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子宫内膜癌的三种检查方法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子宫内膜癌的三种检查方法。来看看吧。

目录 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胖女 子宫内膜癌的三种检查方法 哪些行为会损害子宫健康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有三种类型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有哪些

1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胖女

  根据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统计,2006年上海地区女性子宫内膜癌和部位不明的子宫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0.44∕ 10万,其发病率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上海地区女性生殖道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外,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在绝经后阴道有出血。因此,建议所有绝经后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女性,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B超等,以尽早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年轻女性如患子宫内膜癌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或月经淋漓不尽,需要和月经紊乱进行鉴别。如果有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并在服用三苯氧胺的患者,应每年进行盆腔检查和阴道B超,如果已出现不适症状或B超发现子宫内有异常占位者,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

2子宫内膜癌的三种检查方法

  一、B超检查

  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宫腔镜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

  另外,谢阳桂等行B超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

  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宫腔镜检查 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

  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

  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三、诊断性刮宫 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

  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

  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

  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

3哪些行为会损害子宫健康

  忽视孕前、产前检查

  做好孕前检查及怀孕后定期的产前检查是母子平安的重要保障。如果忽视了孕前和产前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准妈妈、孕妇和胎儿的异常,很多妇科疾病会导致难产甚至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

  意外怀孕私自采取措施

  发生意外怀孕以后,不少女性出于种种原因采取私自吃药的措施或到不正规的诊所进行手术,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无法保护好子宫再孕能力,子宫破损严重或继发感染者甚多,甚至导致不能再怀孕。

  畸胎、多胎

  由于孕前多种原因导致的畸胎和多胎容易发生难产,从而危及子宫及大人的安全,所以孕期应注意检查,如发现畸胎、多胎,就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好再孕能力的保护。

  滥用催生药

  当孕妇分娩发生困难或产程延长时,有经验的医生都往往很少用催生针(催产素),其实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滥用催产素的做法相当危险,有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危害母婴安全。

  不洁性生活

  性生活时不讲究卫生,病原体可经阴道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膜感染。另外,男性的包皮垢对宫颈的刺激是引起子宫颈癌的因素之一,所以不仅仅是准妈妈,准爸爸也要做好卫生工作。

  妊娠后性生活

  妊娠初期和临产前两个月应该禁止性生活,否则会引起流产或早产,也会对子宫造成损害。

  性生活紊乱

  如果女性性生活放纵,或未成年便开始性生活,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容易导致宫颈糜烂以及子宫颈癌等疾病。

4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有三种类型

  (一)弥漫型:

  病变可累及全部或大部内膜。其早期与增生的子宫内膜不易区别。然而仔细检查癌肿部位,仍有一些特征,与正常的子宫内膜之间有界限可辨认,即癌肿的粘膜增厚、粗糙并有大小不规则的息肉样突起,而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则较软,表面光滑。恶性的息肉样突起体积较大,硬、脆,表面有表浅溃疡,病变晚期有溃疡及坏死,累及整个子宫内膜;少数病例甚至可蔓延并侵入子宫颈管内膜或扩展到阴道穹窿。而良性息肉状增生的子宫内膜则仅局限于宫颈管内口以上,因为宫颈对引起这种子宫内膜增生的异常内分泌功能从不发生反应。

  癌肿除在子宫内膜蔓延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向肌层侵犯,甚至浸润到子宫浆膜并可转移到卵巢、子宫旁、直肠与膀胱等。晚期肿瘤表面坏死、溃疡,常继发感染。

  (二)局限型:

  较少见。癌肿的范围局限,仅累及一部分子宫内膜,外观则与弥漫型相同。表面的癌变范围不大,而往深部侵犯肌层,致使子宫体增大或坏死感染形成宫壁溃疡,甚至穿通。晚期同样有周围侵蚀或转移。

  局限型可表现为息肉状或莱花状、结节状。前者多见早期病例,后者多见于晚期病例,常伴肌层浸润。局限型肿瘤多位于宫底部或宫角部。息肉状癌颇似普通的良性子宫内膜息肉,但又和柔软而覆有平滑粘膜的一般良性内膜息肉不同;癌肿的息肉状赘生物体积可较大,质脆,表面常有坏死等。有时息肉状癌很小,但已全部为恶性组织,且已务深部发展或侵犯肌层。有时息肉型癌肿数目不多,可能在作诊断性刮宫时全部刮除,以致使切除子宫标本中找不到癌瘤的痕迹。当然也应注意有无诊刮时标本调错的可能性,有可疑时应进行校对复查,以防漏掉真正的患者。

  (三)息肉型: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子宫角,且常见于绝经后。

5子宫内膜癌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一: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

  一般情况下,女性朋友们如果患了无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功能性卵巢肿瘤等与子宫相关的疾病时,都要或多或少地服用雌激素,时间一久,便会自然而然地刺激子宫内膜致其病变。

  病因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而被列为癌前病变,其增生过长分为单纯型、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病因三:绝经后延

  据相关统计,绝经后女性发生内膜癌的危险性比常人高4倍,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绝境年龄一般都比正常妇女为晚6年左右。

  病因四:体质因素

  有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最容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身上,可见这些疾病因素在内膜癌的诱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病因五:遗传因素

  毫无疑问,任何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当然也不能例外。据临床统计,约有20%的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且其家族史比宫颈癌高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