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长辈说起食材发芽了,不能吃了,比如土豆发芽了不能吃之类。事实上,真正去钻研过这些发芽的食材能不能吃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从而形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发芽的一些菜不能吃。其实,这些发芽的食物也是可以吃的。怎么吃呢?一起看看。
目录
1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饮食营养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重要的因素之一。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平衡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症、癌症等,无不与膳食平衡失调有关。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达五十多种,可分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热量,因而又统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这七大类营养素既有各自特殊的作用,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又构成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基本营养体系,在营养的全过程中协调合作,共同完成调节人体生命和生理活动的神圣使命。平衡膳食就是要由各类食物按照合理比例及模式构成,相互补益,提供全面、均衡、适度的营养素。
平衡膳食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膳食,这种膳食所提供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不仅要全面,而且膳食的营养供给与人体的需要之间必须取得平衡,既不过剩也不欠缺,同时各种营养素之间能够保持合适的比例,相互配合而不失调,并能照顾到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及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使供需之间均能达到营养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这些原则如能长期遵守,就一定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
25种食物教你如何清肺养肺
1、银耳
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萝卜
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柿子
鲜柿生食能改善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柿子所具有的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适合冬季食用。
4、百合
熟食或煎汤,对治疗肺痨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秋燥病症有一定效果。
5、荸荠
可配以莲藕榨汁共饮。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等。
此外,凉爽的气候使人胃口大开,进食一定要注意不可太随意,应以润燥为前提。
像鸭肉、海参等食品为此时席上佳品,鸡肉、牛肉、鸽肉等较为平和之品也可适当食用。但对于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除非阳虚体质者,应尽量少吃。
3这些发芽的食物也是可以吃的
1、发芽的大蒜
大蒜籽收获以后,休眠期一般为2—3个月。休眠期过后,在适宜的气温(5—18℃)下,大蒜籽便会迅速发芽、长叶,消耗茎中的营养物质。不管是青蒜,还是蒜薹蒜瓣,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都不会产生有毒物质。
而且,最近的研究发现:发芽的大蒜比新鲜大蒜含有更多的有益心脏健康的抗氧化剂。发芽五天的大蒜的抗氧化活性要强于新鲜的大蒜。此外,发芽的大蒜还含有不同的代谢产物,这就表明它生成了不同的物质。
2、发芽的姜
我们把姜切开,可以发现里面的肉质干空、纤维变粗,那代表姜的营养成分已经开始减少,营养价值降低,但其主要成分并没有受到破坏。
而实际上,市面上大多数的姜都有芽,只是不明显而已,但姜发芽后如保存不当,就会引起生长休眠,开始腐烂并滋生细菌,这时如果吃下就会造成腹泻。民间有“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意思是烂的姜一样能吃,这其实是错误的。烂姜中含有黄樟素,可能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因此绝对不能食用。
3、发了芽的芋头
其实发了芽的芋头是可以吃的。土豆之所以发了芽不能吃,是因为产生了龙葵素。而芋头是不含龙葵素的,因此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芋头发芽后大家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由上可知,并非所有发了芽的食材都不能食用,某一些发芽的食材反而对身体更加有益。以前的认识并非是完全正确,正如发芽的大蒜比新鲜大蒜含有更多的有益心脏健康的抗氧化剂。我们在生活应多多观察积累经验,使生活更加丰富。
45种食物千万别趁新鲜吃
1.新鲜牛奶:有报道称,某市农民牵着奶牛上街现挤现售,颇受市民欢迎。然而贾健斌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现挤出的牛奶带菌,比如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等,容易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此外,这种“新鲜牛奶”也无法保证挤奶的环境卫生、容器消毒情况以及挤奶员的健康状况等。因此,消费者还是去超市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牛奶比较安全。
2.新鲜茶叶: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比如当季的春茶。王宜告诉记者,刚采摘制成的春茶中,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生物碱等物质,若大量饮用,能使人的神经系统极度兴奋,似醉酒一般地出现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使人感到心慌。因此,应注意饮新茶不宜过浓、过量,最好能放置一段时间,待茶中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后再喝。
3.鲜黄花菜:贾健斌建议,尽量避免食用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经肠道吸收后可在体内转变成有毒物质,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黄花菜在制作的过程中经过水蒸气熏蒸、晾晒等工序,能够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碱,更加安全。秋水仙碱可溶于水,因此,如果吃鲜黄花菜,一定要先经过焯水、泡煮等过程,干黄花菜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
4.新鲜木耳:王宜指出,干木耳比鲜木耳更安全。因为鲜木耳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化学名称“卟啉”。卟啉是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鲜木耳后,经太阳的照射,会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可引起皮肤瘙痒,皮肤暴露部分出现红肿、痒痛。而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食用前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毒素会溶于水,使水发的干木耳无毒。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时需多换几次水。
5.新鲜腌菜:新鲜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在盐腌过程中,它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浓度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亚硝酸盐又渐渐被细菌所利用或分解。而亚硝酸盐有一定的致癌性。一般来说,腌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出现在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因此,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后再吃。
5 不吃蔬果坏处等同吸烟
不吃蔬菜水果对健康的危害,和吸烟相当。有研究显示,现代人七成以上蔬果摄取量严重不足,加上脂肪摄食量偏高,使得乳癌、大肠直肠癌、肺癌及前列腺癌罹患率节节高升。
据专家研究,六至七成癌症是可预防的,其中三至四成可从饮食调整、运动及减轻体重来改善,另外三成则靠戒烟及避免二手烟害来预防;由此也可推估现代人少蔬果、多油脂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威胁不亚于吞云吐雾。
蔬果富含纤维、维他命、矿物质及其它可抑癌的化学成分,根据国外长期追踪研究证实,若每日蔬菜摄取量从150克增加到400克,可降低五成罹患肺癌的风险;而各类生菜、深绿色蔬菜及水果,也对不同癌症具预防效果。
成人每日应吃3碟蔬菜及2份水果,每份蔬果的份量至少半碗(100克),其中至少有一份是深绿色或深黄色蔬菜;台北癌症基金会则强调,每天摄取400至800克蔬菜水果,不仅可防癌,也能同时减少心血管疾病、痛风、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