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一种生活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老年痴呆给患者朋友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一旦患病就要及时的治疗,老年痴呆不能怕出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好
1.补充叶酸和维生素,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与机体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欧洲一些医院对数百名已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进行血液测定时发现,这些病人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含量特别高,由于叶酸与维生素b12能降低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有助于防止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2.常食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等活性物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脑保健作用,其化学物质极为稳定,无论炒煮炖均不会破坏其结构,也不影响其效果,所以常食大豆不仅可以摄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预防血脂异常症、动脉硬化,还有抗癌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等功效。
3.多吃鱼或适当补充鱼油,加拿大的科研人员对70名多伦多老人研究发现,健康的老人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远远高于痴呆的老人。这种脂肪酸在鱼油中含量丰富,还能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因此,多吃鱼,尤其是高油脂的鱼,如鲑鱼、鳟鱼和鱿鱼等,可有效预防痴呆症和心脏病。
4.增加卵磷脂的摄入,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的缺乏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卵磷脂是脑内转化为乙酰胆碱的原料,人们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卵磷脂来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2老年痴呆不能怕出门
林女士最近有点烦,才68岁的父亲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早期老年性痴呆”。这可让一家人慌了神,因为害怕老人走失,他们特意请了一位保姆来看着,不让老人出门。结果发现,老人的话越来越少,经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更麻烦的是,他经常会半夜起来,声称有朋友来访,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面对父亲智能每况愈下的局面,林女士真是不知该怎么办了。
家有老年痴呆的老人,无疑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成天丢三落四,想起这个忘了那个的,恐怕任谁也不放心把他单独放在一处,更不要提让他出门了。可有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病情会受到社交活动、心理问题的影响。此外,现代影像学也发现,老年人增加运动和感觉刺激,能增加脑代谢活动,并增加血供,减少脑萎缩。所以,勤于学习,多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如探亲访友、打牌下棋、体育锻炼等是缓解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
单就林女士的情况来说,对待父亲,不应该采取关在家里的方法,因为这只能导致老人活动量减少,大脑的信息刺激减少,而使痴呆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应该鼓励老人多出门,如怕他走丢,就提前把姓名、地址写在卡片上,让老人随身携带。
3老年痴呆的特点
1.alzheimer氏痴呆: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以近事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的表现,一天前或刚刚发生的事情记不清,而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能记清。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对往事也会遗忘,严重时出现完全性遗忘。其次以猜疑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精神显著衰退,有心胸狭隘、情绪迟钝、爱闹意见和易发怒、睡眠颠倒的倾向。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计算能力减退,还可有认知障碍即精细思考发生困难。逐渐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和常识的理解、判断也发生障碍,如把裤子当衣服穿在脖子上。此阶段也可出现语言障碍,词汇减少,言语单调,喃喃自语,或不能叫出物体名称或完全失语。大多数患者还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认家门,四处游走等。在痴呆晚期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口面部不自主动作、厌食或贪食、大小便沾满身上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腱反射亢进。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在5~10年左右而死亡。
2.血管性痴呆:起病较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小卒中发作,多见于60岁左右,半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病情呈阶梯样进展,即每发作一次卒中痴呆症状加重一次。患者情绪易激动,记忆力减退,或有头痛、头昏、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晚期可出现明显痴呆、粗暴、定向力障碍。检查时可见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表现,脑ct或mri检查可查到脑梗塞或脑出血灶。
3.混合性痴呆: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较困难。
4老年痴呆症怎样治疗
一、要热情关心患者,这在老年痴呆症的心理康复疗法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医护人员和亲属都要关心爱护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给予开导。对情绪悲观的患者,应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二、播放音乐也是老老年痴呆症的心理康复疗法之一,这主要是根据老年痴呆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给他们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有实验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较好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鼓励老年痴呆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
5适量运动能够预防老年痴呆吗
一、适量运动可提高记忆力与思维能力
经常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气体交换,从而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脑内的核糖核酸(RNA)增加,从而使脑组织细胞得到更多的氧。同时,体育锻炼对血流量增加、红细胞数目增多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增强大脑组织的抗酸碱能力和氧化酶系统功能,有助于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适量运动可延缓脑衰老
经常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灵活性、均衡性和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得到改善,使脑的紧张状态得到缓和,使反应潜伏期缩短,从而使动作敏捷,工作效率提高,减少大脑皮质脂褐色素的沉淀,推迟大脑的衰老。
三、适量运动可缓解焦虑
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焦虑的产生,经常运动的老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有更好的认知力。有实验表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实验组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对照组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均好一些。
四、适量运动可保护神经细胞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适量运动能减少脊髓前角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的丢失,这表明运动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而运动能改善空间学习行为,更是明确的显示了运动在脑衰老防治中的积极作用。从很多动物实验中也看出,多种形式的运动能使人的大脑皮质内众多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增多,因此,体育锻炼能改善大脑皮质的功能,增强人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