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保健养生 >戒烟戒酒

醒酒吃什么好

有时候我们喝完酒特别的难受,就算酒醒了也会头晕,吃不下东西,有时候我们知道酒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可是我们由不得我们自己,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全世界每年有180万人因为喝酒死亡。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些事情来弥补。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葡萄酒醒酒的注意事项 醒酒吃什么好 喝醉酒后解酒药有用吗 酒后最禁忌的七件事 解酒五大解酒误区

1葡萄酒醒酒的注意事项

  进行醒酒之前,应先让酒瓶保持直立。新酒需直立一天,十五年以上的陈酒需直立八天。超过四十年酒龄的陈酒在更换存放地点之后,不宜立即进行醒酒,因为陈酒中的杂质十分细小,沉淀的时间较长。建议您先平置酒瓶至少一个月,再直立八天后即可予以醒酒,移动酒瓶时务必格外谨慎。

  换瓶前,请准备一只醒酒器、一个漏斗,最好再准备一张滤布,以帮助过滤瓶内流出的瓶塞碎片。请勿以咖啡用的滤纸充作滤布,以免留下纸的味道。请另外准备一个光源,最好点一支蜡烛。

  开瓶时,请小心不要摇晃或转动酒瓶,否则容易扬起瓶中的沉淀物。切开瓶口封盖并尽量将之往下撕开。以干净的湿布擦拭瓶口,再以餐巾纸拭干。开瓶时,请选用长型螺旋钻的开瓶器(screw-pull型)完整地拉出瓶塞,再透过光源仔细审视瓶底,确定沉淀物并未污染上方液体。

  倾注葡萄酒时,持瓶者的目光应与酒瓶和瓶下方的光源成一垂直线,光源与醒酒器相距约15公分。开始换瓶时,只需逐渐倾斜酒瓶,慢慢让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为容量750毫升的酒换瓶约耗时一分钟。待大部分的酒流出瓶中后,持酒人可借着下方的光源,谨慎地控制倾倒的酒,只倒出清澈的液体,舍去残留在瓶颈的混沌沉淀物。请切勿在醒酒过程中竖立酒瓶,否则沉淀物会立即污染清澈的液体,难以补救。

2醒酒吃什么好

  喝完酒后,就算我们再累,再困,也要记得喝下一杯蜂蜜水,也许很多人只知道蜂蜜是美容养颜的,其实他解酒效果最好了,因为蜂蜜含有果酸,利于人体分解和吸收酒精,这样你第二天起来就会很清醒了。

  我们喝酒回家以后赶紧吃一个柚子,或者橘子,这种解酒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因为你吃完柚子或者橘子你会很快的发现连你打嗝就不会有那么重的酒味散发出来,当然这也可以为自己喝酒的行为开脱哦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男人喝的烂醉,因为是在农村,家里不会有那么多吃的水果,所以如果有喝酒的人,家里的老人就会从坛子里倒出一大碗酸汤给他灌下去,这样解救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当然有很多地方是没有这玩意的,我们也可以用酸奶来替代。

  4 喝完酒以后如果觉得吃不下东西,但是又很饿的情况,我们可以煮点粥来调理,多吃点橄榄,这样就会得到很快的恢复的。饮食就以清淡为主吧,因为这个时候肠胃是很脆弱的,如果在饮食刺激的食物,估计身体就会应付不过来的。

3喝醉酒后解酒药有用吗

  如果身边没有解酒的食物,可以选择解酒药吗?市场上,很多解酒药销售非常好。但是,喝醉酒后解酒药真的有用吗?

  解酒药的成分大多数是维生素、氨基酸,这些成分确实能够缓解酒后头痛,减少体内对乙醇的吸收。

  当酒精进入体内,就会被乙醇脱氢转化成乙醛。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会把乙醛氧化。有些人之所以那么容易喝醉,是因为缺少了乙醛脱氢酶。解酒药被添加了镇静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会使人兴奋而不易醉。但是解酒药不能减少酒精对胃部、肝脏的伤害。所以,喝醉酒后,最后尝试通过食物来帮助排出体内的乙醇。

4酒后最禁忌的七件事

  1、酒后不要立刻睡觉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觉,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建议酒后用冷水洗把脸,然后坐着休息一会。饮酒过量的,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要是重度酒精中毒,很可能一睡不醒,这种情况下家人要陪在身边,每隔两小时叫醒醉酒者,喂一点白开水,直到完全醒酒为止。

  2、酒后千万别睡电热毯

  饮酒过量时,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散失增多,容易使人浑身发冷。此时应该保暖,但也不要睡电热毯,尤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酒后血管扩张,心率、新陈代谢就会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梗、心绞痛等疾病。若感觉冷,可用羽绒被或者是热水袋保暖,多喝一点热水,但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

  3、酒后不要吃醒酒药

  醒酒药可暂时让人摆脱醉酒症状,但实际上却会将醉酒时间延长。建议大量喝水,另外,还可以喝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4、酒后不要吃退烧药

  酒精会和多数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毒物质。尤其不能服用退烧药,否则其中的羟苯基乙酰胺产生有毒物质,会导致肝脏发炎,甚至永久性损伤。如需服用,建议次日早晨提前1小时服用布洛芬。此外,头孢类抗生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最好也别吃。

  5、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冷水热水都不宜。洗热水澡或者是蒸桑拿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内不散发,加重醉态,导致恶性呕吐甚至晕厥。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还会使肝脏来不及补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缩,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患感冒等。

  6、酒后不要运动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醉酒后体内水分流失更多,容易发生脱水,此时再锻炼会加重脱水危险。酒后游泳更危险,会使身体散热突然加快,引起低血糖性晕厥、头晕、腿部抽筋等。

  7、酒后不要大量喝咖啡、浓茶及汽水

  酒后不宜大量喝咖啡,以免缺水加剧;也不要喝浓茶,茶让心脏过于兴奋,并对肾脏不利。不要喝汽水,否则会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作用,对肝脏不利,还会诱发急性胃炎等。

5解酒五大解酒误区

  酒后吃解酒药能解酒

  吃药的速度赶不上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酒喝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酒精流经之处——肝、胃、心脏、大脑均可造成损害。吃“解酒药”时,酒精早已进入血液,解酒药来不及发挥作用。即使喝完酒立即吃解酒药,药物的吸收速度远远比不上酒精扩散速度。

  酒喝下后,马上吐出来,就能接着再喝

  这确实能解一部分酒,因为有些酒精还没来得及进入血液。但是,呕吐对胃肠道、胃黏膜有极大影响。酒能活血化淤,因此,喝了酒后胃黏膜处于充血状态。一呕吐胃有炎性反应,可能造成本人出血性胃炎、出血性胃黏膜炎等从肠胃问题。

  酒掺饮料能降低酒精浓度

  红酒兑可乐,白酒掺红牛不仅使酒的口感更好,兑饮酒者还希望把酒精浓度降下去。可惜,这样反而会加快酒精的吸收,增加酒后不适症状。  浓茶解酒等于火上浇油酒精进入人体内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当人醉酒时,这种兴奋作用会加剧转变为一种不良刺激。而茶叶所含的茶碱、咖啡因同样具有兴奋作用,这对醉酒人的心脏来说,等于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心脏负担。酒后喝茶,特别是醉酒后饮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酒精会在尚未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浓茶解酒”的说法不但毫无科学依据,而且是极其有害的。

  喝醋解酒加重黏膜刺激

  人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肠黏膜的严重刺激,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汽水解酒很危险

  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会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有些患有肠胃病的人,在醉酒后又大量喝汽水,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在酒后喝汽水,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正确解酒方法

  喝水吃盐有助排酒:中医认为,祛湿不利小便,非其’冶也。也就是说,利小便有助于排湿。因此,在喝酒前、喝酒时大量喝水,或在喝酒前先吃一勺食盐,都能起到利尿的作用。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生姜解酒: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

  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