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酒精肝

酒精肝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有关酒精肝的发病症状,希望大家给与重视,因为正确把握酒精肝的发病症状,才能够帮助大家得出准确的确诊和治疗,那么常见酒精肝的发病症状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

目录 酒精性肝硬化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酒精肝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酒精肝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日常造成酒精肝的病因有什么 泡吧族要小心你的肝功能

1酒精性肝硬化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酒精性肝炎的病理改变特点为肝细胞水肿或脂质沉积、酒精性透明小体、肝细胞灶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肝血窦周围胶原纤维沉积,b型超声检查肝脏显示增大或正常,肝脏测值增大者占63%。肝实质回声多为稍增强不均质,而不是减弱回声。肝内“假平行管征”的出现对酒精性肝炎的超声诊断有很大帮助。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正常肝动脉ri为0.66士0.02,急性酒精性肝炎者下降(0.60士0.07,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者明显升高(0.72士0.04,p<0.05)。肝动脉ri下降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诊断出肝硬化之后要及时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更容易给患者带来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免疫介入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免疫介入疗法又称为肝细胞移植,是提取分离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肝细胞,并用介入的方式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肝细胞在肝内“落户”。在肝脏微环境和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其生长为正常的肝脏细胞,而代替已经衰老坏死的肝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肝细胞功能,达到逆转肝硬化、治疗肝硬化的目的,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疾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达到逆转的目的。

2酒精肝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 倍;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则33%嗜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

  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女性甚至在停止喝酒后也容易由酒精性肝炎变成肝硬化。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因此吃适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但过量饮酒,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没用了。

  当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时,病人慢慢地会发现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判断力减退;当戒酒时,部分病人出现幻视、幻听、狂躁等精神异常;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孕不育;有些人患糖尿病;食欲下降,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胆囊炎也时常发生。还有些病人会合并动脉硬化、心肌炎、冠心病;更多的损害是在肝脏,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3酒精肝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隔三岔五上酒场,不会得酒精肝。

  究竟喝多大量的酒、喝多久会造成酒精肝?有人认为:“我隔三岔五才上次酒场,没事。”真的是这样吗?

  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含酒精的度数有关。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更少。40g的酒精约相当于白兰地100ml,威士忌120ml,绍兴酒250ml,啤酒1000ml。如果超过这个量持续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

  误区二:患脂肪肝后不能吃肉。

  对于酒精肝病人,医生们总是告诫其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瘦肉、鱼肉、牛奶等。可早期酒精肝病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我有脂肪肝,还敢吃肉吗?

  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因为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肥胖、饮酒、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不是营养过剩的肥胖所致,而是喝酒损伤了肝细胞,引起肝脂肪代谢的紊乱和沉积。

  所以应当吃些瘦肉、牛奶这类低脂肪高蛋白食物,改善肝脏的营养状况,减缓其向肝硬化的发展。

  误区三:不是肝炎,为什么转氨酶会升高。

  酒精肝临床上分轻、中、重度三期。轻度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常无自觉症状,仅感觉腹胀乏力;中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厌油腻,化验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较为突出。

  轻、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但重度病变可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腹水和大出血。

  误区四:有什么药方可以戒酒。

  对于早中期酒精肝,戒酒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一般轻度酒精肝戒酒三四周后就可改善症状,有肝功能异常者可配合用些保肝解毒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诺宁等,半年后转氨酶会慢慢下降。

  但喝酒容易戒酒难。有关戒酒方法,主要是心理和行为治疗。首先病人应当坚定戒酒信心,主动采取措施,逐渐递减酒量,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包括每天少喝一两,由白酒改喝啤酒或葡萄酒,喝酒前吃些东西或喝点无酒饮料,尽量避免与酒友聚会,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以及心理暗示等。

  误区五: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不能喝酒。

  一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一是酒精肝,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病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病情的隐匿发展 中,肝细胞不损伤到一定程度,肝功能检查可以是正常的。此时如继续喝酒,无异于“雪上加霜”。待到“不正常”出现,往往悔之晚矣。

4日常造成酒精肝的病因有什么

  1、NADH/NAD平衡失调。NADH是指脂肪酸合成的辅酶,NAD是脂肪酸氧化的辅酶,造成合成增加,分解减少,以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大量聚集,引起脂肪肝。

  2、乙醇、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造成细胞膜损伤。

  3、造成肝细胞抗原改变,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4、缺氧。乙醇高谢状态引起肝细胞缺氧,加重肝细胞损伤。

  5、乙醛促进胶原合成,炎症刺激胶原纤维增生,造成肝纤维化。

5泡吧族要小心你的肝功能

  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病人的50%—70%。其实,酒精带来了所谓的友情,垮掉的却是健康和生命。喝酒造成的肝损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饮酒年限(酒龄),一是每次所饮酒精量的多少,如一次喝白酒超过半斤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肝损害。但以上两种因素中,更重要的是饮酒年限的长短。不过,有的人由于其肝脏解毒能力很强,喝得多问题也不大。所以是否会造成严重肝损害,并不是绝对的,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不能完全按照饮酒量来推断病人的肝损害。

  经常应酬、经常大量饮酒的人,应该定期做相关体检,半年左右应该查一查,查什么呢?肝功能检查,尤其是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等必不可少。 细致的B超检查很有价值,配合CT最佳。若之前患有乙肝等肝脏疾病,那检查的时间可能就要勤一点。乙肝合并大量长期饮酒对肝脏造成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喝酒造成的肝损严重得多。即所谓1+1>2的效应。若要了解是否到了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程度,则要挑选其它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如层黏蛋白等,肝活检则是最可靠的判断病情方法,必要时可行之。

  所以,为了预防酒精肝的发生,我们一定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酒习惯,比如在应酬或聚餐时,要以低度酒或饮料为主,酒量适可而止。此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安全饮酒的界限为每周不超过3瓶啤酒,并给肝一个休息日。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引起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