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早已不是以前的干净食物了,现代农业已习惯依赖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应用,它们的应用不但降低了食物的营养量,还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伤害。人们已习惯了常说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仔细研究下会发现,这里面有让我们更担心的问题,就是普遍存在的残留农药,尤其近年来农药超标,已成为餐桌上的一大问题。
目录
1农药残留的原因
方法单一
缺乏正确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绝大多数农户仅用农药进行防治,原因很简单: 杀虫效果好,见效快。还有部分农户不讲究用药技术(如白粉病打叶的正面,霜霉病 打叶的背面,不能在晴天正午打药),一旦认为防治效果不佳,就加大用药量,结果 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当有了抗药性的病虫害又在危害田间的蔬菜时,就施用更大的药量来防治。如此恶性循环,蔬菜的农药残留就会大大增加。更严重的是有的农户还违章在蔬菜上使用禁、限农药,用药后,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还未到就忙于上市,这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就更大了。
结构错误
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认识还不够 影响蔬菜质量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类农药, 在此类农药中又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即三个70%:使用 农药中70%的为杀虫剂;杀虫剂中70%的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中70%的为髙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部分农户认为使药后马上见效的农药就是好农药,而低度的、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价格高、效果慢,是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这样对蔬菜的质量也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
2农药残留的高危季节和高危蔬菜
1. 高危季节
一般来说,夏季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高危季节。这是因为气温高,蔬菜虫害增多,菜农不得不打农药。而且,夏季蔬菜生长快,往往农药还没降解,菜就采收上市了。有些地区夏季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不合格率甚至超过10%。因此,夏季吃蔬菜特别需要防范。
夏季吃蔬菜特别需要防范农药残留。
2. 高危蔬菜
夏季的叶菜类是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高危品种,以韭菜、青菜、鸡毛菜、芹菜、小白菜、油菜为主,还包括卷心菜、芥菜,等等。这些菜的叶面大,接触农药的面积也大,所以农药残留量相对较高。其中,油菜受农药污染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油菜上生长的菜青虫抗药性很强,普通的杀虫剂难以将其杀死,有的菜农为了尽快杀虫,会选择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此外,对于鸡毛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菜农往往在喷洒农药后不多久就采收上市。因此,对这类蔬菜最好“敬而远之”。
3去除农药残留的几种方法
清水浸泡法
使用洗涤剂清洗叶类蔬菜很容易洗不干净,既有农药残留又有洗涤剂残留,简直是双重伤害。对于这类蔬菜(特别是韭菜)首选清水浸泡法,先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污物,再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这样大部分农药都能被清除干净,但是可能会有一部分维生素B、C损失掉~
面粉、淀粉去污渍
葡萄上的白霜和污渍都很难清除,不如让面粉、淀粉来帮忙吧~ 将一勺面粉(或淀粉)放入清水中,搅匀;将新鲜的葡萄放入水中浸泡并轻轻揉搓,可以看到很多被粘下来的脏东西;之后用清水洗净葡萄即可。
碱水浸泡法
市面上大多数果蔬使用的农药都是有机磷杀虫剂,这类农药在碱性环境下能够迅速分解,因此用碱水浸泡是不错的方法。先用清水将果蔬表面的污物,然后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小苏打),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盐粒揉搓法
洗苹果、梨这样果皮较硬、较光滑的水果,可以使用盐粒揉搓法。盐粒与果皮的摩擦作用可以清除上面的农药残留和污物,同时盐还有杀菌的作用;那些不利于清洗的水果(如草莓),也可以用盐水浸泡。用盐洗水果可谓是既经济又环保的好方法。
去除果皮
尽管专家常说,果皮是水果中最有营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干脆还是削去果皮吧~特别是那些蜡质表面(如南瓜、丝瓜等)或者上蜡的水果,有机磷农药很容易溶于蜡质之中,所以应当先去皮后再食用。
4农药残留的危害
容易造成肥胖。当肝脏无法对有毒物质进行解毒时,就用脂肪包裹起来,形成脂肪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减肥后还会生病的感觉的原因,因为减肥之后,里面的农药重新进入人体的缘故。
容易致癌。容易诱导有机体突变,增加细胞突变的可能,从而使细胞产生畸形而诱发癌症
干扰内分泌。有些农药的分子与人体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从而使人体的激素平衡发生紊乱,这些东西能影响我们的行为,大脑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并会导致癌症。会使人体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食用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干扰我们的消化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大便干燥。所以,在食用食物时一定谨慎食用。
影响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长期食用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容易引发癌肿,血淋病和免疫系统紊乱,还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
易导致胎儿内脏发育不全或畸形。残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在孕妇体内会通过胎盘或母乳被胎儿吸收,导致胎儿的某些内脏器官发育不全或畸形,一些出生缺陷的孩子,在子宫内中毒是导致儿童疾病增多的原因。在喂食孩子时,一定谨慎食用。
5农药残留的来源
一是使用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农田施药后,药剂可能粘附作物表皮,也可能渗透到作物组织内部并输送到全株,经过一定时间,这些农药将逐渐被降解消失。但如果药剂性能稳定,即可长期残留在植物体内。渗透强的不仅残留量大,污染程度也很大,可直达果实内层。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或用药间隔时间短,产品残留量就会增大。
二是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在农田施药过程中,直接降落在作物上的药量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则散落在土壤中,或漂移到空气里,或被水流冲刷到塘、湖和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些农药在土壤中残存几年甚至十几年,作物从根部吸收或叶片代谢吸收空气中残留的药剂或被污染的水源灌溉作物,都会引起农药残留量增大。
三是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农药在生物体内聚集。畜禽鱼类体内农药残留主要是取食大量被农药污染的饲料,造成体内农药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