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早期冠心病患者能怀孕吗

冠心病若有心肌缺血现象,如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明显狭窄等,不宜怀孕,因为在妊娠晚期,孕妇血管可能痉挛导致血压升高,使病情加重。如没有明显 或仅有轻微症状,且没有心肌缺血,便可以怀孕,但必须在心内科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共同监测下,来保证母婴健康。冠心病有哪些早期表现?冠心病饮食遵循八大原则?一起来看下。

目录 冠心病有哪些早期表现 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早期冠心病患者能怀孕吗 冠心病饮食遵循八大原则 冠心病的运动保健要点

1冠心病有哪些早期表现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有些冠心病者,无胸痛发作,仅表现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心绞痛部位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鉴别.

  少数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仅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如头晕、肢体瘫痪、突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表现时,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有些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若冠心病同时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即使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亦常被掩盖.。

  由于老年人常记忆减退,感觉迟钝,对症状又不善表达,易被家人及医生所忽视,所以,在给老年人做有关检查时,别忘记了做个常规心电图.一旦发现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应对症治疗并进一步检查确诊。

2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高脂血症(15%):

  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15%):

  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年龄与性别(25%):

  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吸烟(10%):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糖尿病(15%):

  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肥胖症(20%):

  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3早期冠心病患者能怀孕吗

  女性冠心病患者孕期如何护理?对于女性冠心病患者来讲,日常饮食要丰富而有营养,多补充维生素C、B、E等等,饮食清淡,注意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对于女性冠心病患者来讲,日常饮食要丰富而有营养,多补充维生素C、B、E等等,饮食清淡,注意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吸烟会诱发冠心病发病,有研究表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死亡率更高。所以有冠心病的准妈妈,除了自身不能吸烟以外也要避免二手烟。

  冠心病的发生跟血压的高低也有关系,所以冠心病孕妇一定要时常监控血压,保证自己的血压在满意的水平上。

  血脂正常也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所以对于冠心病孕妇来讲,要控制胆固醇,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摄入低盐,低脂肪的食物,保证血脂达标。

  对于冠心病孕妇来讲控制血糖也十分重要,血糖控制的好,冠心病发病率也低,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助于更好的怀孕。

  冠心病的发病与情绪有关,所以冠心病孕妇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不要发脾气,如此才能在最大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4冠心病饮食遵循八大原则

  1、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控制脂肪和胆固醇,膳食以平淡为主,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社300mg/日以下。年眨超过40岁的人,即使血液胆固醇不高,也应防预经常食用己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釆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瑭和双糖的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纯糖类食物及其制品。

  4、控制糖分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

  5、限制脂肪量,尽量以豆油、莱籽由、芝麻油,玉米油、葵花子由等为烹调用油。不过植物油也不宜过多,过多的植物油也能产生肥胖,对病人不利。蛋白质的舜肯逗相宜,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质。其相宜比例为;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左右。

  6、低盐,食盐主要成分是钠和氯。其中的钠离子可导致人体内的水分潴留,从而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冠心病病人要坚持膳食平淡的准则,一般逐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5g以下。每克食盐可折合酱油5ml、榨菜、咸莱、醬豆腐等过咸的食以少吃、不吃为佳。碱性食物如松花蛋也不宜吃,因碱性食物也含有钠。

  7、常食多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食物。如维生素c的功能之一是增加血管韧性,减少脆性,防预血管出血。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殊是酸性水果舍量最为丰富。常量元素钾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病人可多吃些含钾丰富的蔬菜。有利于保护心血管微量元素碘,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浸润沉着的重要作用。它还能摧毁鈣盐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作用,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产生,有利于冠心病的防冶。膳食纤维能促进胆固醇从体内较快地排出,因此患若应多食粗粮及豆类食物,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8、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中少食或忌食食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像猪油,黄油,鸡油等一些动物的脂肪,肥肉以及贝壳类的动物是绝对禁止的。冠心病的患者更不能吸烟,喝酒,吃巧克力也是不允许的。

5冠心病的运动保健要点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以病人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原则的。处方上将告诉病 人应该进行哪些活动,如何掌握运动量及注意事项等问题。下面将介绍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 的具体内容。

  运动次数:每周运动3~5次即可达到煅炼目的。

  运动量:它主要由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次数所组成,三者可相互协调。

  运动时间:每次约30~40 min。包括准备运动5~10 min;正式运动15~20 min,这个期 间可达到预计的心率;整理运动5~10 min。

  运动种类:在多种运动中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健身车、游泳等项目对冠心病 患者较为 合适。因为这些运动是属于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这些运动的能 量代谢主要以有氧代谢的形式进行,故医学上称为“有氧运动。”长期进行这种运动能提 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强度:保证即达到运动效果又不致引起危险的重要指标。运动强度可分为三级(低强度 、中等强度及较大强度)。它是以机体运动时耗氧量的多少来衡量。耗氧量愈大,运动强度 就 愈大。但由于临床测定耗氧量较难,所以在实际运动中常以心率作为衡量运动强度最实际的 指标。这是因为运动时心率与耗氧量平行,测定心率又简便易行,容易掌握。患者只需数 自 己的脉搏15秒钟,再乘以4,即得每分钟的心率。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无心律失常的患者。低 、中等强度运动时最高的心率分别为100次/min,100~120次/min心率来表示。一般来说 ,冠心病患者从事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达到锻炼目的。

  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在运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情况、个人爱好及锻炼 基础来选则运动种类及强度。每次活动中可交替进行各种运动。如散步与慢跑交替。2、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切忌在初次活动时即达到负荷量。3、老年人并发疾病多、症状不典型,更要注意勿运动过量并兼顾其他 疾病的治疗。运动中适当延长准备及整理时间。

  一般来说,运动后收缩压轻度增高(收缩压增高不超过20 mmHg)、心率增快(活动后心率与活 动前比不超过20次/min或活动中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min)属于正常反应。但如果在活动中 出 现气短、心绞痛、心律失常、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及活动后出现长时间疲倦、失眠等不适 时,提示这次运动过量,应该在下次运动时减量或暂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