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要如何预防

滴虫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由于其特殊的瘙痒,灼痛等不适,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更令女性苦恼的是,阴道炎总是复发。健康妇女的阴道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天然的防御功能,不会出现炎症。

目录 滴虫性阴道炎的饮食 滴虫性阴道炎要如何预防 滴虫性阴道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滴虫性阴道炎会导致不孕吗 滴虫性阴道炎可以治愈吗

1滴虫性阴道炎的饮食

  滴虫性阴道炎食疗方

  1.薏米仁30克,粳米60克,冬瓜仁20克。先将槐花、冬瓜仁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吃了,每天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功效,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滴虫性阴道炎属于脾虚湿浊下注的患者。

  2.槐花9g,冬瓜仁20g,意米仁30g,粳米60g,首先将冬瓜仁、槐花用水一起煎,然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意米仁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属于脾虚湿浊下注的患者。

  3.首先,准备白果20g,鸡冠花30g,金樱子20g,冰糖20g,然后先将白果、金樱子、鸡冠花加入适量水煎煮,接着去渣,加入冰糖,等到溶解后,微温饮服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三至五天为一个疗程,这种食疗法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

  4.可以准备鸡冠花30克、鲜蚌肉10克,然后将其加水煎到20ml,加入鲜蚌肉煮熟,再加入食盐等调料,食用即可,每天一次,三至五天为一个疗程,这种药膳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

  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滴虫性阴道炎饮食禁忌

  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前后阴痒痛等症状,它们能助火生炎,加重症状。

  忌海鲜发物: 虾、蟹、贝等海产品会加重瘙痒。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忌甜腻食物: 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燥热之品,如羊肉等不吃。忌肥甘厚腻、煎炸辛辣食品,例如辣椒、姜、葱、蒜、海鲜、牛肉等。忌进补。

  忌烟酒: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药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滴虫性阴道炎吃那些对身体好?

  饮食之道:宜清淡少油;宜多饮水,多食蔬菜。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宜选食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菊花脑等。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

查看详情>>

2滴虫性阴道炎要如何预防

  1、每年做好妇检,切莫羞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很多女性朋友缺乏自我保健的意识,很少主动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即使知道自己有了妇科病,有些可能觉得妇科病是小病,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去不去医院看都行,还有一些女性是对妇科病保持沉默,讳莫如深,总觉得妇科病是羞于启齿、颇为隐私的疾病,使得炎症不能及时治愈,病情迁延扩散,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女性朋友最好能每年到医院做一次妇科检查,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尽量不用公共浴盆,在公共场所上厕所时最好能选择用蹲式而尽量不用马桶,不到消毒不严格的公共游泳池游泳,外出出差或旅游,有条件的最好住消毒相对比较严格的酒店,尽量使用自己自带的浴巾。

  3、健康女性切莫乱用各种阴道洗液:健康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本来就有比较完备的自我防御功能,可防御外来因素所致的感染,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设计用于防治妇科疾病的阴道洗液等,这些洗液虽然在治疗阴道炎等妇科方面的疾病由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健康女性来说,久用会干扰其阴道内的生态平衡,抑制有益菌群的生长,导致霉菌等致病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各种阴道炎、宫颈炎,更可怕的是冲洗时可能外来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至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健康女性保持外阴部清洁,只需做到每日清水洗外阴,内裤每日换洗,并置于阳光下晾晒消毒,不穿化纤人造织物内裤,养成便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4、注意性卫生及经期卫生,一旦感染了滴虫性阴道炎,应采取措施防止传染给他人,夫妇的内裤、床单、洗涤巾等应煮沸消毒5~10分钟,并在日光下晒干,分开使用洗涤用具和卧具,如毛巾、浴盆等,治愈后还要注意及时对内裤、床单等个人物品进行煮沸消毒及日光暴晒,以避免重复感染。

  5、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时,一定要夫妻双方同时治疗,治疗期间严禁同房,严格遵从医嘱用药,不能在瘙痒等症状改善后就以为自己痊愈了而擅自停药,或忽略了用药后的复查,也不能自行随便去药店买些药来用,总之治疗一定要彻底,避免复发。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预防滴虫性外阴炎的发生,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饮食上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以及确保每一天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的熬夜,更不能酗酒和吸烟。

  另外,在得了滴虫性阴道炎后,要忌辛辣食物,常见的辣椒、胡椒、咖喱等辛辣食物和羊肉、狗肉、桂圆等热性食物都要少吃,它们能加重症状;忌吃海产品,虾、蟹、贝等海产品及甜腻食物;多吃清淡食物。

  7、做好私处的卫生

  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做好私处的清洁卫生。在清洁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温水,极少使用过多的清洁液或肥皂。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做到勤换内裤,且在清洗后应该在太阳下曝晒。

  8、预防滴虫性阴炎传染

  清洗个人内裤要用单独的盆具。患者的内裤及毛巾要煮沸消毒。

  患病后一定要注意禁止性生活,配偶患滴虫病时要减少甚至最好不进行性生活,就算要过性生活也要注意,性生活时要使用避孕套。

  提倡淋浴,少用盆浴。家中的浴盆使用后也要清洗干净,排便时尽量不使用公共厕所的坐式马桶,不借穿他人的内裤、泳衣,不到消毒不好的游泳池去游泳。

  男性滴虫病患者仅有不到20%有症状,其他人都是症状带虫者。如果仅妻子治疗,而丈夫不治,性生活又无保护,妻子即使治愈,也会通过性生活被丈夫再次传染。

3滴虫性阴道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滴虫阴道炎往往与其他阴道炎并存,美国报道约60%同时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并能阻碍乳酸生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存活,因此可并发不孕症。

  因为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前列腺液中,故对已婚患者,男方要同时治疗。如果仅妻子治疗,丈夫不治,妻子即使治愈,也会通过性生活被丈夫再次传染。如此周而复始,双方的滴虫病都顽固难愈。

查看详情>>

4 滴虫性阴道炎会导致不孕吗

  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尿道或前列腺中。滴虫性阴道炎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后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临床上以白带增多、质稀有泡沫、秽臭,阴道瘙痒为主要表现。发病是由于感染的阴道毛滴虫消耗了阴道内的糖原,破坏了阴道的自净防御机能,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滴虫感染时,阴道的PH值一般为5.0-6.0,而正常阴道的PH值应为4.2-5.0。阴道内环境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影响。另外,滴虫能够吞噬精子,且患滴虫性阴道炎时,阴道内脓性分泌物大量增多,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这些都会妨碍精子的成活,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度又不好,就很有可能引起不孕。但这并不是不可逆的,大多数人在滴虫病治愈后,生育能力也可以得到恢复。

5滴虫性阴道炎可以治愈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大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得一次阴道炎,其中2-3成的患者可导致不孕。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svaginitis)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临床上以白带增多、质稀有泡沫、秽臭,阴道瘙痒为主要表现。发病是由于感染的阴道毛滴虫消耗了阴道内的糖原,破坏了阴道的自净防御机能,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孕妇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有: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或灰黄色,伴有臭味,严重者白带混有血液。由于炎症和分泌物刺激,出现外阴瘙痒、灼热、疼痛及性交痛。炎症侵及尿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血等尿道刺激症状。如果妇科医生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粘膜红肿,阴道分泌物就可能会查出滴虫。

  滴虫性阴道炎表现的症状是外阴搔痒有灼热,性交痛,就会影响到尿道口,从而引发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根据不同病因、病症及个体差异,辨证施治,治疗阴道炎只要有针对性就不会影响到女性朋友的健康。在治疗的时候要促进阴道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就可以改善机体营养供给,达到消除炎症、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细胞,对治疗各种类型尤其是顽固性、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炎有显着功效。

  专家说:不管是治疗哪种阴道炎只要详细的检查就可以彻底的治愈的。

疾病百科 | 滴虫性阴道炎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做好卫生宣传,积极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每天换内裤,擦洗外阴,注意用药,月经干净后要复查滴虫,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标准。

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1vaginitis)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滴虫呈梨形,后端尖,约为多核白细胞的2~3倍大小。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柱凸出。活的滴虫透明无色,呈水滴状,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生活力较强,能在3~5℃生存2日;在46℃时生存20~60分钟;在半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性活跃期的女性 常见症状:黄绿色带泡沫的白带、外阴瘙痒、性交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