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用药常识 >老人用药

​老人安全用药要遵循哪些原则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品占40%~50%。专家指出,由于老年人用药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在剂量和用法上都应加以注意。那么老人用药要注意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老人用药的五个原则。

目录 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 老人吃药正确顺序及注意事项 老人什么时间吃药最好 老人服药一次不要超过4种 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1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

  一直都有高血压的王老先生前段时间突然出现胃出血,医生找了很久原因,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把几种药物“一把吞”,造成不良反应。王老先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前不久因为有点发烧,所以老伴让他服用布洛芬,结果中午他把阿司匹林、布洛芬还有一种感冒药一起放进嘴、吞下肚,不到下午,这些药物就在他的胃肠中起反应了,出现便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事实上,像王老先生一样,喜欢吃药“一把吞”的人不在少数。据报道,美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同时服用5种或更多的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65岁以上的美国老人中,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被送进急诊室的超过了17.5万人。对此,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说,中国老年人混合用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把吞”的确会带来很多隐患。中国住院老人中同时有3至4种并发疾病者占50%以上。张亚同药师说:“由于多种慢性病缠身,老人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无形中就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不要与治疗心脑血管的银杏叶制剂和抗凝血药物华法林一起服用,否则会增加出血危险。阿司匹林与抗炎镇痛药如布洛芬也不能一起吃,因为会有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老年人吃药除了避免“一把吞”,还要注意用药数量、用药剂量和时间。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专家指出,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一般使用成人药量的3/4。另外,老年人服药更要讲究择时原则,就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例如心绞痛患者,变异型心绞痛多在 0点~ 6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6点~12点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老年人用药期间,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暂停用药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2 老人吃药正确顺序及注意事项

  1、先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

  当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而后根据病情参考医生建议,确定治疗方案。不可自己想当然乱用药,否则易导致药不对症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先食疗,后药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3、先外用,后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用药解毒、消肿,万不得已再内服消炎药。

  4、先用口服药,后用注射药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注射针剂时药物会直接通过血液流向全身,进入心脏,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5、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要比西药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儿,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6、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老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特药时也要慎重。

3老人什么时间吃药最好

  1、哮喘用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减压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分别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7点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

  3、降胆固醇药:

  宜在睡前服用。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发生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降糖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点用药,作用强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类药:

  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6、助消化药:

  前者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使之充分与食物混合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

  7、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西地兰、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4老人服药一次不要超过4种

  每种药物对身体的反应、影响都是不同的,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不注意时间的话,很容易让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不仅没有效果,可能还会增加毒性。而老人身体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所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因此,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应遵循简单的原则,一次最多不要超过4种,并且不同药物服用时间最好有1至2小时的间隔。

  如果老人有多种疾病需要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先重后轻的原则合理用药,待病情得以控制后,再服用其他的药物;遵循减量的原则,一般老人的服用量是成人量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要超过成人量的四分之三。如阿莫西林胶囊,成人每次服用2至3粒,老人服用时就应减量到每次1至2粒;不要重复服用。

  一些中成药,如重感灵中加入了西药扑尔敏的成分,这和一些感冒药的成分是相同的,因此,不能重复服用;遵医嘱服药。老人的疾病以慢性病居多,药物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服药时都有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服药前一定要问清楚用量,切不可擅自调量。

  这类的药物也不可随意停用,如高血压等疾病,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会加重病情;不能随意更换药物。如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但不同的药物对肾脏的影响效果不一样,因此,不能自行更换药物品种,应咨询医生。

5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