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年人进入中年之后便莫名其妙的出现听力减退的现象,专家指出,这很可能与心血管有关。听力下降危害中年人身心健康。那么你知道哪些原因导致中年人听力下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目录
1老年人不适合这些运动
1.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
4.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老年人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韵律操、社交舞等,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痛、脸色苍白、盗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锻炼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建议老年人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为30分钟。
2老年人健康十大标准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无腹痛、腹泻之虑,则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形匀称,不宜过胖。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七、腰腿灵:每周有三次以上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灵活。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暴食酗酒,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科学合理。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3为什么会导致中年人听力下降
耳与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分布部位,在大脑和脊髓等处相同或相近。人体在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使耳蜗早于心肌出现病理改变,并损害耳蜗的功能,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另外,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极差,如听神经完全缺氧超过一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理损害。而听神经的血管极细,当出现动脉血管硬化或血液黏度增高等病变时,很容易造成血管腔狭窄或血流减慢,甚至造成血管闭塞,从而导致听神经的损害,使其功能下降或丧失,这样就可出现非耳源性耳鸣症状,甚至出现耳聋。
因此,中年以后若出现耳鸣及耳聋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在检查五官科的同时,还要对心血管系统进行相关检查。
4老年人常按摩耳朵的好处多
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5 老人听力衰退60岁后比较明显
老人因“听不到”变得孤独
据估计,75岁以上的老年人70%-80%受到老年性耳聋的困扰。这是因为步入老年以后,身体器官功能逐渐退化,这种退化也会体现在听力上。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胡海文说,临床上,老年性耳聋常常是以双耳缓慢性听力下降或伴耳鸣为主要特点。这类老人常常会把电视的音量开很大,家里人说话也很难听清楚,有的时候只有贴着耳说才能听到,而且语音辨别力低,即便是听着了也会听错了,以致造成交谈困难。
然而,不少老年人认为,都一把年纪了,耳聋也就让它聋吧,没必要再检查治疗了。实际上,听不到后,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67岁的张伯伯 “听不见”已经有些年头了。以前的朋友都逐渐不来往了 ,社交圈子越来越窄,他自己常常是一个人不言不语,看起来十分孤独寂寞。家里人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带着他到医院检查治疗,被医生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医生建议戴助听器补偿听力。令病人及家属都想不到的是,在接受医生治疗建议后,张伯伯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可以与人交流了,甚至可以结伴外出旅游。
胡海文说,老年人因为听不见,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喜欢出门,什么都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抑郁的情绪就来了。但如果这些听力不好的老年人,他们能接收到外界信息,与人交流沟通,心情舒畅,对于身心都是有益的事情。
老年性耳聋尽早佩戴助听器
“老年性耳聋一般在40岁左右出现症状,60-70岁听力下降明显。”胡海文指出,所以,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尽早到医院的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由专科医生判断属于哪种耳聋及耳聋的程度,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目前,对于老年性耳聋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使这种听力损伤发生逆转,只能通过一些治疗,提高患者的部分听力或减缓耳聋进展的速度,比如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神经营养剂或者是活血化瘀开气的中成药等。另外,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等,可减少耳聋的发生率和减缓耳聋的发展速度。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扩血管药物和增加能量代谢药物对延缓老年性耳聋可能有帮助,但要想听力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还须到医院请专科医师验配合适的助听器,而不可未经听力测试及专业医师选配,自行到市场购买助听器。一旦选配不恰当,会损伤原来剩余的听力,造成残余听力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