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少人受到“春困”的困扰,经常哈欠连天。平常人出现春困的现象也许不用在意,但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春季经常打哈欠、倦意浓浓就要引起注意了。还有什么要注意?一起看。
目录
1老人夜间尿频是怎么回事
第一:肾阳虚怎么办
肾阳虚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加,并且晚上的时候尿多,另外还伴随有腰膝酸软、胃寒以及手脚冰凉的情况。这个时候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采取温补肾阳的方法,具体的药方如下:
将胡桃肉、益智仁以及淮山准备好,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用水煎服。一剂药方分为三次服用,每天服用一剂,这样能够很好的治疗尿频的情况。
第二:脾肾两虚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的猪腰症状则是表现为尿频、尿液增加、身体也出现气短乏力、四肢无力的情况,不仅仅腰膝酸软、每天的饮食量也减少,大便变稀。这个时候应该采取补益脾肾的方法,具体的中药方如下:
1、将淮山放入锅中煎炒,随后和益智仁、五味子一起用水煎煮,然后每天早晚的时候服用一剂;
2、将菟丝子、五味子、桑螵蛸还有覆盆子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
如果出现了老人夜间尿频的情况,那么首先就是应该弄清楚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过于惊慌。事实上,想要令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就应该注意科学的饮食,并且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长期如此坚持,身体才能够越来越健康,体质越来越好。
2 老人夜晚易发4种急症
脑血管病
一到夜晚,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如果老人本就血管狭窄,则很容易引发血栓。此外,由于夜晚迷走神经的兴奋,可能会导致血压浮动较大,并因此引发脑出血等问题。老人若在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等症状,应想到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
心绞痛、心梗、心衰等心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易在夜晚发作的原因,与脑血管病类似,可能会因血液黏稠度过大导致栓塞,也可能会因劳累、气候突变或晚上看电视心情紧张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压升高等血流变化,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脏急症。
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夜晚睡觉时,体位的改变可能会加重咳嗽等症状;如果在睡眠中张口呼吸,更容易致使口舌干燥,加重病情。迷走神经的兴奋,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这可能是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
消化系统疾病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消化道出血易在晚间发作的原因,但从临床来看,类似病症发作的几率确实不低。周荣斌认为,可能是夜晚迷走神经兴奋时,胃酸分泌增加,再加上胃部清空,进而加剧了消化道的损伤。若本就有溃疡的老人在晚上出现心率加快、四肢冰冷、头晕目眩,甚至咳血、便血等表现,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周荣斌说,要避免疾病发作,最重要的是做到4个“规律”,即睡眠规律、饮食规律、服药规律、生活习惯规律。比如,没有睡前喝一杯水习惯的老人,若没有医生建议,无需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改变习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其他人有好处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就像心衰病人,如果睡前多喝水,反而有可能加重疾病。”
3老人养生注意五个禁忌
一忌久坐,久坐者伤肉。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故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久立,久立者伤骨。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视,久视伤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二小时之内,不宜连续观看。
四忌久卧,久卧伤气。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软弱。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五忌久静,久静伤神。过分安静、寂寞、无聊、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良性声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对老人来说,这五大禁忌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老人养生讲究方法,根据每位老人的自身体质,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避免这些禁忌发生,这样就能得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关于老人养生的窍门有很多,老人可以多来了解和掌握一些秘方,打造更健康的身体体质。
4老年人交替运动有益健康
体脑交替: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如跑步、游泳、爬山时,还要进行脑力锻炼,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背诵诗词和外文单词等。只有常练手脚勤动脑,脑力才能经久不衰。
动静交替:要求人们一方面不断进行体力和脑力锻炼,另一方面每天抽时间使体、脑都安静下来,全身肌肉放松,去除头脑中的一切杂念,使全身心得到休息,有利于调节全身的循环系统。
正反交替:身体条件好的人不妨做一些“倒运动”,如倒着行走、倒着慢跑等之类的“反运动”,可弥补“正运动”的不足,使人体所有器官都处在锻炼之中。
冷热交替:冬泳、夏泳、冷水澡和越野跑都是“冷热交替”的典型运动。“冷热交替”不仅能帮助人适应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且对人的体表代谢有显著改善。
上下交替:经常慢跑尽管腿部肌肉得到了锻炼,但上肢却没有得到多少活动,不妨再参加一些频繁使用上肢的运动,如投掷、打球、玩哑铃、拉扩胸器等,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的锻炼。
左右交替:平时习惯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动右手、右腿,反之亦然。“左右交替”不仅使左右肢体得以“全面发展”,还使大脑左右两半球也得到“全面发展”,对老年人中风、脑血管病有预防作用。
正、倒立交替:科学证实,经常倒立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能使人耳聪目明,记忆力增强,对癔病、意志消沉、心绪不宁等精神性疾病功效也佳。
穿鞋脱鞋交替:足底有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赤足走路时,敏感区首先受刺激,然后把信号传入相关的内脏器官和内脏器官相关的大脑皮层,发挥人体内协调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走跑交替:是人体移动方式的结合,更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先走后跑,交替进行。走跑交替若能经常进行,可增强体质,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对防治“老寒腿”、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作用。
胸、腹式呼吸交替:一般人平时多采用轻松省力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仅在剧烈运动和其他应激情况下采用。专家认为,经常的胸、腹交替呼吸,有利于肺泡气体交换,可明显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颇有裨益。
5中老年人频繁打哈欠要当心脑中风
专家表示,因为频频打哈欠有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症状,不可掉以轻心。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由于血管壁弹性降低,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当大脑缺血缺氧时,人就会哈欠连连,因为打哈欠能使脑细胞的供血供氧能力得到暂时的改善。
据临床统计,70%~8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因此,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无原因出现频繁打哈欠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高危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外,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血栓形成的药物。除了用药治疗外,还要注意饮食上的调节。高危人群应尽量选择清淡饮食,少吃肥肉、减少盐的摄入、少饮酒、多吃水果蔬菜,注意补充水分。
另外,适度运动也可预防脑卒中发生,据统计,40岁以后的男性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低30%;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可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