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半岁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新生宝宝一般是不会流口水的,到了4、5个月时,由于唾液腺收到刺激,口水开始增多,6个月左右,乳牙初萌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小宝宝就会口水不断了。那么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呢?家长又该如何护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对你们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婴儿流口水的原因 半岁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宝宝爱流口水的时间 宝宝流口水的护理方法 宝宝流口水的中医治疗

1婴儿流口水的原因

  婴儿为什么老流口水小婴儿口水特别多,一般围在脖子上的口罩没一会儿就湿了。

  一般来说,宝贝流口水属于阶段性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宝贝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昼夜约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婴儿唾液分泌量约4个月时才增加到每昼夜200-240ml,到5个月后,才显著地增加。0-3个月以内:口水少新生宝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加上此时宝贝大多是母乳或乳类喂养,并不需要唾液酶参与消化,也不会刺激唾液腺分泌。4-6个月:开始流口水给宝贝添加的米粉等淀粉类食物,会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至宝贝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宝贝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7-18个月:口水旺盛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恰好处在宝贝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时顶出

  牙龈,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也可激发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2岁之前: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宝贝在两岁之前,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宝贝两岁以后还是不断地流口水。小口水大作用1.帮助宝贝分解、消化淀粉类食物;2.保护宝贝的口腔黏膜免遭病菌侵犯、防止蛀牙;3.保持宝贝口腔潮湿;4.有利宝宝咀嚼、吞咽功能的完善。应战口水

  宝贝流口水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不小心,还是有可能影响宝贝健康的。由于宝贝的皮肤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酵酸,所以当口水流到嘴角、脸庞、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肤时,很容易让皮肤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发炎等症状。妈咪应该经常帮宝贝擦拭不小心流出来的口水,让宝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以避免湿疹的发生——1.手帕: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以棉布质地或毛巾为宜,要经常洗烫。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用过的手帕要经常清洗并晒干。2.围嘴:给宝贝戴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3.白开水:给宝贝喂些白开水,保持口腔清洁。4.清洁:宝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晒,以免滋生细菌。特别提示:并非所有的流口水都属于正常情况,某些时候宝贝流口水是疾病的征兆——* 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或者是口腔黏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这是口腔炎导致的流涎症。* 如果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 假如出现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宝贝的“长流水”,不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口腔炎,妈咪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宝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他的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2半岁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流口水可起到润滑作用

  流口水在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

  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流口水可起到清洁作用

  6~7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分泌口水增多,旺盛时每天可达到200ml。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流口水可起到促进作用

  口水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可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啃点磨牙饼干可减少流口水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出牙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正确护理很重要

  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其周围保持干燥。

3宝宝爱流口水的时间

  新生儿时期:新生宝宝一般不会流口水

  由于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宝宝嘴里没有多余唾液流出。另外,新生宝宝只吃母乳、奶粉或者流质食物,这些食物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所以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

  4~5个月:唾液腺收到刺激,口水开始多

  宝宝4~5个月时,辅食的添加对宝宝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宝宝饮食中逐渐开始补充了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此时的宝宝,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吮吸指头、橡皮奶嘴等,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6~7个月:乳牙初萌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口水增多

  宝宝通常会在7个月左右时开始长第1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长辈看到小宝宝流口水了,不仅不皱眉还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宝宝要长牙可是件高兴的事情呀!

4宝宝流口水的护理方法

  妈妈们正确有效地应对宝宝流口水,可以减少口水过多给孩子带来的不利。

  1.清理要及时

  宝宝的口水会不定时地流出,家长要及时擦拭。擦洗的毛巾最好是棉的,动作要轻柔,以免弄疼了宝宝柔嫩的皮肤。

  2.护理好皮肤

  妈妈要每天用温水清洁宝宝口水浸泡的部位如嘴、面颊等,并涂上婴儿润肤乳等来滋养皮肤。

  3.常换晒衣物

  口水会弄湿孩子的衣服枕头,导致细菌的滋生。孩子的衣物一旦被口水浸湿,要及时地替换,此外孩子睡过的枕头、被子要经常晒太阳。

  4.戴围嘴

  围嘴具有明显的隔离效果,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型自己制作简易而又方便的围嘴,这样能减少宝宝换衣服的次数。

  5.少捏宝宝脸

  很多人都忍不住去捏一下宝宝肉肉的小脸。家长们要注意了,口水增多的宝宝,如果经常被捏脸蛋,就会刺激到唾液腺,唾液会变得更多。

5宝宝流口水的中医治疗

  宝宝流口水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宝宝流口水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认为主要是“脾失调摄”所致,可分寒热两种情况。属热者流出的口水粘稠,口角潮红糜烂,多兼有口气臭秽、小便短赤等症;属寒者,流出的口水清稀,口角虽然糜烂,但局部灰白不红,常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表现。下面介绍几则治疗宝宝流口水的简便验方。

  1、青果10克,石斛15克,灯心草2克,生地15克,加清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再与雪梨汁50毫升混合,每日服1次,可连用7-10天。适用于偏于热证者。

  2、儿茶5克,冰糖适量(以甜为度),煎汤代茶饮服,连服5天。适用于热邪壅滞者。

  3、炒白术12克,益智仁8克,共研细末,分成12包。每日2次,每次1包,用温开水调服或加入饮食中食之均可,适用于寒证流涎。也可每天用白术粉10克加食糖适量,一起蒸食,坚持服用,疗效理想。

  此外,无明显寒热者,还可选择外治方法:

  用天南星30克,研末醋调,晚间敷涌泉穴,以布条缠扎,每次敷12小时,一般2-4次可愈。

  用白矾30克,加清水煎沸,倒入盆内,待温后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3-5次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