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很容易发生在儿童身上,因为这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感染导致的耳部炎性疾病,对听力影响最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首要检查包括耳镜检查和听力学检查,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目录
1中耳炎最常见的5种治疗方法
鼓膜切开术
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咽鼓管吹张
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鼓室置管术
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首要检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首要检查包括耳镜检查和听力学检查,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耳镜检查
通常鼓膜呈紧张部中央穿孔,少数可呈边缘性穿孔,甚至鼓膜缺损。炎症静止时,鼓室黏膜无充血,鼓室宽畅。炎症活动时,鼓室黏膜慢性充血、肿胀,表面可见血管扩张。长期炎症常导致黏膜肥厚或水肿,外观苍白而无光泽,鼓室相对变浅。鼓膜大穿孔的患者,常易导致鳞状上皮长入鼓室,还应注意咽鼓管鼓口有无鳞状上皮封闭或息肉等。检查鼓室分泌物的颜色可提示致病菌的菌种,分泌物有臭味多提示骨质破坏。
听力学检查
纯音听力测试通常为传导性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有耳蜗功能受损。鼓膜紧张部穿孔者,气、骨导差小于20 dB时提示听骨链无明显病变。如果气、骨导差较大,可进行鼓膜贴补试验,以估计听骨链病变。贴补后气骨导差越大,病变越严重。贴补后听力无明显变化者,可进行堵塞蜗窗试验,以判断两窗功能。堵塞蜗窗后听力仍无明显提高的患者,提示前庭窗固定或蜗窗堵塞,影响了两窗功能。必要时可进行言语测听鉴别传导性和感音性聋,言语识别率下降至60%,提示耳蜗功能受损。
3中耳炎手术前后如何护理
1、中耳炎术后常用明胶海绵填塞外耳道,以固定移植膜和外耳道皮瓣,但明胶海绵类似于黏稠的胶水,术后患者都会感到耳道内有流水的感觉。此外耳内的切口在愈合时会有蚂蚁咬样间歇性轻微痒感,均属正常情况。
2、中耳手术全麻时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术后1-3天应吃易消化的软食,随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中耳炎患者一般术后2周拆线并抽出耳内填塞物,在此之前不宜向患侧侧卧。部分患者手术侧耳廓上部分皮肤感觉会出现暂时性减退,长时间侧卧时注意不要压伤手术侧耳廓。
4、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避免用力擤鼻涕,咳嗽与打喷嚏时口要张开,耳部要注意保暖及干燥,切勿用棉签挖耳,术后三个月之内避免飞行和举重物。
5、中耳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或耳朵口的渗出液逐渐增多,耳鸣或耳鸣比术前加重,出现头痛、眩晕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4五种治疗中耳炎的食谱
方1、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
方4、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臵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方5、鸽肉木耳汤
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闩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
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5诱发中耳炎的四大原因分析
1、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原因是由于与中耳前下相通的一个管发生病变。在正常状态下,中耳内是有空气的,这部分空气一方面不断地被中耳内的黏膜所吸收,一方面又经耳咽管输入新的空气,使中耳腔与外界气压相等,因而可以维持鼓膜振动,保证正常的听力功能。
2、游泳时耳朵进水,也可能造成中耳炎。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3、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4、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能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