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草的花色很多,并且开放时颜色也非常的艳丽好看,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选择金鱼草来布置家居,因此,金鱼草在众多的花卉当中是备受欢迎的。但是你知道金鱼草怎么养,金鱼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下。
目录
1金鱼草的介绍
金鱼草,又名: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拉丁文名:Antirrhinum majus L.为玄参科、金鱼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做一二年和一年栽培,株高20~7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开展外曲。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可盆栽,因其花色艳丽,非常适合观赏。
原产地中海,广西南宁有引种栽培。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分布区域北至摩洛哥和葡萄牙,南至法国,东至土耳其和叙利亚。中国南部[金鱼草因花状似金鱼而得名,其拉丁学名“Antirrhinum”意指“状如鼻子”,而“majus”则意为“五月开花”。同时,它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亦可榨油食用,营养健康。
2金鱼草的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叶矩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唇形,外被绒毛,常见栽培有红、紫、黄、白各色品种,花期5-6月。蒴果深褐色,果期7-8月。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基部有时木质化,高可达80厘米。茎基部无毛,中上部被腺毛,基部有时分枝。叶下部的对生,上部的常互生,具短柄;叶片无毛,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2-6厘米,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密被腺毛;花梗长5-7毫米;
花萼与花梗近等长,5深裂,裂片卵形,钝或急尖;花冠颜色多种,从红色、紫色至白色,长3-5厘米,基部在前面下延成兜状,上唇直立,宽大,2半裂,下唇3浅裂,在中部向上唇隆起,封闭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状;雄蕊4枚,2强。蒴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强烈向前延伸,被腺毛,顶端孔裂。 原产欧洲南部。各地庭园栽培,有时逸为野生。
金鱼草,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7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开展外曲,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生长习性较耐寒,不耐热,喜阳光,也耐半阴。
金鱼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挺拔,株高0.5-1m,最高可至2m。叶上部成螺旋状互生,披针形,基部对生,长1-7厘米,宽2-2.5厘米。花桅顶生总状花序,每朵花长3.5-4.5厘米,二唇形左右对称。野生植物有粉红色到紫色的花色,二唇往往为黄色,茎色与花色亦有相关性。花期很长,3-6月。果实为蒴果卵圆形,直径10-14 毫米,其中含有大量种子。
3金鱼草的作用
药用价值
金鱼草全株亦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金鱼草是我国一味中药,它的味道略带苦涩,它的整个草体都可以入药,是属于凉性的中药。
金鱼草的药性具有清凉虚热、解除毒素、活通血液、消除肿痛的功能,它可以治疗夏季热感冒和头疼闹热的症状,并且可以治疗一下骨折、扭伤和皮肤脓肿等病症。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内服将金鱼草碾碎进行煎服即可。
但是因为金鱼草是有一定毒素的,所以在食用时要遵从医生的嘱咐,按剂量和方法服用。外敷就是将碾碎的金鱼草沫敷在化脓处即可。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外用用于跌打扭伤、疮疡肿毒。
4金鱼草的养殖方法
1、土壤:金鱼草对土壤要求不高,土壤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
2、浇水:金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盆栽苗必须充分浇水。但盆土排水性要好,不能积水,否则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
3、阳光:金鱼草为喜光性草本。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矮生,丛状紧凑,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
4、温度:金鱼草较耐寒,不耐热,生长适温,9月至翌年3月为7~10℃,3~9月为13~16℃,幼苗在5℃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高温对金鱼草生长发育不利,开花适温为15~16℃,有些品种温度超过15℃,不出现分枝,影响株态。
5、施肥:金鱼草要加强肥水管理。施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金鱼草具有根瘤菌,本身有固氮作用,一般情况下不用施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即可。在生长期内,结合浇水每半个月施一次发酵的油渣水,出现花蕾时,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更佳,每次施肥前应松土除草。
6、修剪:金鱼草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做摘心处理,以缩短植株高度,增加侧枝数量,增加花朵。修剪时剪去病弱枝、枯老枝和过密枝条,每次开完花后,剪去开过花的枝条,促使其萌发新枝条继续开花。
5金鱼草的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长江以南地区可秋播,以9~10月为好。播种土壤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通过高温消毒后,装入播种盘。金鱼草每克种子6300~7000粒,播后不覆盖,将种子轻压一下即行,发芽适温为21℃,浇水后盖上塑料薄膜,放半阴处,约7天可发芽,切忌阳光暴晒。发芽后幼苗生长温度为10℃,出苗后6周可移栽。
组培繁殖:1984年美国菲斯特(Pfister)用幼茎作外植体,经灭菌消毒的外植体切成5毫米一段,接种于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1升和吲哚乙酸0.2毫克/升,培养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割继代1~2次后,转接到1/2MS培养基加KT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才能得到完整的金鱼草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