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外口和会阴的交界处的膜性组织,正常处女膜分为有孔型、半月型、筛状、隔状、微孔型。如完全无孔隙,则为处女膜闭锁,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较常见的类型,发病率约1/1000~1/2000。
目录
1什么是处女膜闭锁
处女膜闭锁是一种不常见的女性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缺陷。处女膜闭锁的发生是由于处女膜褶发育旺盛,使阴道不能与外阴前庭贯穿,从而导致处女膜完全无孔隙,也称为无孔处女膜。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外口和会阴的交界处的膜性组织,正常处女膜分为有孔型、半月型、筛状、隔状和微孔型。处女膜闭锁是指处女膜完全没有空隙。处女膜闭锁的一般症状为迟迟不来月经、周期性下腹胀痛、便秘、尿频等。处女膜闭锁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发病率约1/1000-1/2000,一般可以通过妇科超声、盆腔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是否患有处女膜闭锁。
2处女膜闭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处女膜是覆盖在阴道外口的一层环形薄膜,中央有小孔。有时处女膜上没有小孔,医学上称为处女膜闭锁,系胚胎发育期间泌尿生殖窦未被贯通所致。
2、因处女膜褶发育旺盛,泌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部所致。
处女膜闭锁多于月经初潮后发现,如子宫及阴道发育正常,初潮后经血积存于阴道内,继之扩展到子宫,形成阴道子宫积血,积血过多可流入输卵管,通过伞部进入腹腔,伞部附近的腹膜受经血刺激发生水肿、粘连,致使输卵管伞部闭锁,形成阴道、子宫、输卵管积血。
因生殖道上皮增生的下界即处女膜褶发育旺盛,使阴道口不能与外有前庭贯通而呈闭锁状态。于处女膜膨隆处穿刺,若抽凝的褐色或黑红脂血液便可确诊。
3、在青春期初潮前可无任何症状。初潮后由于处女膜闭锁而致经血无法排出。最初经血积在阴道内,多次月经来潮后,经血逐渐积聚,造成子宫、输卵管积血,甚至腹腔内积血。
查看详情>>3哪些是处女膜闭锁的症状
绝大多数处女膜闭锁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青春期后出现逐渐加剧的周期性下腹痛,但无月经来潮。严重者伴有便秘、肛门坠胀、尿频或尿潴留等症状。
检查时见处女膜向外膨隆,表面呈紫蓝色,无阴道开口。当用示指放人肛门内,可扪到阴道内有球状包块向直肠前壁突出。行直肠一腹部诊时可在下腹部扪及位于阴道包块上方的另一较小包块(为经血潴留的子宫),压痛明显。如用手往下按压此包块时,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更明显。
盆腔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及阴道内有积液。确诊后应立即手术治疗。先用粗针穿刺处女膜正中膨隆部,抽出褐色积血证实诊断后,即将处女膜作“X’形切开,引流积血。积血大部排出后,常规检查宫颈是否正常,但不宜进一步探查宫腔以免引起上行性感染。
吸尽积血后,切除多余的处女膜,使切口呈圆形,再用3?0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边缘粘膜,以保持引流通畅和防止创缘粘连。术后留置导尿管L一2日,外阴部置消毒会阴垫,每日擦洗外阴1~2次直至积血排净为止。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
查看详情>>4处女膜闭锁的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开处女膜。
2、抗炎治疗: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不会影响生育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积血将输卵管撑大变形,血块堵塞输卵管,那就会影响婚后生育了。
3、较厚的处女膜,有时须将处女膜行三角性切除并缝合边缘,必要时置阴道模型至伤口完全愈合。
4、用药原则:处女膜闭锁经手术切开后一般仅需口服“a”项内1种消炎药预防感染。
查看详情>>5如何诊鉴别女膜闭锁
1、青春期后无月经初潮。
2、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
3、下腹部可摸到包块,并且逐月增大。
4、检查时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表面呈紫蓝色。
5、肛查扪到压向直肠、紧张度大、有压痛的包块。
6、严重时伴有便秘、尿频或尿潴留,便秘、肛门坠胀等症状。
7、并发症:严重时伴有便秘、尿频或尿潴留。
查看详情>>6处女膜闭锁的保健消防法
1.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利于经血排出。
2.保持外阴清洁和阴道口通畅,但不宜坐浴和阴道灌洗。
3.处女膜较厚者,术后应放置阴道模型。
4.术后1个月复查,仍有输卵管积血症者,给予对症处理。
5.宜吃果糖、维生素C、叶酸含量高的食物。
6.忌吃含有酒精、茶多酚、咖啡因的食物。
7.测基础体温,如有周期性双相体温曲线,即腹痛前2周,体温比腹痛开始后的2周升高0.4~0.6℃,但无月经可见,提示患有处女膜闭锁,此时应尽早手术治疗。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保持外阴清洁和阴道口通畅,但不宜坐浴和阴道灌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