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康复医学科 >运动损伤康复

老人摔倒怎么办

女性在绝经后、男性在六七十岁后钙质流失非常快,易患骨质疏松,骨头脆性增加,摔跤后容易引起骨折。因此,老人摔倒后,首先要关注的是有无骨折。那么该怎么注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目录 盐浴有益于老人疾病的康复 如何预防老人夜间腿抽筋 老年人易得哪些足部疾病 老年人双腿浮肿怎么办 老人摔倒了怎么办

1盐浴有益于老人疾病的康复

  盐浴对于心血管疾病、皮肤病以及运动系统等老年性疾病有较为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对于早期高血压、心功能尚好的各类心脏病、各种慢性关节炎以及偏瘫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尤佳。而且,盐浴方便简单,无副作用。

  水温28℃~37℃是家庭盐浴的最佳温度,在此温度下毛细血管会扩张,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左心室搏出量增加,血中含氧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有利于疾病的辅助治疗。

  浴盐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铁、铜、锰、氯化物等,可对人体产生生物化学反应而发挥特定作用。铁进入体内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而有些化学物质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如洗氯化钠浴时,氯化钠可刺激皮肤充血,同时还可附着于皮肤表面形成保温膜,促进血液循环,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

  洗盐浴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浴水中加入一些海盐、氯化钠等常见廉价盐类,即可配成具有不同功效的盐浴水。盐浴虽然安全性好,简单易操作,但患有某些疾病的老人要慎重,如严重高血压病人、心脏病人、脑中风急性期等,此外各种急性期炎症也不适合盐浴。

2如何预防老人夜间腿抽筋

  专家提醒这些老年朋友,可采取如下方法应对夜间小腿抽筋:

  1.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压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胀感。

  2.立刻坐起,把腿伸直,然后用双手用力将脚掌往脚背方向掰。

  3.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脚后跟两侧,并用力上下搓动。

  4.发生抽筋后马上下床走动,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

  预防老年人小腿抽筋,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注意饮食调理,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在烹制的菜、汤中加点醋或放几枚梅子、山楂,可促进食物中钙的溶解,也易于人体吸收。

  2.在日常饮食中多吃豆制品、奶、虾米皮、芝麻酱、海带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临睡前喝一杯牛奶对老年人体内钙的补充也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3.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4.在寒冷的季节,睡觉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下肢的保暖,睡醒时伸腿动作不要太快太猛。

  5.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进行小腿肌肉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老年人易得哪些足部疾病

  一、趾外翻: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趾端明显向小趾倾斜,趾跖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防治的方法是穿松紧合适的鞋,夜间睡觉时可用特制的小夹板固定拇趾,尽量使外翻的拇趾回到中立位,病情严重时需用手术治疗。

  二、跖底痛:

  多见于身体虚弱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有扁平足的老年人也常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虚弱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防治的方法是经常将五趾并拢屈曲,以五趾尖和脚后跟着地走路坚持锻炼下去使脚弓早日形成便可减轻。也可在鞋底的中间钉上一块1厘米高、2厘米长、3厘米宽的硬橡皮垫。走路时脚心卡在硬橡皮垫上,使身体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跖骨上,即可减轻跖底痛。

  三、腱膜炎:

  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容易发生炎症。防治的方法是老年人不要剧烈跑跳,多用热水洗脚,平时尽量踮着脚尖走路,病情严重的请医生用强地松龙配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四、跟腱周围炎:

  跟腱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或长期劳损易发生无茵性炎症,尤其是穿着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后跟反复磨擦跟腱时,更容易发病。防治的方法是换上宽大的软帮布鞋,少走路,多用热水烫脚后跟,休息几天便能治好。

  五、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长了骨刺并不一定开刀才能治好脚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围的滑囊发炎便能防治脚痛。常用的方法是经常用热水烫脚,少做剧烈的跑跳活动,也可用理疗、针灸、按摩的方法治疗。疼痛严重的,请医生往脚后跟注射普鲁卡因和强地松龙混悬液,每周一次,一般三四次即可治好。

4老年人双腿浮肿怎么办

  1、老年人腿肿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才能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老年性浮肿,首先要搞清楚病因。如果与疾病有关,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属于特发性浮肿,无需治疗。

  2、无论何种原因所致下肢浮肿,都要重视饮食和生活调理,适量补充蛋白质,加强运动锻炼,穿着松紧适宜的鞋袜,防止皮肤损伤。

  3、浮肿严重时,可服用宣肺、健脾、益肾的中药,如黄芪、桂枝、茯苓皮、陈皮、白术等。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4、适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西瓜、葡萄等。补充维生素b族,可食用海苔、花生、芝麻等。适当多吃些含维生素e的食品,如瘦肉类等。饮食节制,少吃糖、脂肪及咖啡。多吃些有利消肿的食品,如赤小豆、冬瓜、西瓜、葫芦等。

  5、睡觉时下肢适当抬高,坐椅不可太高,减少下肢下垂的时间。衣裤不能太紧,注意保护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环。

  6、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因为活动过多,下肢疲乏会加重水肿,不活动则血气不通,更容易水肿。

5老人摔倒了怎么办

  老人摔倒常是臀部着地,由此引发的骨折以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尤以老年女性居多。需要强调的是,股骨颈骨折是老人骨折中危害程度较大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有统计数据表明,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后第一年的死亡率达到20%-24%。

  老人摔倒了怎么办?为防范骨折后处置不当,如果老人一屁股重重地坐到地上,这时不要急于站起来,路人或家人也不要急于扶老人起来。因为老年人一般对痛觉不敏感,如果骨折后没有发生移位,很可能不会感觉疼痛,如果此时站起来,骨折部位很可能发生移位;如果骨折部位已经发生移位,这时勉强站起来,骨折断端还可能会伤及周围组织,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老人摔倒后,首先要用手撑地坐起来,在原地休息一下,小心地试着抬抬腿,如果腿能抬起来,可以试着小心站起来走几步,即使没问题,也要严密观察7-10天,如果其间出现不适,应马上到医院拍片检查;如果不能抬起来,或者感觉到疼痛,很可能是股骨颈骨折,这时不要乱动,打电话向“120”求救,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