的免疫功能来对付感冒。每天早晚两次喝蜂蜜水可以有效防治感冒还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就算没有感冒,每天喝一杯蜂蜜水对身体也有极大的好处。

  6感冒后易吃的东西:大米粥、玉米糊、面条、以及绿豆、粳米、豆制品等流质食物,有利于消化。可以选择叶子类的大白菜、小白菜、芫荽,胡萝卜、土豆等根茎类的,还有冬瓜、黄瓜、苦瓜、西红柿以及各种菌类。水果方面要选择苹果、梨、橙子、西瓜、甘蔗等果汁比较多的。还可以吃一些乳类以及乳制品,肉禽类就多吃些羊肝,猪肾等。

3感冒可以这样泡走

  中医认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而药浴泡脚就是以宣肺解表、发汗排邪为原则。现代研究表明黄芩、桑叶、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生麻黄50克、杏仁50克、桑叶50克、菊花50克、桑白皮50克、黄芩25克、桂枝50克、细辛25克,水煎后去渣取药液。”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按摩科刘长信主任给一位感冒患者开的中药处方,但这服中药不是口服的,而是用来泡脚的。

  首先把上述药材 分为等量两份(每份可重复使用3次),取其中的一份放入锅中,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把药水倒入盆中。先用药水的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温度不要低于43摄氏度),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加入适量的热水。每次浸泡一般为20~30分钟,最好用深一点的盆,把小腿也一起浸泡效果更好。药水在重复使用时,只需在泡脚前加热到药水沸腾即可。

  中医认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而药浴泡脚就是以宣肺解表、发汗排邪为原则。现代研究表明黄芩、桑叶、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药浴浸泡双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预防感冒的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药浴疗法发汗适中即可,不宜过度大量发汗。药浴疗法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着凉受寒。对于重症感冒,如发烧38摄氏度以上的患者,最好去医院就医,不能用药浴泡脚代替药物治疗。

  泡脚后进行按摩也是治疗和缓解感冒症状的好方法,特别适合身体抵抗力低、容易感冒的老年人。

  除了加中药材外,可在热水中加一小勺食盐、生姜50~70克,泡脚半小时左右。泡脚时,可以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并互相搓擦。中医认为食盐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等功效,而生姜则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喘咳胀满、咽喉疼痛等治疗效果比较好。一般感冒初期做两次即可见效。

4感冒中医诊断

  感冒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如下。

  (1)两个区域性症状

  ①全身性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或腰背酸痛,有汗或无汗,脉浮,舌苔薄白等;

  ②局部性症状:咳嗽,流涕,喷嚏,鼻塞,咽痛,声重,声哑,纳差,恶心等。

  (2)五个系列症状

  ①卫表系列:恶寒发热或暂不发热,头痛,身困,有汗或无汗,脉浮,舌苔薄白;

  ②肺卫系列: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咳嗽,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舌苔薄黄;

  ③太阳经系列:恶寒发热,头痛,项背不适,身痛,无汗,腰背酸痛,脉浮紧,舌苔薄白;

  ④胃肠系列:恶寒发热,恶心,口苦,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舌苔偏腻,色白或黄;

  ⑤混合系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咽痛,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数,舌苔白干。

  凡具备①、②、③、④系列中任何一个系列症状者,即可诊断为感冒。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均见者,即符合混合系列症状者,可诊为时行感冒。

5感冒也分三六九等

  “流感”、“感冒”、“伤风”、“上感”、“夏季流感”我们统统称之为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三年一个流行高峰。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重,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除发病后不要延误治疗、及早到医院求医予以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积极预防:1、秋冬天寒,万物都处于收藏之时,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使阳气不致妄泄,身体抵抗力就会显著增强。2、早期就地隔离病人,流行期间减少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3、采用中草药及金刚脘盐或盐水漱嗓子以及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疫苗预防,疫苗使用中主要问题是毒株的经常变异,每年流行都不是一样的类型,甚至当年流行的初、末期都可能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流感株病毒。因此难以肯定和预测本年度流行株是哪种类型。只能说可能是什么株型,必须注意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能保证不患异型流感。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型,是指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大部由病毒引起,部分为细菌所致,其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及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五种疾病。所以平时说患“上感”了,有些笼统不够确切,而感冒从祖国医学称“伤风”,两个病名内涵一致。其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柯萨奇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不适,一般经5—7日痊愈。要从预防着手,锻炼身体,增强肌体防御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力,避免发病诱因,防止着凉和疲劳外,还要防止交叉感染。对无发热仅有其他症状者可用生姜3大片加生葱3至4根,加水煎服。对怕冷有热者,用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各9克,薄荷5克煎水服。

  夏季流感,由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症状较轻,常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通常无暴发或大流行。

疾病百科 |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流鼻涕、浑身酸痛、喉痒咳嗽、喉部有痰、带血粘脓鼻涕、无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