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贫血”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血量不足”。贫血是一种疾病,当人体内缺乏足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就会导致该种疾病。贫血可能致使从肺部运送至人体各组织氧气含量下降,并导致多种并发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那么多生活有所帮助。
目录
1认识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贫血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种是缺铁性贫血,所谓的缺铁性贫血就是红血球中铁质含量太少,这也是所有贫血情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血液中的氧带着血红素前往身体各部份,而铁质是血红素中相当重要的成分,通常我们可以从食物中就可以获得所需的铁质,通常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多是饮食中铁质摄取不足、是身体吸收铁质的功能有问题或是血液的流失。
女性比较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平均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百分之五十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而大约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
当体内及骨髓中储备的铁质被耗尽,缺铁性贫血就会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铁的功能不及男性,且因为月经血液流失量又大过男性,所以一般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多是停经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经后的女性若患有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因为长期性肠胃溃疡性出血、服用过多阿司匹林、消炎药或是癌症病患。
如果缺铁性贫血的情形不严重,通常不太会有症状,不过若是血红素中铁质量低于某个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容易疲倦、易怒、虚弱无力、呼吸短促、低血压及因低血压而再姿势改变时觉得头晕目眩、口腔疼痛、指甲易裂、头痛及忽然对某种特别偏好食物或没有食欲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高危险群包括:停经前女性,因为她每个月固定会流失血液;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因为她们需要更多的铁质;婴儿、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长的轻少年,以及平时饮食铁质、肉类及蛋类摄取不足的人。
要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榖类等富含铁值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则必须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要注意的是,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地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通常医师都会开铁剂给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而再服用大约二个月后情况就会改善。
2解密贫血的症状及原因
人体内的红细胞从骨髓产生,一个红细胞大约可存活三至四个月。红细胞中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物质,负责运载氧气到各个细胞。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使血液呈红色。
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有许多,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类型也不同,主要分为如下两类:
第一种: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的贫血。人体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会导致贫血,这一类型贫血又可分为三类: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缺乏维生素B-12引发的贫血;缺乏叶酸引发的贫血。
导致第一种贫血的主要原因有:疾病造成的胃肠等器官内壁发生变化,导致吸收营养物质方式的改变,如腹腔疾病;营养不良;缓慢性失血,如月经周期失血量过大或胃溃疡等;曾接受切除部分胃或小肠的手术。
第二种:由于父母遗传导致的地中海贫血;由于人体骨髓出现问题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将红细胞识别为入侵人体的异物而发起攻击,从而导致红细胞减少的溶血性贫血;由于遗传缺陷导致的镰状细胞性贫血。
其他诸如妊娠、患有肾病、癌症、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症状包括:易疲乏、精神难以集中、头疼、指甲过脆、皮肤颜色苍白、呼吸急促、舌头疼痛或发炎。
此外,贫血还可导致并发症:贫血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降低人们的行动能力。严重的贫血可能会导致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脏缺氧,导致心脏病发作。
但贫血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多食用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都有助于预防贫血。
对于遗传类贫血如地中海贫血,患者应在婚前进行体检,以确保夫妻中是否有人患有该种疾病,对孕妇进行体检,以确保疾病不被遗传给下一代。
3贫血的分类
(一)按发病机理可分为:
①造血不良性贫血:如再障;
②红细胞过度破坏造成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③失血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溃疡或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二)按细胞大小形态可分为:
①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②正常细胞性贫血,如溶贫、再障等;
③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
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
4孕妇贫血的检查诊断
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浆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相对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释,产生生理性贫血。只有当红细胞计数低于350万/立方毫米。或血红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才诊断为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以致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因平素月经过多或寄生虫病、或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所致。轻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但重度贫血,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早产或死胎。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贫血也使孕妇抵抗力降低,故在妊娠期、产时或产后易发生其它炎症。因此当孕妇出现贫血的症状时,还需及早诊断。
孕妇贫血的诊断要点:
轻度贫血者,除皮肤粘膜苍白外,很少有其它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则常有口腔炎、舌炎、皮肤及毛发干燥、脱发、面黄、水肿、全身乏力、头晕、心悸、胃纳不佳、呼吸短促等症状。当血色素下降至5~6克%时,心脏明显增大。严重贫血者,由于心肌缺氧,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在妊娠或分娩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孕妇贫血的检查方法:
1、贫血轻度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疲乏无力,常有口腔炎,皮肤毛发干燥,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
2、红细胞计数低于3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或红细胞压积低于30%。
3、血象为小红细胞、低血色素者,为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查可区别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孕妇贫血的处理措施:
1、对于铁缺乏造成的贫血,工业化国家长期以来采用食物强化铁剂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推行食物强化铁剂解决妇女及儿童贫血,常用与强化铁剂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酱油、糖、盐等。我国现正实施酱油中强化铁剂预防贫血。
2、改善饮食,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红血球的生成,叶酸缺乏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饮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鲜蔬菜。肝脏中既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A,也有较丰富的叶酸,维生素A对铁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帮助。每周吃一次肝对预防贫血是十分有好处的。
3、对于中度以上贫血,口服铁剂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贫血除服铁剂以外,服用小剂量的叶酸(每日400ug)。孕妇服用小剂量叶酸不仅有利于预防贫血,还有利于预防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但叶酸剂量不要大。
5引发贫血的12个生活细节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造血功能不良,红血球破坏过度以及急、慢性失血等。人体中缺乏蛋白质、碘、钴、铜、维生素E,特别是叶酸、烟酸或维生素B6,都可能导致贫血症发生。虽然每一种营养素都会在健康的血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补足铁是治疗贫血最有效的方法。
引发贫血的12个生活细节
1、压力过大: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像山一般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人整天不停地思虑,而思虑会消耗掉大量的血,同时思又伤脾,脾主运化,脾伤则会影响血的生成,影响脾胃的功能,消化吸收减弱,久而久之,气血便会不足,这也是现代女性贫血的原因。
2、生活无规律: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的原因发生。
3、造血功能降低:随着年龄增长,骨髓内干细胞有逐渐衰竭的可能,从而使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是最主要的贫血的病因。
4、需铁量供不应求:青春期少女生长发育旺盛,需铁量远远超出一般需要量,若不注意增加营养,不及时额外补充铁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5、营养过剩:现代人的生活水准提高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鸡鸭鱼肉蛋奶等油脂多的东西可吃,好吃的东西摄入过多,会加重肠胃的分解吸收负担,肝的消化、肾的排泄也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久而久之,内脏功能减退,体内毒素堆积,很容易造成气血瘀阻、气血不调,这就是现代女性贫血的原因。
6、盲目减肥:女性对铁质的需求量本来就较高,但如果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而盲目减肥,不适当地节制饮食,吃富铁食物较少,甚至挑食、偏食,也是很容易引起贫血的原因。
7、运动少锻炼: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毒素排出,新血再生,保持健康的状态。现代人吃得好了,运动得少了,所以体内毒素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气血淤阻。
8、长期剧烈运动:汗水中铁浓度可达40—60微克/毫升,过度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铁的流失增多;运动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相应增大;此外,激烈运动也会损坏红细胞,或是造成肌肉损伤致铁质过多流失,故长期剧烈运动容易致机体缺铁。
9、生活问题:此外,现代女性贫血的原因还有日益污染的生活环境、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会损耗我们的气血,并且对气血的再生造成影响,导致身体气血不足、气血不畅。
10、疾病影响: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11、食物摄入量减少:老年人味觉和嗅觉减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均可影响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取,从而导致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剂缺乏引起贫血。
12、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下降:随着增龄而发生肾血流量减少及睾丸酮分泌减少,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值下降,这种贫血的病因尤以男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