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掌的养殖方法有哪些?佛手掌可以陈设在书桌、窗台、几案、小巧玲珑,非常雅致。那么大家知道佛手掌怎么养吗?下面小编将要来告诉大家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佛手掌的功效与作用。需要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佛手掌的形态特征
佛手掌,极短,肉质叶舌状,对生2裂,长约7cm,宽2-3,鲜绿色,平滑有光泽。叶端略向外反转,株形像佛手。秋冬季开花,花自叶丛中抽出,花冠金黄色。
佛手掌又叫舌叶花,主要是指它的肉质叶很象舌头,而整个形态有点象佛手而由此得名。佛手掌原产南非,同一类的品种约有50多种。它的肉质叶嫩绿、半透明而有光泽,开金黄色小花,如果叫翡翠佛手掌更为恰切。用小盆栽植,馈亲友、陈设于书桌、几案,小巧玲珑花形奇特,很具观赏价值,令人喜爱赞不绝口是一种栽培十分容易的盆栽花卉,很适宜广大养花爱好者种植。本人是个爱好者养殖佛手掌已近10个春秋,实践证明这个花儿,它能适应咱这里的气候条件,夏天,虽然已进入半休眠状,但它还能开花确实难能可贵。它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对阳光的需求不太苛刻,但也不可缺少。主要的生长期在立秋至来年夏天之前。夏天它进入半休眠状态,浇水要注意,以防烂根。主要的生长期它喜欢肥、水,可适当多给点儿。它也很耐寒,冬天放置在封闭的阳台,水结了一层冰,它却安然无恙。佛手掌的繁殖,般在早春分株或扦插。上盆后要节制浇水,一般15-20天既可生根。繁殖,要看植株的长势而行,以不破坏整体雅观为准。当然,这里边也有个技术和技巧问题,相信您爱上它之后会摸索出来的。
2佛手掌的养殖方法
繁殖:可采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的方式,扦插适用于家庭繁殖,一般在9~10月,以干净的湿沙作基质,然后把切口收干的枝条插到沙床,温度保持在约20℃,30天后就会出根,等到根长2~3cm,就可以上盆了。分株是在春季换盆时,分割老株丛,然后上盆。
土壤:佛手掌不苛求土质,但是不能在板结或积水的土中生长,建议选用富含养分、排水顺畅的沙土。
温度: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寒,最佳室温在18~22℃,在30℃以上会减缓生长甚至停长,冬季温度不要低于10℃,以利于越冬,盆干的情况下-3℃可存活。
光照:喜光,阳光足够的条件下,植株会在下午盛开,晚上闭合,可保持大概一个星期,如果是在阴雨天或阳光照射较少就不易开花,此时需要人工灯光的辅助,让其正常开花。夏季阳光强烈,应将佛手掌置于明亮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
浇水:佛手掌耐干旱,浇水要待干透之后进行,不可出现浸盆状态,以免烂根。早春处于开花期,可适当增加浇水。夏季休眠期少浇水或停止浇水,秋天降温可慢慢增加浇水。秋季植株生长较旺,宜多浇水,入冬后减少浇水,保持在湿润略干的状态,可向其喷水。植株长势好无需补水,叶有萎靡之态应补水。
施肥:秋季生长期隔半个月施一次有机淡液肥,注意不要让肥液溅搭配叶子,否则会使叶子腐烂和患病斑。夏季高温时节,在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秋季氮肥的量要控制,太多了会使得植株徒长和烂叶。
3佛手掌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掌又叫舌叶花,原产南非,世界各国多有栽培。手掌极短,肉质叶舌状,对生2裂,长约10cm,宽2-3,鲜绿色,平滑有光泽。是多肉植物往往是景天酸代谢植物,它们白天气孔关闭,是在夜间进行气体交换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储存到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肥厚的叶片有利于储存更多的水份和空气,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佛手掌叶色鲜绿,叶面光洁透明,叶片紧抱轮生于短茎上,长得酷似佛手状,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家中养殖佛手掌。在家中放置佛手掌有美化家中环境的作用。佛手掌小巧可爱,不占太大的空间,方便养殖。在电脑旁边养殖佛手掌还能够吸收辐射,放松眼睛,保护视力。
4种植佛手掌的好处
1、美化作用
佛手掌叶子颜色青翠鲜绿,表面光亮透明,其形象为舌状,肉质叶片在短茎上轮生,整体看起来就像佛手,造型奇异,有耳目一新之感,置于室内可起到美化的作用。
2、净化作用
佛手掌白天闭合气孔,在晚上通过气体的交换将二氧化碳储存并释放氧气,以供白天光合作用所需,加之肥厚的肉质叶片可储存比较多的空气与水,能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
3、吸收辐射
佛手掌植株小巧,不占用过多的地方,让在案上、电脑桌上、电视机旁可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并且能够吸收一定的辐射,有益健康。
5佛手掌的养殖注意事项
1、盆栽宜用园土7份、沙土3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2、春、秋季节放在室外阳台上培养。夏季植株呈半休眠状态,此时宜移至北面阳台和窗台上。
3、春、秋季两季可各施2~3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施液肥时要避免淋洒在叶面上,浇水不宜过多,以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好。如果肥、水太多,不仅生长季节导致植株徒长,出现畸形,冬季更易造成烂根。
4、越冬期间室温不能低于10度。
5、每隔1~2年换一次盆,但盆不宜过大,最好栽培2年以上的植株进行分株,使植株得到更新,这样有利促使新抽生的叶片肥厚青翠。如多年不分株,则植株生长不良,叶片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