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有冠心病要做哪几项检查

冠心病需做哪些检查?这个问题是很多患者经常提到的,冠心病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优点和缺陷,比如心电图检查虽然快捷、方便,但是不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那么直观,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又本身是个有创检查等等。

目录 年轻人生活不规律易致冠心病 有冠心病要做哪几项检查 冠心病为什么要做造影检查 冠心病的防治误区 中医能不能治愈冠心病

1年轻人生活不规律易致冠心病

  很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特点,如公安干警、电视工作者,都是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没规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人的压力也越大。有许多人常喝酒、吸烟、劳累过度、熬夜,加上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增加,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年轻的血管提前老化,动脉提前硬化,这一些都使年轻人得冠心病提前了。

  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冠心病?

  1、合理调整饮食:一般认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加强体力活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入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

  3、控制吸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报告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著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

  年轻人可以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原来冠心病,生活不规律易致冠心病,所以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说是很重要的。

2有冠心病要做哪几项检查

  1、血常规: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等多种药物,有可能影响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故冠心病患者要复查血常规。

  2、尿常规:冠心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可造成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等,加之药物的影响,因此要检测尿常规,了解有无肾脏损害的发生。

  3、便潜血: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植入支架的患者还要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因此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原来就合并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的患者以及有饮酒史的患者,除注意消化道症状和观察有无黑便外,最好定期复查便潜血,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4、心电图:定期复查心电图,可及早发现有无新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尤其在患者有症状时,更应及时复查。

  5、肝肾功能:众多的药物及合并疾病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他汀类调脂药是冠心病患者必须服用的药物,他汀会影响肝脏,尤其在初始服用时,更应当检测肝功能,了解转氨酶及肌酸肌酶的水平,并作为以后复查的参考。

  6、血糖血脂: 治疗冠心病的同时需要控制血糖血脂使其达标,这就需要定期复查血糖血脂。鉴于随机血糖的波动性较大、影响因素多,故可查糖化血红蛋白。

  7、超声心动图:冠心病患者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可评价患者心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及有无再发心肌缺血。

  8、负荷试验: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是评价心肌缺血复发或活动耐量的有效办法。

  9、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冠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评估、存活心肌的估测、心功能的评价以及冠心病人疗效与预后的估价都有价值,是无创的检查方法。

  10、冠脉CT:多排CT冠脉成像是无创检测冠脉狭窄的良好方法。但在钙化病变、血管迂曲及有支架时都可能有误差,对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价值有限。

  11、冠脉造影:复发心肌缺血时,冠脉造影可对冠状动脉原有病变和新发病变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也能够对支架内有无再狭窄做出准确评价。但患者综合情况不允许也可以不做。

3冠心病为什么要做造影检查

  初识冠脉造影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

  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操作,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不少患者担心进行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但其实这是一种较为的有创诊断技术,目前已经位居全美手术量第一位,手术平均死亡率低于0。1%。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不仅有助于确诊,更是决定患者应接受何种治疗的重要依据,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案都是建立在造影结果的基础上。与冠心病未得到确诊,无法选择最适的治疗方案相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重要意义。

4冠心病的防治误区

  误区一:不重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防控

  很多人都认为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冠心病,年轻人不会患冠心病,其实不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年龄外,还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酗酒、精神压力大、不爱运动等,而那些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注意。有些人仗着自己年纪轻,平时大量吸烟,大量饮酒,摄人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平时不规律运动,这些都为冠心病发病埋下了隐患。

  误区二:刚做完健康体检,近期不会得冠心病

  目前,一般的健康体检只是涉及机体代谢、脏器功能以及肿瘤筛查等,尚不能够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所以即使是刚刚做过一般健康体检,也不要忽视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发病时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只要感觉自己能忍受,就尽量不吃药,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误区二: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创伤小、疗效好的心脏介入手术,结果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服用降脂药

  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另外,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他汀类调脂药可起到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能够保护心血管。

  误区二: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因。因此,即使这一部位疏通了,其他部位仍然存在发生狭窄的危险。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必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长期乃至终生的药物治疗。

5中医能不能治愈冠心病

  方一:舒胸益气汤: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通脉宁心汤: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三:益气养阴通络汤: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四:黄芪通痹汤: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看完我们的患者朋友为大家介绍的这些知识,大家是不是已经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更好的把握了呢?希望我们的专家为大家介绍的知识是可以帮助到大家治疗自己的疾病的,但愿我们的疾病患者不要放弃自己的治疗。最后我们的专家祝愿大家的工作进展顺利哦。

疾病百科 | 冠心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常见症状: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