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饮食宜忌

更年期需要多吃能补充雌激素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食量、减少糖分和盐分摄入,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发生变化,且活动量减少,若热量过剩则会诱发肥胖。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肪和糖类食物的摄取,尤其要少吃肥肉等富含饱和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宜多吃各种鱼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更年期饮食宜忌。

目录 女性更年期应该吃什么食物 更年期饮食宜忌 女性更年期后要重点防6种病 女性更年期保健莫忽视四大要点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10症状

1女性更年期应该吃什么食物

  地黄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30克,生地黄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酸枣仁加水研末,取汁100mL,生地黄放入沙锅内,加水煎煮两次,取汁100毫升备用。然后将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成粥,待粥熟时,加入生地黄汁、酸枣仁汁,煮l-2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食1-2次,以晚餐服为宜。

  疗效:补阴清热。适应改善更年期五心烦热、面热汗出、耳鸣腰酸、烦闷易怒、口苦尿黄、多梦便干等症。 滋阴养血,安神宁心,敛汗。

  虾米粥

  原料:大虾米10个,小米100克,盐、味精、麻油、葱末适量。

  制作:将虾米切成小丁,小米淘净,共煮粥,加调料即成。

  用法:每日1次。

  疗效:补脾益肾。适应改善更年期经量较多,或崩中暴下,经血色淡或有块,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便溏,纳呆腹胀等症。

  七宝粥

  原料:红豆50粒,黑豆64粒,黄豆56粒,莲子21粒,红枣24枚,核桃仁8个。

  制作:先将红豆、黑豆、黄豆煮沸15分钟后再入莲子、核桃,再煮沸10分钟入红枣。

  用法:1日3次。

  疗效:强肾、健脾

  鲜枸杞汁

  原料:鲜枸杞250克,

  制作:洗净后用纱布包裹,榨取汁液。

  用法: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

  疗效:补肝益肾。适应改善更年期月经紊乱或多或少,或先期或退后、头晕目眩、五心烦热、面潮红、腰酸软等症。

  韭菜汁

  原料:韭菜

  制作:韭菜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榨取汁液,临服时加点白糖。

  用法: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

  疗效:温阳寒宫。适应改善更年期形寒肢冷、面色酰白、精神萎靡、腰膝酸冷、经血量少多、色淡而清、夜尿多等症。

2更年期饮食宜忌

  一、控制热量,预防肥胖

  更年期女性应控制饮食量,宜选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的饮食。每日250~400克主食,以米、面、粗粮、豆类、薯类为首选。

  二、低盐、低脂饮食

  更年期女性饮食应清淡,每天食盐应控制在6克以内,肉类食物应控制在50~75克,食用油在25克以内,尽量选择植物油。

  三、增加钙的摄入量

  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更年期妇女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海带等。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以增强钙的吸收。

  四、补充B族维生素

  更年期女性有时会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如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心慌失眠等。应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坚果、瘦肉等。

3女性更年期后要重点防6种病

  心脏病 心理要减负

  美国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发现,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心脏常会出问题,比如偶尔早搏或一些微小的心电问题,即使没到心脏病的程度,接下来的几年中,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约40%;如果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其他问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5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表示,临床发现,不少来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等问题,也有个别更严重的情况。这是因为更年期前后,女性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一方面,身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血脂水平、凝血功能等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女性情绪 波动大,容易急躁,这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她建议,更年期女性要对身体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心理负担;平时应适当加强锻炼,按时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阴道炎 补充雌激素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也被称为是掌管女性激素分泌的开关。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魏丽惠表示,在激素分泌正常的情况下,阴道里的200多种细菌保持平衡状态,整体环境比较健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其分泌的雌激素开始减少,阴道平衡状态被打破,细菌开始繁殖,阴道感染等妇科病就会悄然来袭。

  魏丽惠建议,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力;还可适量补充乳酸菌,能帮助调整阴道pH值。另外,一些人认为年纪大了,分泌物少了,内裤没必要换得那么勤,事实上,在此期间更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并更换干净的内裤。

  便秘 生活需规律

  更年期带给女性的一系列麻烦中还包括便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陶琳解释,这是因为更年期女性的焦虑情绪等,会导致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进而造成肠蠕动减慢,影响排便。不仅如此,更年期一般出现在45-55岁,这个阶段的女性活动量比较少,也会加重便秘症状。

  陶琳提醒,如果出现大便干结,成块状、球状;排便困难,排不出,排不尽;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由正常的1-2天一次延长为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一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她建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最好选在晨起时、早上空腹时或三餐后,因为这几个时间段结肠蠕动比较剧烈。即使没有便意也要蹲一会儿厕所,有利于调动起肠道的规律运动,建立条件反射。另外,可以适当多吃含膳食纤维、益生菌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红薯、酸奶等,促进肠道蠕动。

  乳腺癌 勿滥用补品

  更年期是乳腺最容易出问题的时间,可以说是乳腺癌的高发期。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说,“这是因为乳腺癌与雌、孕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激素水平紊乱,因此比其他年龄组更危险。这期间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会为乳腺癌埋下隐患。”比如,更年期女性多脾气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免疫力因此受到影响;这个阶段的女性容易出现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而过量的脂肪会刺激合成过多的雌激素和催乳素,容易导致乳腺癌;一些人病急乱投医,服用广告里宣称可以滋阴保养卵巢、美容美体防衰老的不合格产品,而这也成为滥用雌激素,引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

  江泽飞建议,更年期女性应尽量调整心态,保持愉快心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合理锻炼等。另外,更年期女性应对乳房的细微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对于突然出现的异常感觉,如乳房体积、形态变化,乳头出水等应特别警惕。

  骨质疏松 补钙晒太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指出,老年人群患骨质疏松的男女比例分别是60.72%和90.5%,女性发病率明显要高。因为当雌激素迅速下降时,人体内的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女性体内的钙等矿物质明显流失。温建民建议,更年期女性应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贝类、虾皮、奶类和豆类食品;其次 可以补充胶原蛋白,吃点肉皮、猪蹄等;增加运动,注重伸展或灵活性练习;天气好的时候多晒晒太阳。

  妇科肿瘤 定期看妇科

  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各方面都容易出问题,加上自身情绪状态不稳,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妇科中比较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因此,这个阶段要格外留意一些不正常的信号,比如已经绝经却发现阴道出血,卵巢已经萎缩却出现肿块等。这些都可能是妇科肿瘤发出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超声检查。

4女性更年期保健莫忽视四大要点

  1、妇女自身应该解些更年期生理卫生知识明白是生理过渡时期经过1一2年就可自然缓解有利解除不必要精神负担同时家庭成员、邻居、伙伴同事们也应解更年期主要表现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她们关怀和体谅此外要避免过重、过累、过度紧张工作劳动;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尽可能避免不良精神刺激给她们创造一轻松愉快环境。

  2、对一些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症状及月经改变、阴道异常出血等不要轻易用更年期综合症来解释而应当首先到医院进行必要检查排除器质疾患后再进行心理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治病。

  3、更年期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和防癌检查是非常必要。对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较明显可以采取适当药物治疗但最好还是请医生诊治。

  4、加强身体锻炼但不能过分不能太剧烈和紧张要量力而行多参加集体活动包括娱乐活动调整睡眠习惯保证充分休息时间。

5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10症状

  1、 月经紊乱、异常出血

  月经不规则、没有预兆突然停经、月经间隔时间变长、异常出血等都是月经紊乱的表现。

  2、 潮热面红

  常见的是胸部、颈部及其脸部的皮肤会发红,会觉得有热气,并伴有出汗现象。

  3、心悸

  你如果会感到没有缘由的突然心跳加速,那么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了。

  4、盗汗失眠

  一般发生的时间在凌晨的三四点钟,全身出汗,有时会使床单发潮,并且醒来无法睡眠的情况时常发生。

  5、皮肤干燥、瘙痒

  皮肤干燥、瘙痒、失去弹性,头发干燥或脱落、变白等。

  6、泌尿问题

  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排尿时还会感觉疼痛,甚至排尿困难等。还可能因大笑或咳嗽而产生漏尿。

  7、在清晨刚醒来的时候,一站立时就会觉得眩晕,甚至感到恶心和食欲不振等。

  8、腰酸背痛,容易疲劳

  这和骨质的流失有很大关系,引起骨关节支撑能力降低,肌肉的力量也在逐渐减弱,容易疲劳、腰酸背痛。

  9、精神症状

  常见的是敏感多疑、喜怒无常、唠叨不休、神经过度紧张、易怒、激动、烦躁不安、冷漠,严重的时候会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甚至精神妄想症等。

  10、肥胖

  由于基础代谢的逐渐降低,参与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身体的下腹部、胯部、腰部、大腿会堆积皮下脂肪,体态日趋臃肿,活动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