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整形美容科 >整形外科

教你如何选到肉质鲜嫩的好鱼

做好一道鲜美的鱼肉是需要诸多工序的,最基础的就是你能否选购到肉质鲜嫩的好鱼!你会挑鱼吗?你知道有哪些鱼是不能吃的吗?健康吃鱼是有讲究的!

目录 吃鱼需要注意什么 教你如何选到肉质鲜嫩的好鱼 你知道鱼最营养的部位是什么吗 吃鱼对人有哪些好处 怎样吃鱼才对心脏有好处

1吃鱼需要注意什么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2教你如何选到肉质鲜嫩的好鱼

  鱼肉过红过白不吃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个头挑“八分大”的

  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

  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其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新鲜的鱼最好不要立即吃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不选

  在超市购买活鱼时,要看看“水色”。因为它是水质好坏的体现,如果呈现深绿色或是蓝色,可能是藻类过多,说明很久没有换过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会影响鱼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动更换的水箱中的鱼,一般会更鲜活。

  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煮或炖,鱼中的有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腌制过的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3你知道鱼最营养的部位是什么吗

  鱼鳔

  古代有“海洋人参”之称,与燕窝、鱼翅齐名。鱼鳔含有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有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鱼的鱼鳔壁较厚,通常制成干品,称为鱼肚。鱼肚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润、细腻,有浓厚感。

  鱼尾和鱼骨鱼尾

  营养和鱼身的肉差不多。鱼骨确实有补钙的效果,但是一般人们吃得很少,鲨鱼的鱼骨可做成鱼骨粉。

  鱼鳞

  有胆碱,可增强记忆力。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鱼鳞冻食用。此外,鲥鱼和鳓鱼的鱼鳞含有一定的脂质和鲜味成分,烹饪时可不去鳞直接蒸制;带鱼鱼鳞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鸟嘌呤,吃时也不必刮。

  鱼脑

  富含俗称“脑黄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还有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发育,对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鱼脑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量。

  鱼肉

  富含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钙、磷、钾、碘、锌、硒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等。鱼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酶类等,味道较腥,如金枪鱼、沙丁鱼等;白色肉腥味较轻,如大黄鱼、比目鱼等。

4吃鱼对人有哪些好处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的聪明,学习成绩能够更加的优秀。然而,那就需要多给孩子的大脑补充营养,促进大脑发育了。自古以来,鱼都被视为是补脑健智最美味的食物之一,幼儿多吃鱼能够提升记忆力和体质。鱼类是健脑补身的好食物。

  鱼肉的各类营养价值都非常高,家长们,从宝宝开始添加荤类辅食开始,就可以喂宝宝食用鱼肉,那么,哪些鱼肉更利于宝宝的营养需要和消化吸收呢?下面就为父母们介绍几类适合幼儿食用的鱼。

  海水鱼中的DHA(俗称“脑黄金”)含量高,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但其油脂含量也较高,个别孩子消化功能发育不全,容易引起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淡水鱼油脂含量较少,精致蛋白含量却较高,易于消化吸收。只不过,淡水鱼通常刺较细、小,难以剔除干净,容易卡着孩子,一般情况下,1岁以上才适合吃。

  营养师推荐,带鱼、黄花鱼和三文鱼非常适合孩子,鲈鱼、鳗鱼等也不错。

5怎样吃鱼才对心脏有好处

  人们都听说,吃鱼对心脏有好处,因为鱼的脂肪和肉的脂肪大不一样,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特别是EPA,对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危险具有很好的作用。

  这些说法都不错,不过,吃鱼未必能得到这些好处。鱼和鱼不一样,同样一条鱼,不同的烹调方法,健康效果也大不一样。不信吗?看看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吧。

  《循环》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证明,吃鱼的方法不同,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也不同。研究中调查了360名老人,吃鱼的方法包括非油炸罐头鱼,烧烤鱼(不放或少放油),油煎或油炸鱼,或者是吃快餐店汉堡包中的鱼肉汉堡和鱼肉三明治。调查持续了9年多,发现每周吃三次以上罐头鱼和烧烤鱼的老人,和那些一个月都不吃一次的老人相比,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了49%,缺血性心律失常危险下降了58%,总的死亡率也有23%的下降。而吃油炸油煎鱼、或者鱼肉汉堡和鱼肉三明治,并没有这些健康作用,相反,心脏病危险还有升高的趋势。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吃什么重要,怎么吃也同样重要。鱼肉的好处,在于其中的omega-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这类脂肪酸难以承受煎炸的高温,而且非常容易氧化,故而鱼类不宜采用煎炸的烹调方法。另一方面,汉堡、三明治的烹调油一般都是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或者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植物油,而这两类脂肪酸对心脏是有害无益的。

  也就是说,高温烹调会把好的脂肪酸毁掉一部分,而烹调油中的坏脂肪酸会抵消好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此外,烹鱼的时候加入大量的烹调油,会促进肥胖发生,肥胖有害心脏。最后还要考虑,长时间高温的烹调油,还会产生多种氧化聚合产物、环化产物和分解产物,它们都是有毒物质,对老人不可能有什么好处。

  尽管这项研究是在西方的老年人当中做的,但也对中国人不乏启示。目前我国的烹鱼方法,无非分成几类:

  ——油炸类。直接下油锅或者拍淀粉之后下油锅,包括干炸鱼,以及油炸之后浇汁调味的鱼,如松鼠鱼、菊花鱼等。

  ——油煎类。用大量油两面煎透煎黄,如香煎鳕鱼等,或者煎透之后再加各种调料炖煮,如红烧鱼、瓦块鱼、干烧鱼等。

  ——烧烤类。我国的重庆烤鱼、贵州烤鱼等通常要加大量植物油烤制,介于油煎和烤之间。烤出来的鱼外层略有焦糊,中间部分不直接受热,质嫩油少。日式烤鱼不放油,用盐和调料略腌之后在烤箱中定温烤制。

  ——水炖类。先加油爆香各种香辛料,再加水、酱油等煮沸,放入鱼,小火慢炖,直到鱼入味。

  ——清蒸类。鱼略腌,放蒸锅或微波炉中快速蒸熟。

  从健康角度来说,清蒸方法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健康特色,水炖类也比较好,因为不会受到120度以上的高热,可基本保持脂肪酸的稳定。烧烤鱼应当注意少吃外层焦糊部分,避免受到致癌物的危害,多吃中间软嫩部分,获取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制作红烧鱼的时候,宜适当缩短油煎时间。

  吃各种油炸鱼类,固然口味香酥,但不要指望它能够带来什么健康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