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引起胃溃疡的原因

在所有的胃病当中,胃溃疡是比较常见的,而且现在社会上就存在很多的胃溃疡患者,同时胃溃疡这个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重视胃溃疡,那么,引起胃溃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引起胃溃疡的原因 一般胃溃疡能吃馒头吗 胃溃疡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得了胃溃疡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胃溃疡能不能喝牛奶

1引起胃溃疡的原因

  1.生活因素:生活因素是导致胃溃疡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挑食、饥饱失度、过量冷食或冷热混食,或喜吃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失衡,引发溃疡病。

  2.遗传因素:胃溃疡与家族患病史有关,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

  3.病菌感染:据近年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有害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会造成微生态平衡,从而引起胃溃疡病发。

  4.精神因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

  5.化学因素:长期饮酒、吸烟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也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发病。

2一般胃溃疡能吃馒头吗

  胃溃疡能吃馒头。馒头中含碱成分,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溃疡胃酸过多者尤为适用。面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在我国,面粉是主食之一。

  温馨提示:

  1、平时的食物本身要容易消化:清淡的、不油腻的、纤维素少的、软一点的。如水果、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馒头、各类蛋、等等。

  2、注重平时营养的补充,在保证身体足够热量摄入的同时,减少胃的工作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如瘦肉、鸡、鱼、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番茄、茄子、红枣等.

  3、胃溃疡食疗茶: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好,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此茶具有和胃利肠、止痛祛疡效果。

3胃溃疡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征兆一:疼痛性质的改变。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一旦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的无规则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减轻,应警惕。

  征兆二:明显消瘦。胃溃疡病人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出现消化不良性的腹泻,特别在进食肉类食物之后腹泻随之加重,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出现贫血和治疗不奏效的顽固性呕吐,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征兆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包块。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征兆四:无法解释的黑便。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

4得了胃溃疡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1、胃溃疡患者多吃软性的、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些对胃粘膜有益的水果来补充营养,主食最好选择米粥、藕粉类的易消化食物,避免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给胃加重负担。如大米粥、小米粥、面条、牛奶、豆浆、鸡蛋、豆腐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萝、橘子、柚子、白菜、油菜、西红柿等,上述这些食物对提升胃溃疡患者身体的抵抗力,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都有很好的效果。胃溃疡患者一定要注意少吃辛辣的、多渣的、油炸的、寒凉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生葱、生蒜、咖啡、酒、浓茶及烟酒等,这些都可能会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引起疼痛甚至引发出血。

  2、医学界研究表明,有规律的定时定量的进食,更利于消化,尤其是胃溃疡患者,更要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到了规定的时间,无论是否饥饿,都应该定量进食。

  3、胃溃疡患者在饮食时最好细嚼慢咽、避免刺激、注意营养的补充平时多吃蒸、煮、熬、炖的食物好,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保护胃的食物,治疗胃溃疡就来无锡虹桥医院,独创特色疗法,配合饮食疗法,胃肠权威专家亲诊,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解除患者困扰。

5胃溃疡能不能喝牛奶

  误区1:牛奶疗法

  由于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且有较好的润滑特性,一直被广泛用于溃疡病的饮食治疗,直到后来被证明牛奶是一种强力的促胃酸分泌剂后才停止使用。牛奶的促胃酸分泌作用主要由于所含的钙和蛋白质成分所致。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将增加30%。现已证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牛奶本身可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其本身并不是一种抗酸剂。所以,胃溃疡患者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然而,牛奶的蛋白质、脂肪对溃疡病患者有益,故每日饮用250克是不会有问题的,也可将250克牛奶分两次在餐后饮用,可起保护溃疡面的作用。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适当多喝牛奶,但每日不应大于500克,且应分2~3次饮用。牛奶疗法近年研究表明,胃溃疡病人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

  误区2:只吃细软食物

  以往认为患溃疡病的人不宜吃纤维素较多的食物,而宜吃精粮细菜,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溃疡病人长期吃精粮细菜,因其难以消化,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产酸产气,出现腹胀。有人对溃疡病患者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胃溃疡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胃溃疡复发率为80%。同时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仅能帮助消化,还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溃疡患者对纤维素无须严加限制,只要病情稳定,可以食用普通饮食。在溃疡病没有合并出血或正处在疼痛阶段的病人,可以适当进食含纤维素的粗粮与蔬菜,这样可以增强胃肠黏膜对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加快胃的排空,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但应少用或不用含粗纤维多或粗糙的食物,尽可能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

  误区3:忌吃辛辣食物

  过去很多人认为溃疡病人不宜吃辣椒、大蒜,以减少其对胃的刺激。但近年有实验证明,食用辣椒可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该菌是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印度一位叫库玛的医学博士,为了进一步弄清辣椒是否损害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作了一次调查。他让50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住院接受观察,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25人。第一组病人吃医院普通饮食,没有辣椒,每顿饭后一小时、三小时各服15毫升的氢氧化铝凝胶;第二组病人吃同样的饮食和药物,另外,每日三餐加服红辣椒粉1克,连续四周。每周所有病人都检查一次,治疗结束时做胃镜检查。观察结果表明:吃辣椒组与不吃辣椒组,每周症状缓解没有差别;经四周治疗后做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相同,未发现辣椒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所以溃疡病中、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咖喱、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过量,若太多地摄入肯定会对溃疡病变部位产生较大的刺激,不利于粘膜的修复。

  误区4:少吃多餐

  过去,溃疡病人找医生看病时,医生少不了嘱咐病人要“少食多餐”,一天4~6餐;有的主张临睡前还吃一些点心,意思是以食物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胃肠黏膜的刺激,达到减轻或减少胃痛的目的。可是,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黏膜就是一种刺激,虽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可促使胃肠蠕动加快,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对溃疡病的愈合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这才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误区5:常喝稀饭

  过去主张溃疡病人宜进食稀饭或其它半流质饮食,认为其煮得烂容易消化,可以减轻胃的负担,利于溃疡的愈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稀饭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未经咀嚼,终至未能与唾液等充分搅拌,得不到淀粉酶的初步消化作用,就囫囵吞下,无疑是在食物消化的第一道工序上“偷工减料”。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将影响食物消化;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且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喝稀饭常常温度较高,进入口腔时间短便进入胃内,这种高温饮食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