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老人适合什么样的枕头呢?老年朋友颈椎都不太好,经常会受到颈椎病的困扰。那么颈椎病老人应如何护理呢?为了缓解颈椎病症状,减轻颈椎病带来的疼痛,选择枕头特别重要。颈椎病老人适合什么样的枕头呢?
目录
1颈椎病枕头的合适高度是什么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高度与软硬度
除了要关注具有不同特性的颈椎病枕头内部填充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最适合自己身体实际情况的颈椎病枕头高度与硬度。睡眠习惯对于颈椎病枕头的高度也有细微的影响,也要一并考虑到。对正常人而言,颈椎病枕头的高度及软硬度与每个人的胖瘦、肩的宽窄、脖子的长短均有关,以舒适为宜。
颈椎病枕头太高
若排除患病因素,出现颈部酸痛、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情况,或是睡觉睡到一半感到手脚麻木,那很有可能就是你的颈椎病枕头太高了。
颈椎病枕头过低
如果临睡前没有喝水,但醒来后发现面部浮肿这可能是颈椎病枕头过低,引起头部轻微充血导致的。颈椎病枕头过低,下颌会因此向上抬,容易张口呼吸,出现打鼾的情况。
怎样的高度才合适
通常情况下,颈椎病枕头的适宜高度,以9-10厘米较为合适,但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老中医建议,枕头的高度可以和患者握拳、手侧立起来的高度一样。肩宽体胖者枕头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则可稍低些。
睡眠习惯对于确定枕头的高度也有影响,习惯仰睡的人,其颈椎病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标准)相等为宜;而习惯侧睡的人,其颈椎病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宽高度一致为宜。当然,无论仰睡、侧睡都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弧度的颈椎病枕头是最理想的。
对于颈椎病枕头本身而言,支撑脖子后面(颈曲)的部分应稍高一些,并具备一定的硬度,以便能衬托和保持颈部的生理弧度。而支撑后脑勺的部分应较上述部位低3~5厘米,使之既能完全支撑头部,又能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
2老人颈椎病适合什么样的枕头
颈椎病人睡觉不枕枕头害处多
专家表示,不枕枕头,头的位置就比心脏低,会导致流入头部的血液偏多,影响头部血液循环,血管充盈,管壁受压,醒来后会感到头晕,眼皮浮肿,严重影响了睡眠的质量。而且头垫高睡觉,胸部也连带被略微抬高了,这样,下半身的血就可以顺流,能减轻心脏的负担。
睡觉不枕枕头容易造成颈椎受伤
睡觉不枕枕头会造成颈椎受伤。颈椎位于人体脊柱最上端,包在颈内,由7块椎骨组成。所谓的生理弧度是由这7块椎骨形成的一个圆滑的、朝向前方的弧,枕头的作用就是维持这个正常的生理曲线。如果长时间不用枕头原本应该弯曲的颈椎就会变直,那就会驼背,对颈椎椎造成损伤,并且还会影响整个脊柱的健康。所以,颈椎病患者为了避免疾病的侵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枕头使用。
枕头什么样的高度最适合?
如果出现颈部酸痛、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等情况,或是睡觉睡到一半感到手麻脚麻,那可能就是你的枕头太高了;枕头过低会使头部充血,容易造成眼睑和颜面浮肿,并且下颚会因此向上抬,容易张口呼吸,出现打鼾的情况。如果颈部与肩部在一觉醒来后出现酸痛的现象,那就是枕头太低、不用枕头或枕头太软造成的。
3颈椎病枕头如何使用
治疗颈椎病的枕头该如何使用,才会减轻其症状?小编总结了一下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使用方法:
颈椎紧贴着圆柱形表面垫在颈后跟靠近肩膀的位置。头部枕在后方的方形枕垫上,这样的姿势以方面能够牵引和拉伸变形的颈椎病,又能防止因头部的自然重力造成的颈椎的二次伤害。
保养:
枕套可洗,枕芯不可洗。每月最少晒一次太阳
1、休息或睡前将颈椎枕垫在颈部或垫在颈后根要靠近肩膀的位置。
2、侧睡姿势,效果不佳,主要起缓解都一种睡姿状态下颈椎的疲惫感和紧张感,也符合平时睡眠的自然习惯。
3、颈椎枕起初1-10天所垫的位置应该放在颈后根的位置,颈后根的位置最利于适应,之后可以根据自己最舒适的感觉去垫用。
4、使用前几天,如果有不习惯和不适的,可适当减少使用时间,可以在未入睡前和休息的时间,适应性垫于颈后根,不需要 整晚垫用,等症状缓解了,可垫用更多的时间,具体的垫用时间应在自己的接受程度内就可以了。
5、颈椎枕垫于颈部有悬空感,在头部后仰重力下颈部会有一点正常的酸痛和麻木感,不过很快就习惯和症状消失,整晚垫用,特别是整晚连续仰睡有不适应或有条件的患者我们建议每天分二次使用,不用整晚连续用,每天多次,每次仰睡时间不用太长,如果适应了,可整晚自然仰睡和侧睡。
4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5适合颈椎病患者的食疗方推荐
穹归蚕蛹粥
原料:川穹10克,当归、蚕蛹各15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净,加水适量,先煎川穹、当归,去渣取汁,再加蚕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养血活血。适应汪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体质虚弱者。
木瓜陈皮粥
原料: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10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净,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贝母(切碎),加冰糖适量即成。功用:化痰除湿通络。适应征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清炖乌蛇
原料:乌蛇l条,葱、姜、黄酒、清水适量。制法: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长5厘米段块,人沙锅,加葱、姜、黄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风通络。适应征颈椎病肢体疼痛麻木者。
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参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净,丹参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应征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制法: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适量。功用:祛风除湿止痛。适应征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颈项强痛。
薏米赤豆汤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药15克,梨(去皮)200克。制法:原料洗净,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适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湿。适应征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