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秋季老人怎样养胃护胃

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中老年人本身身体各部分机能衰退,所以得了胃病后,平时更要注意保养并配合药物治疗。那么秋季老人如何养胃护胃?下面几个要点要记住。

目录 养胃的十大禁忌 秋季老人怎样养胃护胃 三大养胃方法有奇效 养胃粥品 教您做做养胃姿势

1养胃的十大禁忌

  1、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胃的保护。

  2、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引起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溃疡发生。

  3、忌滥用药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服用这些药物,如必须使用时,则要控制剂量和疗程。

  4、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直接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最终形成溃疡。

  5、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过度疲劳,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6、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以直接损害胃粘膜。除此之外,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7、忌嗜烟成癖

  吸烟将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与此同时,吸烟还会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8、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9、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以上,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10、忌晚餐过饱

  很多人喜欢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在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会造成睡眠不实,容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2秋季老人怎样养胃护胃

  1.南瓜:

  含大量果胶,可保护胃壁,减少溃疡。南瓜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时最好去皮。

  2.木瓜:

  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建议空腹食用。

  3.姜:

  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天气寒冷造成的胃痛;生姜在中药中也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助益。胃溃疡、胃食道逆流患者少用。

  4.山药:

  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还能促进食欲。胃部长期不适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5.秋葵:

  含多种营养成分,果实间有果胶和糖类组成的黏液,可保护胃壁,还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是健胃润肠食材。

3三大养胃方法有奇效

  一、养胃茶疗法

  茶疗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采取“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调节患者的体质,并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以理气、活血、和胃、止痛,达到治根的目的。俗语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茶疗,即是调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茶疗温和持久,古老的中医,很早就有“茶为万病之药”之说。茶疗除了具备茶的一般健康功能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药养功效。有针对性选用各种茶材,能起到很好的调理治疗的效果。

  茶疗具备其他药物的功效,但异于药物,特别在改善体质,治疗小病,慢性病,预防重大疾病方面有它的优势。用中药材料萃取配制而成的药茶,取代日常茶饮,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茶疗也是源自中医理论的,它的保健机理同其他中药类似。

  茶疗就是通过饮茶来调理身体,或治疗相关病症。在茶饮中添加不同的通过生物萃取的药材,泡制出一杯适合相应病症的、带着清香的药茶,帮你消减痛楚、强身健体、保持活力,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粗盐、细盐或精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汤”即可饮服。

  二、食盐养胃有奇效!

  1、清理胃水

  早晨空腹时,饮淡盐汤1杯,不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无味的现象,还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清理肠部内热。

  2、治肝顺胃

  肝气胃痛是胃病患者常见的病状,可采用食盐茴香热敷疗法。方法是31克、小茴香16克,捣碎。加入粗盐1碗(约400至500克),将上述药料一同放入锅中炒热后盛起放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贴胃部和背部,可使患者胃部的痉挛部位松弛舒畅,起到通顺胃气、消解胃病的良好效果。

  三、早餐常吃姜丝蒜片养胃抗寒

  很多人习惯在外面吃早餐,既方便又省事。我家却数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做早餐。早餐桌上,馒头、面包、花卷、面条等等可以随口味变换,可是有一样小菜始终呈现在早餐桌上,那就是“姜丝大蒜片”。

  “姜丝大蒜片”出现在我家餐桌上十分偶然。母亲有着多年胃病,十几年来不能沾米饭。和一个搞中医的朋友谈起,他推荐了一个方法,就是经常食用 “姜丝大蒜 片”,长期坚持,对身体十分有益。

  这是因为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民间则有“早上三片 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更是被人们所熟知。

  大蒜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 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尤其是其中丰富的大蒜素,能杀死更多种致病真菌和钩虫、蛲虫、滴虫。生吃大蒜是预防流感和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做法

  将大蒜剥皮后切成片,蒜片放置几分种,使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气中充分结合产生大蒜素,再把生姜洗净切成丝,两者拌在一起,放入少量的盐,轻微地腌一下, 使姜丝与大蒜片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撒上麻油,这样,一个既养胃开胃、又消炎抗菌的可口小菜就做好了。

  无论是吃馒头还是面包,或者中式的面条,“姜丝大蒜 片”均可佐餐,可谓亦中亦西。

  “姜丝大蒜片”还顺带有一个的美容作用,由于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具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所以,经常吃这个小菜还能预防衰老,老年人常吃更是可除“老年斑”。

  值得注意的是,胃溃疡患者和患有头痛、咳嗽、牙疼等疾病时,不宜食用大蒜。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食生姜。

4养胃粥品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3、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4、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5、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6、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5教您做做养胃姿势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站立弯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