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得前列腺癌会遗传吗?在现实生活中,提到癌症总会让们谈虎色变,前列腺癌这种恶性肿瘤在男性生殖系中是很常见的,此病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我国此前发病率相对于欧美地区较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厉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在生活中,引发此病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目录
1前列腺癌的诊断检查
前列腺癌早期多无任何症状,一些轻微的症状也易被患者忽视。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呢?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可通过组织学分级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依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将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划分为2-10分,分化最好的是1+1=2分,最差的是5+5=10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前列腺癌检查方法:
1、直肠指检
通过医生的食指触摸前列腺,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
2、尿液涂片
前列腺的分泌物常可混杂在尿液中而与尿液同时排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的分泌物中亦可能有癌细胞存在,因而可通过尿液检查确诊。
3、经直肠超声波检查
将超声波的探头放入直肠进行检查。此项检查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如果病人直肠指检摸到结节、血清PSA升高或超声波检查发现可疑病灶都应该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2父亲得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相关调查表明,如果有患有前列腺癌的人,其子女等有血亲关系的人得前列腺癌的几率就会比一般人高,也就是说,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会加大患病的几率。
据相关报道表明,有关瑞典的男性科学家对于5595位父亲做了长期的观察,他们发现男性的前列腺癌与女性的乳腺癌一样,都具有遗传的特性。
1、如果男性朋友的父亲在70岁以前曾被诊断出前列腺癌,那么他们的儿子患这种基本的机会就会比普通人高出2.5倍,
2、而如果男性的父亲是70岁以后才查有前列腺癌的,他们的儿子患此病的机会却比普通男人高1.5倍。
3、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男性朋友的家庭近亲中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那么,他们的亲属人群患有前列腺癌的几率就会提高14倍!也就是说前列腺癌会遗传。
3前列腺癌的症状表现
前列腺癌多发生午前列腺后叶,生长缓慢,呈隐伏性,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常属较晚期。前列腺癌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或者伴血尿及尿潴留。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
(1)排尿障碍
80%的患者由癌灶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偏歪、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血尿患者只占3%。
(2)疼痛
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常见,剧烈难忍。这些部位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癌灶转移至骼或侵犯神经,也有可能是肾积水、肾感染所致。
(3)转移症状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很多患者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转移多发生在髂内、髂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血行转移多见于骨骼(如骨盆、骶骨、腰椎、股骨上段等)和内脏(如肺、肝、脑、肾上腺、睾丸等)。
(4)全身症状
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全身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衰竭。
4体育锻炼预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饮食、遗传、吸烟、肥胖以及前列腺病变等。所以,预防前列腺癌从应该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除了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营养要均衡,戒烟戒酒也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也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这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保持内分泌稳定,调节免疫功能。
每周快步走至少3小时,可延缓、甚至预防前列腺癌的扩散,并且只有快步走才能带来这种效果。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快步走3小时的前列腺癌患者,其病情扩散的速度要比慢慢步行且运动时间较少的患者减少了57%。
专家建议男性每天进行30分钟游泳,因为,游泳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使前列腺液分泌更旺盛,有助于前列腺炎症的消退,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而从事骑自行车和体操等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要比前者高出30%。 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造成前列腺的充血、水肿,诱发前列腺疾病。
5警惕前列腺癌的几种高发人群
性放纵者
英国一项调查发现,男性在年轻时性生活混乱,日后患前列腺癌的机会可能较高。该调查指出,若一个人在20岁左右时有许多性伴侣,他就有很大机会感染人类乳头瘤病菌(HPV),通常在几十年后,这种感染可能会引致一连串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HPV现已证实与妇女的子宫颈癌有密切关系,而也可能导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肥胖的男人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会增加一倍。研究人员说,任何减肥的努力都有可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而在发达国家中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稳步上升。
坐的太高的男人
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对28名前列腺癌患者的人体解剖学研究后发现,这些患者坐在椅子上的高度均比同等身高的健康者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性激素睾丸酮浓度高者,发育期间“坐高”的增加速度高于睾丸酮浓度正常的人。而高浓度睾丸酮会诱发前列腺细胞内的细微变化,刺激致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成年后前列腺癌的发生。
秃顶的男人
秃顶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不秃顶男性的两倍。研究发现,脱发可能是由青春期时的睾丸激素水平导致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可能与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有关,这种隐患最早在青春期时就已经出现了。除此之外,荷尔蒙也与秃顶有关,这可能解释了秃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
好色之徒
专家认为,除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前列腺癌发生外,视觉和心理的性刺激过多,使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是前列腺癌的一个诱因。性刺激与前列腺快速增长有关据介绍,前列腺疾病与生活习惯、饮食关系颇大。研究发现增生且有炎症的前列腺腺体内胆固醇为正常腺体含量的两倍,胆固醇升高是前列腺癌的一个诱因。而前列腺癌的病因也是与激素有关,特别是雄激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上夜班的男人
不规则的班次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使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上班时间不规律的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