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要提前进行其常规检查

在内科疾病中,冠心病实属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会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扰乱。而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冠心病的检查,就可能会导致其病情持续恶化。因此大家要提前了解冠心病的检查,这样才能尽早配合治疗。下面就来介绍冠心病的检查有哪些方法。

目录 冠心病的几大危害 冠心病患者要提前进行其常规检查 冠心病的中医保健知识 如何才能彻底治愈冠心病 引起冠心病的7大原因

1冠心病的几大危害

  冠心病危害一: 冠状动脉树长期硬化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慢性供血量不足主要由于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急性供血量不足则主要由于血管的痉挛或斑块破裂,诱发管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的突然狭窄加重或闭塞。如果临时发生的供需矛盾所致的心肌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心绞痛。如果短时间(大都超过30分钟)内无法解除时,导致相应冠状动脉下游远端灌注区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则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慢性固定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所引起,慢性缺血情况下,由于心脏对于缺血逐渐地得到了适应,或侧支循环的代偿性增粗,供血得到了部分代偿,从而一般不会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不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危害二: 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可以互为因果而同时存在。猝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形式。

2冠心病患者要提前进行其常规检查

  (1)心肌酶学检查:就是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2)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冠心病的检查比较常见。

  (3)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这也属于冠心病的检查项目。

3冠心病的中医保健知识

  1、精神调摄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病情加重,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发的精神刺激均可致疾病恶化。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对提高正气,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适量运动

  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这说明运动对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冠心病患者恢复期可以参加一定的体力锻炼和劳动,如适度的慢跑、快走、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注意运动应适量,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的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荷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3、正确饮食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冠心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如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带壳贝类、软体动物、油炸食品等,提倡清淡饮食,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植物蛋白,严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盐。

  4、戒烟少酒

  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但不能喝烈性酒。

4如何才能彻底治愈冠心病

  一、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长效心痛治。

  2、他汀类降血脂药,如立普妥,舒降之,洛伐他丁,可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进展。

  3、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终生服用。过敏时可服用抵克立得或波立维。

  4、β- 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有倍他乐克,阿替乐尔,康可。

  5、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首选,如合心爽,拜心同。

  二、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这一手术属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主要用于不适合支架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

  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

  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介入治疗的创伤小,效果确切,风险小(<1%)。普通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率为15%-30%。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支架术的长期疗效,一般人群再狭窄率3%,糖尿病/复杂病变约为10%,其效果可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媲美。

  四、其他治疗

  运动锻炼疗法:谨慎安排进度适宜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而改善症状。

  总之,在人到中年或过60岁的社会人群中,患冠心病的人并不稀见。因为有些人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检查正常。这属于隐性冠心病,直到有间断发生心脏病各种症状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确诊为患冠心病的病人,应该学会正确掌握几种药物,例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安定、中药保心丸等的正确使用。

5引起冠心病的7大原因

  1、与年龄有关

  冠心病主要的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49岁以后进展较快,不过最近几年,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与性别有关

  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有相关的治疗表明,在60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3、与职业有关

  脑力劳动者一般大于体力劳动者,因为长期处于压迫感中。

  4、与饮食有关

  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饮食摄入外,也必须重视控制食量。

  5、与肥胖有关

  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冠心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认为,应该重视研究评价体重的方法。不能单看体重指数,而应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6、与血压有关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与吸烟有关

  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疾病百科 | 冠心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常见症状: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