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来说除了日常会影响到内分泌的失调以外还有可能会对于身体或者身体生育能力造成影响,所以在日常女性一定要注意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对于检查出来急性炎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宫内膜炎是因为细菌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所引起的。多数为从阴道,宫颈上行引起。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细菌就会容易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专家认为,子宫内膜炎出现很大因素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性行为不洁和妇科手术后所引起的感染。另外,由于流产不全影响胚胎愈合等等情况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炎,所以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减少流产率。而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粘液栓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并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转变成慢性的,这样更不好治。长期的附近器官的炎症也会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只有对病因了解清楚了,才可以预防,掌握病因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2如何治疗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主要是药物治疗。一种是对已婚患者采用宫腔内给药,操作前先以双合诊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外阴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后,将灭菌导尿管自宫口送入宫腔,以小于宫腔深度0.5cm即可,将选定的药品,经导尿管缓慢注入宫腔,待药液全部进入宫腔后,拔出导尿管,平卧或臀高l~2小时,每日1次,经期停用,这种方法用药比较直接,所以效果也比较好。另一种是抗生素治疗并清理宫腔。用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该先确定是否有胎盘组织残留,有的话就立即予以清除,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如果子宫有活动性出血时,可再应用大量抗生素的情况下清理宫腔。
除了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还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去治疗。患者应该要以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果不能进食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半卧床休息,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下腹部热敷 有利于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3子宫内膜炎的偏方
偏方一:
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生薏仁15克桃仁10克丹参20克柴胡10克红藤15克生甘草10克
若伴有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气虚之象,可加太子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以益气健脾利湿;若经血淋漓不断,或产后恶露量多,加用益母草20克,三七粉3克(冲服),蒲黄炭10克以化瘀止血;若腹痛甚,加木香6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以行气止痛;腰骶酸痛明显者,可加川续断20克补肾强腰。
偏方二:
当归12克川芎6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蒲公英10克败酱草10克生甘草10克
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10克以清热利湿止带;大便秘结者,加枳实6克,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若恶露不绝或经血淋漓不止,加益母草20克化瘀止血。
偏方三:
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9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10克
若高热不退,口渴喜饮,可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天花粉15克以清热养阴;若小腹痛甚,加用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患者倦怠嗜睡,少气懒言,加用西洋参15克,麦冬12克以益气养阴;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20克以清热利湿。
4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会有阴道的分泌物增多,在性生活中没有什么兴趣,有些严重一点的还会有腹痛,腰痛等症状。
子宫内膜炎是宫体部 子宫内膜的炎症。当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 子宫肌 ,成为 子宫肌炎,这是 子宫内膜炎的延伸。 子宫内膜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导致急性 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 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 子宫颈扩张,诊断性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 子宫内膜炎。慢性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基本与上述类同。病变限于 子宫颈管内的粘膜及其下组织, 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可以很光滑,仅见 子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堵塞、有时粘膜增生,可见 子宫颈口发红充血。
急性 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伴有恶臭,有时 子宫略大, 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 下腹痛及腰腹胀明显。 治疗时除主要应用抗生素外,尚须除去明显的诱因,如取出宫内避孕器,清除 子宫腔残留的胎盘组织、 子宫内膜息肉等,有 子宫粘膜下肌瘤或 子宫内膜癌时 则应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有 子宫腔积脓者应予扩张宫颈口,促使脓液引流。待炎症控制后做诊断刮宫,排除早期 子宫癌,以免将早期癌误认为炎症而延误治疗。慢性者有时也可考虑做理疗。包括:电慰、冷冻疗法、激光治疗等。 急性 子宫内膜炎时切忌性生活,易引起炎症进一步扩散。又因阴道分泌物增 多、腹痛、腰、坠胀等病痛存在,女方对性兴趣下降和乏味。即使炎症被控 制,刚恢复性生活也不宜次数过多,以免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病。 慢性者由于平时腰背痛,性生活又使症状加剧,白带增多,腹痛、腰 部附 胀加重,性生活次数不宜过多,即使勉强性交也无快感和性高潮。或者当时有 快感、性高潮,但因性事后盆腔充血,促使症状重现或加重。
在性生活后上述 现象出现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数天,性交后及时将阴道内分泌物及精液等排出 体外,或使用阴茎套后性交,以防通过性活动摩擦等促使细菌进一步上行性扩 散。为了减少因性生活时盆腔充血状态,防止症状复发,利于控制疾病,性交 姿势采用女上男下,由女方适当控制体力及性兴奋为宜。性生活次数也宜尽量 减少,待完全控制后仍可如常。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分布在子宫内膜表面,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的剥脱,产生月经,如果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表面以外的其它部位,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是指生长在子宫内壁上的内膜不在其位,而是“移居”它处。它移到什么部位就会给那个部位带来严重后果,同时也会给性生活带来烦恼。子宫内膜异位后,往往衍生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或出现肠道、泌尿道症状,还会发生令人痛苦的性交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特别是连续5年无月经中断的妇女。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大约为5-10%的妇女,但怀疑有一个更高的发病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主要症状有:1、痛经;2、月经失调;3、不孕;4、排便困难、腹泻、便秘、甚至周期性便血、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不过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
5子宫内膜炎有什么危害
1.危害输卵管及盆腔:急性子宫内膜炎严重之时,子宫内膜会充血、子宫体会触痛,进一步发展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便会冒出来。
2.引发不孕症:
1)受精受精卵不易在有炎性的子宫内膜着床,或者因抗子宫内膜体导致着床障碍,造成不孕。
2)精子进入宫腔后,细菌毒素、白细胞吞噬等炎症因素造成精子死亡或活动力降低,使精子进入输卵管的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生育。
3)受精卵着床不稳固,极其轻易流产,导致不孕。
3.导致性冷淡:子宫内膜炎患者,除了阴道分泌物增多之外,还会有腰酸、腹痛等症发生,如此一来,导致女方的性趣急速下降。
4.扰乱生理规律:患了子宫内膜炎之后,患者会出现发烧、无力、出汗、脉搏加快、腰酸腹痛、白带增多、月经过多、痛经、盆腔疼痛等症。
温馨提示:
加强营养,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膳食,可吃鸡肉、瘦肉、虾、牛奶、豆腐、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