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哪些疾病需与胃溃疡诊断鉴别?

你知道吗?胃溃疡也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内科诊断及检查手段的进展,目前诊断并不十分困难,但应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胃溃疡患者要注意哪些饮食呢 哪些疾病需与胃溃疡诊断鉴别 胃溃疡有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胃溃疡的自我检查方法有几种 胃溃疡有哪些注意要点呢

1胃溃疡患者要注意哪些饮食呢

  一:咖啡。咖啡及含咖啡的饮料,对溃疡病人不利。因咖啡能促进胃酸的分泌,提高胃酸的浓度,从而增强对溃疡面的刺激,引起胃部疼痛,溃疡面出血,使病情加重。

  二:低度酒。低度酒类的饮料有香槟、啤酒等。由于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也是胃酸分泌的促进物,若长期过量饮用,会使胃液的酸度一直处于很高的程度,可能成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之一。另外,乙醇可溶解保护胃黏膜的脂蛋白层,使胃的黏膜屏障遭受破坏,防御机能受损,从而加重溃疡。

  三:汽水。汽水及可产生气体的饮料,使胃内压力增高,引起腹胀,有诱发穿孔的危险。

  四:酸性饮料。酸性饮料入胃后,可提高胃内酸度,影响胃内溃疡面的愈合。溃疡病人食酸犹如火上浇油。

  五:茶。对健康人来说,饮茶是有益的,但对溃疡病患者,饮茶则是有害无益。因为茶作用于胃黏膜后,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是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胃酸分泌过多,便抵销了抗酸药物的疗效,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因此,为了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奉劝溃疡病患者最好不要饮茶,特别要禁饮浓茶。

  六:牛奶。牛奶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曾被认为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理想饮料。但最近研究发现,溃疡病人饮牛奶,可使病情加剧。因为牛奶和啤酒一样,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刚进入胃时,能稀释胃酸的浓度,缓和胃酸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刺激,可使上腹不适得到暂时缓解。但过片刻后,牛奶又成了胃黏膜的刺激因素,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溃疡病患者不宜饮牛奶。

2哪些疾病需与胃溃疡诊断鉴别

  (1)胃癌:

  胃的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是十分重要的,两者的鉴别有时十分困难,为了避免误将恶性溃疡当作良性溃疡而贻误手术时机,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年龄在45岁以上的、胃酸偏低的病人,即使一度经X线和内窥镜检查而未能证实为癌时,应在内科治疗下进行定期观察,直到溃疡完全愈合。另外,对于一部分病人,胃粘膜活检示有间变者,即使内窥镜下溃疡已见愈合,也宜与病人保持联系,定期随访和重复必要的检查,因为前面已经提到过,有些早期胃癌可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

  在内窥镜及X线下,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如下:

  ①良性溃疡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恶性溃疡外形多不规则。

  ②良性溃疡底部多平滑,有白苔或黄白苔覆盖;恶性溃疡底部可呈结节状,凹凸不平,表面污秽。

  ②大多数良性溃疡位于胃腔轮廓以外;恶性溃疡则与之相反。

  ④良性溃疡周围粘膜水肿范围小,突入胃腔不深,形成边缘光滑而对称的充盈范围大。

  ⑤良性溃疡的胃粘膜皱壁放射至溃疡口部;恶性溃疡没有放射状皱壁,或粘膜皱壁中断。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病人可以有类似胃溃疡的表现,如节律性的上腹痛等,往往与溃疡病混淆。胃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3)胃粘膜脱垂症:

  由于胃窦部粘膜脱入幽门常是间断性的,该症的疼痛不为制酸剂所缓解,无持久明显的节律性,而且疼痛与体位有关,往往左侧卧位后疼痛可减轻,而右侧卧位时则疼痛加重。确诊常须经X线或胃镜检查。

  (4)胃肠神经官能症:

  次种病人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同时存在官能症的其它症状,如心悸、多梦、多汗、阵法性面部潮红、情绪不稳定等,确定诊断要靠X线餐钡和胃镜检查。

  (5)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的病人常有胃肠道的多处溃疡,而且溃疡顽固,一般的抗酸治疗效果不明显。通过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测定和胃液分析常可作出诊断

3胃溃疡有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出血:胃溃疡的患者出血的并发症,在临床当中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同时这也是胃溃疡患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根据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病史和出血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就可以诊断这个病。而一些不明显症状的患者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出血后48小时内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2.穿孔:在临床当中如果患者的溃疡穿透胃部的浆膜组织层,而到达了游离腹腔的部位就会导致急性穿孔的危害,同时胃溃疡的患者溃疡的面积也会穿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导致局部的组织验证粘连,也就是溃疡慢性穿孔或者是穿透性溃疡。如果患者的胃溃疡只是后壁穿孔,并且穿孔的组织面积比较小,并且出现了局限性腹膜炎时,在临床当中也叫做亚急性穿孔。

  3.幽门梗阻:胃溃疡患者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也会发生幽门梗阻的并发症,在临床当中幽门梗阻主要分为了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器质性的慢性溃疡随着该病情发展就会引起黏膜下纤维化、瘢痕性狭窄,而当患者的局部充血水肿,并且出现了幽门反射性痉挛就会导致功能性溃疡。

4胃溃疡的自我检查方法有几种

  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返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想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史可以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可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4、常在饭后2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返酸现象。在秋冬易发,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憩室。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6、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肚子硬不能碰者可能是溃疡病急性穿孔。

  7、行走或跑步时一侧肚子痛,被迫停下,常在放屁或揉腹后缓解,局部或有包块,不痛时包块消失,这可能是结肠痉挛或肝脾曲综合征。

  8、吃东西不当心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5胃溃疡有哪些注意要点呢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