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

焦虑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兆

帕金森是一种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正常活动和生活。很多人在患病初期,不知道它的政治是怎么表现的,所以很容易忽略一下它的前奏些表现,那么,对于帕金森病症的表现是什么呢?焦虑抑郁是帕金森的先兆。

目录 抑郁与焦虑的不同 焦虑抑郁是帕金森的先兆 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焦虑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失眠焦虑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1抑郁与焦虑的不同

  人们从早到晚,从年初到岁末忙忙碌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减少,真情被淡化,使人们存在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长期在这种精神紧张的气氛中生活,经历着威胁与挑战、成败得失、荣辱磨难,当人们对外界刺激承受能力下降,在心理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就会表现出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其中抑郁与焦虑就是很常见的、令人痛苦不安的两种不同情绪体验。它们即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出现。轻度的抑郁与焦虑可见于正常人,但持续二周以上,且程度较严重则视为病态。现将焦虑与抑郁及二者之间的区别简要介绍如下。

  (1)焦虑。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危险或不利情况的不愉快的心境和体验。焦虑的产生源于认为自己、家庭或隶属的团体将处于危险之中。危险的处境可以是现实环境,如战争、自然灾害,也可以是心理刺激,如被批评、被侮辱等;可以是实际可能发生的,也可能是想象中的,如果某人认定某环境对自己有危险,就会对这一环境做出一系列判断,评价环境的危险性有多大,估计自己的对抗能力,环境的危险性与对抗能力之比就构成了焦虑的强度。焦虑与人们熟知的恐惧相近,但恐惧是面临危险的当时发生,而焦虑则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到来之前。焦虑与烦恼也有所不同,烦恼主要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而言,而焦虑则是指尚未发生的事。人在焦虑时都意识到自己目前焦虑不安的状态,并可以将其与悲哀、愤怒等痛苦体验区分开来。一个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焦虑的原因,但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被人体验到的焦虑是不存在的。

  焦虑虽然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痛苦体验,但它也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首先,焦虑是向个体发出的危险警报,促使人们采取措施来设法对付危险。焦虑提醒人们警觉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危险,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保护性作用。其次,焦虑情绪动员机体处于战备状态,此时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处于兴奋状态,表现出瞳孔扩大、心跳加快、血液循环系统加速、机体代谢增快、警觉性增强,为采取行动对付危险做好了恰当的准备。最后,焦虑参与了学习与经验的积累过程。焦虑帮助人们提高预见危险的能力,帮助人们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自己的适应性行为。适度焦虑时行为的效能可能会更好。焦虑不都是有害的,适度的焦虑反而是有益的。只有无明确诱因的焦虑或在微弱的诱因下出现过度的焦虑时,才能视为病理性的。

2焦虑抑郁是帕金森的先兆

  焦虑抑郁会导致帕金森?

  大家都知道帕金森的症状有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而最近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发情感障碍,包括焦虑或抑郁。

  帕金森病患者为什么会有焦虑或抑郁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脑组织损伤直接导致神经内分泌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认知障碍等;患者病后因功能残疾、疼痛或生活节律被打乱,使自尊心受到损害,因而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失眠、紧张等症状;患者病前就有神经症或病前个体心理素质缺陷,有敏感、多疑、求全责备、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帕金森病患者约40%伴有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患者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常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严重者觉得有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濒死感。

  30%~40%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患者会变得经常哀伤,忧郁,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易怒,易哭泣,感觉自己身体状况差,有较多不适感等等。由于运动障碍的加重,患者难以完成既往熟悉的工作,使生活质量下降,心理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和加重抑郁。而抑郁又会加重患者的运动障碍。

  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或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一个固有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焦虑或抑郁的出现与帕金森病病程进展不一定相关,有相当一部分早期患者就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另有研究发现,部分焦虑或抑郁症患者在随后的几年中会发生帕金森病。因此有专家认为焦虑或抑郁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先兆,并且在已诊断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以焦虑或抑郁症状首先起病,早于颤抖、行动迟缓等。

  帕金森病伴焦虑或抑郁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因为许多用于治疗焦虑或抑郁的药物对帕金森病伴焦虑或抑郁症状的疗效还未得到证实。最近研究显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具有一定的疗效。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要增强自信,自我放松,保持乐观情绪,转移注意力,保持充足睡眠,多运动,培养个人爱好等。

3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昨天有一个病人由我们医学院学生处的老师介绍而来,说是抑郁症治疗了1年效果不好,我详细检查后诊断:1、焦虑症;2、社交恐惧症;3、强迫症。按最新美国诊断标准,这3种神经症都属焦虑障碍。

  再上周中山医附三院的专家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会,我作为特邀点评专家出席他们的讨论会。两例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我都诊断为焦虑症。

  我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出诊,接诊了大量从外院或外地转诊而来的治疗效果不好的“抑郁症”,经详细认真的检查、观察,或治疗一段时间后,其中很多重新诊断为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而不是抑郁症。

  精神疾病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有侧重。

  抑郁症的病因以内在生物学因素为主,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且药物疗效大多较好(近期有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存在颞叶、海马等脑组织结构的缩小,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理治疗通常是作为辅助治疗,尤其是重度抑郁症。

  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例如:神经症、神经衰弱、适应性障碍、强迫症,癔症、躯体形式障碍、社交恐惧症、疲劳综合症等)的病因以外在的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等为主,因而心理治疗及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更重要,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如果只是单用药物治疗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则病情易波动、停药后易复发、易慢性化,从而成了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

  焦虑症虽然也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通常会选用其中抗焦虑作用好的抗抑郁药物(注:有些新型抗抑郁药物宣称是抗焦虑作用好,实际上不是这样,有时还远不如旧药,但有些病人和家属总是迷信越贵的药疗效越好,余金龙)。

  焦虑症用抗抑郁药物的目的是快速控制症状,为心理治疗或患者的自我调整创造条件。而抑郁症用抗抑郁药物的目的是直接治病,重视的是足量足疗程治疗。而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是很灵活的,有的剂量很大,有的只需要很小的剂量,有的疗程很长,有的疗程很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医生去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

4焦虑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一、 焦虑症: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二、抑郁症:

  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通过上述关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若是不慎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推荐患者选择:BN脑神经介入平衡疗法,这是现今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最好的疗法,治疗精神疾病速度快、无副作用、不会复发。对此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病理及治疗的信息,不妨点击免费网络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再次希望患者能提高对,及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5失眠焦虑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睡眠不好,总是失眠怎么回事?失眠会导致其他疾病吗?这是心理门诊科室的专家们经常听到的疑问。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判断出自己是否达到了长期失眠的程度。如果是,那么我们就需要去了解、关注长期失眠的原因和缓解、治疗的办法了。

  研究把长期失眠定义为难以进入睡眠状态或有睡眠问题的主观感觉,而这些情况至少持续了一个月。大多数晚上睡眠有问题可能象征着一种焦虑紊乱症或抑郁。长期失眠可能预示着会演变成焦虑紊乱症,也指出了当前的心情是沮丧的。

  研究者指出,长期失眠的人如果出现焦虑症或抑郁现象,应该去看医生。这些研究者包括尼克门医学博士,他是挪威卑尔根户克兰大学精神学科的医学博士。

  尼克门的小组成员调查了超过25000个有抑郁,焦虑和失眠现象的挪威成年人。参加者完成了一份健康调查,这份调查包括长期失眠的问题,焦虑紊乱的问题和抑郁的问题。他们进行了二次这个调查——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再次做这个调查是在11年之后。

  失眠,焦虑紊乱和抑郁

  研究者排除了那些在接受第一次调查时就患有焦虑紊乱症或抑郁症的参与者。在第一次调查中有长期失眠现象的人特别有可能在11年之后再次进行的调查中出现焦虑絮乱的症状。

  长期失眠并不预示着会发展成为心情沮丧。在第一次调查中有长期失眠现象的人不是最有可能会在11年之后再次进行的调查中被证实患有抑郁症的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眠和抑郁是没有关联的。有长期失眠症状的人目前的心情是焦虑或抑郁的可能性比那些没有失眠现象的人更大。当研究者考虑到其它的影响因素,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接受教育的程度的时候,结果是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