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老人应该如何保护牙齿

人老了后牙齿会逐渐掉光,这是人们对老人最直观的印象,也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护理好牙齿,做好口腔的保健工作,牙齿是可以健康的陪伴人一生的。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脱落,老年人常见的牙齿问题有哪些?老人应该如何保护牙齿?一起来看下。

目录 老年人常见的牙齿问题 老人应该如何保护牙齿 老年人护齿误区 老年人多吃5种食物可护牙 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齿

1老年人常见的牙齿问题

  一、为什么老年人爱护牙齿才能健康长寿?

  人老了,牙齿会随着老化,很多老人牙齿都磨损严重,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牙床萎缩等,英雌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不得不将失去囫囵吞下,增加了肠胃负担,影响了营养的吸收,身体自然不容易强壮。

  口腔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的其他疾病,如牙周炎容易引起糖尿病等。还有研究发现,口腔中牙齿越少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越大。有人做过调查,大量掉牙的老人最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所以牙不好了,大小病就会找上门来,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差。

  由此看来,人来了更要注意口腔卫生保健,爱护好每一颗牙齿,这样才谈得上健康长寿。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到了80岁至少保有20颗有咀嚼功能的牙齿。这样的老年人能轻松的咀嚼大部分食物,有利于保持生活自理能力,保证较高的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的牙床为什么会发生萎缩?

  牙床萎缩就是牙龈萎缩,即牙床逐渐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出来,牙齿变得越来越长。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衰老,咀嚼能力不断下降,牙床却反正常的咀嚼刺激就会而发生退缩,造成牙根面暴露。除此之外,一下原因也会促使老年人的牙龈萎缩。

  1、牙齿上有大量牙结石、对牙龈产生长时间的压迫和刺激。

  2、一侧或两侧缺牙,进食时缺牙一侧牙槽骨受力小,牙槽骨容易被吸收,牙床萎缩就越严重。

  3、使用的牙刷过硬或牙膏中磨擦剂颗粒过错,以及使用不正确的拉锯式横向刷牙法。

  4、配戴制作得不好的假牙,这样的假牙不容易清洁,使得牙周卫生状况不良,促使牙龈萎缩。

  三、老年人的牙齿为什么缝隙越来越大?

  牙缝是牙与牙之间的自然缝隙。正常情况下,牙缝是由牙龈组织来维持的。牙龈组织在牙缝里的部分成为牙龈乳头,俗称“牙花子”

  牙花子很容易发炎、出血。在人的一生当中,牙花子在反复发炎、消炎中坏死脱落,并一点一点地降低其高度,牙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老年人牙缝越来越大是患有慢性牙周炎的迹象。

  老年人吃东西后经常塞牙,塞在牙缝中的食物压迫牙龈组织,使牙龈乳头坏死,也可使牙缝越来越大。

  此外,长期使用牙签剔牙,也会使老年人的牙缝加大。

2老人应该如何保护牙齿

  正确的刷牙习惯

  首先老年应该选择一只合适的牙刷,刷头不能太大,刷毛要有软,以免造成牙龈的伤害,而且牙刷应该每隔三个月换一次。除此之外,牙膏每隔段时间要换一种品牌。刷牙时,牙刷应该沿着牙缝上下刷动,力度适中,刷牙时间至少要保证三分钟。条件允许的话,可用专业漱口水来漱口。

  多做牙齿运动

  叩齿运动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牙齿保养方法。通过上下排牙齿的扣动,可以使牙齿更加的稳固,并使牙齿周围纤维组织的韧性增强。另外,通过扣动牙齿还可以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及时修补牙齿

  年纪大了难免会出现压车松动和脱落,当老年人牙齿脱落时,老年人不要想着为年轻人省钱,或者贪图方便而不进行补牙。当口中牙齿脱落时,如不及时进行修补,就会影响到周边的牙齿,是它们也发生松动现象。所以老人一定要及时的将脱落牙齿补上,不然到了情况更加严重的时候,已后悔莫及。

  生活中多食用补充钙质的食物

  牙齿中最主要的组分就是钙质,所以在生活中要多注意含有钙质的食物都补充,比如说牛奶、豆类、骨头汤都是补充钙质的上佳食品。

3老年人护齿误区

  误区一

  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事实上,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疾病得到预防和治疗,就会延长牙齿的寿命。

  误区二

  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牙齿磨损严重,会造成牙齿向前移位或脸形改变,并因长期不当咬合而引发颞鄂关节疼痛,过度磨损还会破坏牙外层包的珐琅质,所以老年人的牙齿应特别避免磨损。

  误区三

  只漱口不刷牙,不少高龄老年人没有刷牙习惯,尤其农村的老年人更多见,其实,正确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机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学去污和消毒杀菌作用,可有效防止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

  误区四

  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饮食或在牙面上留下痕迹,经细菌作用形成牙菌斑,每天早晚刷牙只能去除大部分菌斑和软垢,还有少早的菌斑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了牙结石,而牙结石只能通过洗牙来去除。

  误区五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做义齿修复,怕麻烦,怕花钱多,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牙齿掉光了换全口假牙,这样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吸收,加快邻牙松动脱落。

  误区六

  抽烟,喝茶沉积的黄牙、黑牙无法变白,目前的牙齿美容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吸烟、喝茶、喝咖啡等形成的着色性污垢也容易除掉,同时,牙齿美白不仅仅是为了美容,也是牙齿保健和牙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4老年人多吃5种食物可护牙

  芹菜:牙齿的清扫机

  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国外科学研究发现,老人在咀嚼芹菜时,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擦去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从而减少牙菌斑形成。

  奶酪:修复牙齿损伤

  众所周之,钙摄取不足会动摇骨本,所以每天要从各种天然食物里补充钙。奶酪不但是钙的良好来源之一,它对牙齿还能发挥其他保护作用。

  洋葱:牙齿细菌“杀手”

  洋葱里的硫化合物是强有力的抗菌成分,在试管实验中发现,洋葱能杀死多种细菌,其中包括造成我们蛀牙的变形链球菌,而且以新鲜的生洋葱效果最好。

  香菇:抑制牙菌斑

  菇类在近几年不但成了提升免疫力的热门食物,自2000年以来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它对保护牙齿也有帮助。原因是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醣体(lentinan)可以抑制口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

  苹果:加速唾液的分泌

  能够加速唾液的分泌带走细菌,并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 洋葱作用:能杀死多种细菌,其中包括造成我们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如果是生吃洋葱效果更好。 芹菜作用:含有的粗纤维有助于扫掉一部分牙齿上的食物残渣,较长时间的咀嚼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平衡口腔内的酸碱值。

5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齿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 10.51%的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有57.68%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仅存的天然牙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比较贫乏,身体机能又开始衰老,所以患龋齿、牙周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要想不掉牙,保护是关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早晚刷牙,盐水漱口

  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可用淡盐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除。

  2、饮食护齿

  少吃过热、过冷、过酸、过甜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量和自洁作用;多进食新鲜蔬菜与瓜果,给牙周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

  3、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

  已经有口腔疾病的老人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龋齿要充填,牙周病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

  4、牙齿越少越需珍惜

  不少中老年人在剩下几颗牙时,嫌麻烦便想把牙齿全都拔了戴上假牙。其实,尽量保留自然牙不仅能避免牙槽骨的吸收,也可以提高假牙的稳定性与咀嚼功能。

  5、叩齿运舌

  从中医的角度讲,适当叩齿和运舌都是口腔保健的好方法。叩齿就是让上下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下;运舌则是将舌头在嘴里来回转动,促进唾液分泌,对预防黏膜性口干有一定效果。

  6、按摩牙龈

  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5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萎缩。

  7、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

  我国老人对口腔的保养不重视,掉牙的年龄早概率大,要想保持健康的牙齿,就要坚持对口腔的牙齿的保养,上述介绍的方法都是老人们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