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由于局部或全身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GER是极常见的一种疾病。60%病人内镜检查食管无阳性发现,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那么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胃食管反流病早期症状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胃食管反流检查诊断 胃食管反流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生活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1胃食管反流病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

  烧心和反流是GERD的主要症状,这2个症状对于GERD有很高的特异性。一般情况下,除非反流的内容物到达口腔,否则反流是难以被注意的。

  1.食管症状

  (1)反流:反流的临床表现随年龄而不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80%患儿于生后第1周即出现呕吐,另有10%患儿于生后6周内出现症状。呕吐程度轻重不一,多数发生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或空腹时,严重者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少量胆汁。如不治疗,60%患儿至6~12个月时症状消失,主要是因抗反流机制已臻完善。部分婴儿还可表现为溢乳、反刍或吐泡沫、拒食,年长儿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痛、腹痛、反酸、嗳气、反胃等。

  (2)反流性食管炎:有报道经组织学诊断为食管炎的患儿,其中61%~83%有GER。患儿可有或无症状,常见症状有:

  1)胸骨后烧灼感:位于胸骨下端,饮用酸性饮料可使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见于有表达能力的年长儿。

  2)咽下疼痛:婴幼儿表现为喂食困难、烦躁、拒食,年长儿可有咽下疼痛,如并发食管狭窄则出现严重呕吐和持续性吞咽困难。

  3)呕血和便血:当食管炎症严重,发生糜烂或溃疡时,可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

  2.食管外症状

  (l)生长障碍:是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和生长发育迟缓,见于80%左右的患儿。

  (2)吸入综合征:反流物直接或间接引发。症状随年龄而不同,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呛咳、声音嘶哑、屏气。年长儿可表现为哮喘、耳鼻喉疾病如咽炎或鼻窦炎。新生儿、婴幼儿中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有时甚至导致吸入性窒息、猝死综合征等严重后果。有人统计30%GER患儿有吸入性肺炎。

  (3)精神神经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不安、易激惹、夜惊、婴儿鬼脸(infantile arching)及神经系统疾病。所谓Sandifer综合征是指病理性GER患儿表现类似斜颈样的一种特殊“公鸡头样”的姿势,同时伴有胃食管反流、杵状指、蛋白丢失性肠病及贫血貌。

  3.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有反流性食管炎者,因食管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所致,可有呕血和(或)黑粪。

  (二)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使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是严重食管炎表现。

  (三)Barrett食管在食管黏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又称Barrett溃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

  GFRD在老年人常见,甚至比青年人多见。老年人不典型症状如腹痛、吞咽困难和肺症状发生率高,有报告提出老年人GERD的糜烂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炎比年青人多见,且为了减轻症状需要积极治疗,并对老年人GERD应有足够的重视。

2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一、食管抗反流屏障是指在食管和胃连接处一个复杂的解剖区域,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mphageal sphincter,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其中最主要的是LES的功能状态。

  (一)LES和LES压LES是指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形肌束。正常人休息时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LES部位的结构受到破坏时可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一些因素可影响LES压降低,如某些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胰升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及胃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二)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 lower em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TLESR) 正常情况下当吞咽时,LES即松弛,食物得以进入胃内。TLESR与吞咽时引起的LES松弛不同,它无先行的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的刺激,松弛时间更长,LES压的下降速率更快、LES的最低压力更低。正常人虽也有TLESR,但较少,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TLESR较频繁。目前认为TLESR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三)裂孔疝可加重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二、食管酸清除正常情况时食管内容物通过重力作用,一部分排入胃内,大部分通过食管体部的自发和继发性推进蠕动将食管内容物排入胃内,此即容量清除(voklmeclearance),是食管廓清的主要方式。吞咽动作诱发自发性蠕动,反流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扩张并刺激食管引起继发性蠕动,容量清除减少了食管内酸性物质的容量,剩余的酸由咽下的唾液中和。

  三、食管黏膜防御在胃食管反流病中,仅有48%~79%的患者发生食管炎症,另一部分患者虽有反流症状,却没有明显的食管黏膜损害,提示食管黏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这种防御作用称之为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力。包括食管上皮表面黏液、不移动水层和表面HO3-、复层鳞状上皮结构和功能上的防御能力及黏膜血液供应的保护作用等。

  四、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①胃排空能力低下,使胃内容物和压力增加,当胃内雎增高超过LES压力时可激发LES开放;胃容量增加导致胃扩张,胃酸分泌增加,并使贲门食管段缩短,使其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已有报道相当高比例的GER婴儿有胃排空延迟,从而增加反流发生的频率和餐后反流的发生。

  ②十二指肠病变时,幽门括约肌关闭不全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

  【病理】

  在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可有:①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②乳头向上皮腔面延长;③固有层内炎性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④鳞状上皮气球样变;⑤糜烂及溃疡。内镜下不同程度的食管炎则表现为水肿、潮红、糜烂、溃疡、增厚转白、瘢痕狭窄。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与胃交界的齿状线2cm以上出现柱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组织学表现为特殊型柱状上皮、贲门型上皮或胃底型上皮。内镜下典型表现为粉红带灰白的食管黏膜呈现胃黏膜的橘红色,分布可为环形、舌形或岛状。

3胃食管反流检查诊断

  诊断第一步必须了解病史,若只有轻度反流症状如烧心、泛酸、反食等用促进胃动力药西沙比利、抑酸剂如HZ受体桔抗剂或抗酸剂试验治疗有效即可做出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不必版他诸多检查,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多不便。对症状重或考虑有并发症者或症状模糊者,或经治疗无效者须进一步寻找反流的原因,须做各项有关检查。

  一、病史

  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组。

  1、胃食管反流症状

  主要表现泛酸、打嗝、反食轻者反酸苦味的胃液,或弯腰时向上反流,反酸重者可在夜间熟睡时,酸性刺激物喷射性反流至咽喉部引起呛咳、气喘或窒息感,还可因食管酸反流反射地引起唾液分泌过多。返食一般见于较重者,所反食物有强烈的酸味。

  2、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

  主要表现烧心、胸痛、吞咽时胸痛。

  3、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

  4、并发症的症状

  (1)食管狭窄 长期胃食管反流可引起食管炎,导致纤维化,食管壁的顺应性丧失或形成明显狭窄,常发生在食管的远端或胃食管交界处。

  (2)出血和穿孔 反流性食管炎可引起少量渗血,有的表现便隐血阳性或缺铁性贫血,弥漫性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时可发生较大量出血。

  偶尔,严重的食管炎或Barretts食管溃疡、可并发食管穿孔。

  (3)Barretts食管 为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的并发症,由于长期反流,下段食管的鳞状上皮可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患者常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食管癌。

  (4)食管外并发症 以肺的并发症多见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吸人性肺炎、肺脓肿等。

  二、器械检查

  胃食管反流疾病有许多检查方法,如钡餐。内镜、核素胃食管反流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酸诱发试验等,其中以食管pH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1、钡餐

  头低位钡餐检查可显示钡剂胃食管反流; 卧位时吞咽20%硫酸钡可显示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的食管及食管下括约肌排钡延缓。还可显示食管某些并发症的表现,如:下段食管部膜皱囊增粗、不光滑(食管炎)龛影(食管溃疡)和食管狭窄。可显示食管裂孔庙的表现。

  2、纤维内镜

  是理想的确定食管炎的方法。对食管糜烂、溃疡或狭窄等可疑病变可通过内镜刷取或活检病理,证明病变的良恶性质。还可发现食管裂孔迹。

  3、24hpH测定

  是确定胃食管反流的较可靠的方法,可以确定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并有助于阐明胸痛和酸反流的关系。

  4、食管核素胃食管反流检查

  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液体,显示在静息时及腹部加压时有无过多的胃食管反流。肺内显示核素增强时,表明有过多的胃食管反流出现肺内吸气。

  5、食管测压

  是探索反流病因的一种方法,最好同时测食管、食管下括约肌及胃内压。

  6、酸灌注实验

  对鉴别心源性或食管源性胸痛有一定价值,并能检查食管对酸的敏感性和有无食管炎。烧心、泛酸、反食和胸骨后疼痛是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常见症状。

4胃食管反流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可使用床垫伴侣(mattress genie)来辅助。餐后易致反流,故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注意减少一般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师腰带等。应避免进食使LES压降低的食物如较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应戒烟及禁酒。避免应用降低LES压压的药物及影响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一些老年含着因LES功能减退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如同时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加重反流症状,应适当避免。一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症状,尽量避免应用茶碱及β2受体激动剂,并加用抗反流治疗。

  二、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H2RA):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RA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因此适用于轻、中度症患者,可按治疗消化性溃疡常规用量,但宜分次服用,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但增加不良反应,疗程8-12周。

  2、促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尽管这类药物种类很多,但根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推荐作为本病治疗的药物目前主要是西沙必利。西沙必利的疗效与H2RA相仿,同样适用于轻、中症状患者。常用量为每次5-15mg,每天3-4次,疗程8-12周。

  3、质子泵抑制剂(PPI):包括奥美拉唑、潘妥拉唑等。这类药物抑酸作用强,因此对本病的疗效优于H2RA或西沙必利,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一般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规用量,疗程8-12周。对个别疗效不佳者可倍量或与西沙必利同用。

  4、抗酸药: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用临时缓解症状用。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据西方国家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反复复发引起的并发症,有必要考虑给予维持治疗,停药后很快复发而证章持续者,往往需要长程维持治疗,有食管炎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程维持治疗。H2RA、西沙必利、PPI均可用于维持治疗,其中以PPI效果最好。维持治疗的剂量因个别患者而异,以调整至患者无症状之最低剂量为最适剂量。

  三、抗反流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是不同术式的胃底折叠术,目的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抗反流术指征为:①严格内科治疗无效;②虽经内科治疗有效但患者不能忍受沉淀服药;③经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食管狭窄,特别是年轻人;④确证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除第4项为绝对指征外,近年由于PII的使用,其余均已成为相对指征。

  四、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除极少数严重纤维狭窄需行手术切除外,绝大部分狭窄可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扩张术后予长程PPI维持治疗可防止狭窄复发,对年轻患者亦可考虑反流手术。

  2、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常发生在严重食管炎基础深,故积极药物治疗基础病是预防Barrett食管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此时必须使用PPI治疗及长程维持治疗,有指征者以可考虑抗反流手术。Barrett食管发生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高,尽管有各种清除Barrett食管分子的报道,但运未获肯定,因此加重随访是目前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惟一方法。重点是早期识别异型增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时手术切除。

5胃食管反流病生活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1. 饮食方面

  有些食物及饮食习惯可以加剧胃食管反流病,因此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饮食上要加以调整,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成分:

  减少每餐食量和脂肪摄入量,避免进食巧克力、过酸、过甜食物等。这些食物可以降低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并使得胃膨胀,从而增加了反流频率。饮食应该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为主,如能做到少量多餐则更好。

  (2)饮料:

  如咖啡、浓茶、可乐、柑橘类饮料、番茄汁等可以刺激胃酸分泌,或高渗透压而产生反流症状,应该尽量少饮。

  (3)睡前勿要进食。

  应该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以减少食物对胃酸分泌的刺激,同时也可防止仰卧位时胃内容物的反流。

  (4)控制体重。

  超重者应该减轻体重,肥胖者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实践证明体重下降4.5~7kg,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控制体重,除了坚持体力活动外,是控制饮食的量。

  2. 体位及衣着要求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保持直立为,睡觉时抬高床头,或者垫高上半身,把头侧床脚抬高15~20cm,因为重力作用可以使得食管对酸的清除加快,减少食管粘膜暴露在酸环境中的时间。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勿要穿紧身衣服,裤袋不要太紧,避免用力提起重物,特别是餐后不要弯腰,尽量避免腹压增高。腹压增高会加重反流。

  3. 药物方面

  有些解痉药如阿托品、654-2、安定,有些降压药,如络活喜、硝苯地平、波依定等可以使食管收缩能力减弱,加重反流症状。

  4. 戒烟戒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能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减弱食管对酸的清除力,延长食道粘膜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还直接影响上皮细胞功能。吸烟不仅增加胃食管反流,还促使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和十二指肠胃反流,增加胆汁和溶血卵磷脂的浓度,从而阻碍食管炎的愈合,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应该吸烟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