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尿毒症患者来说,要想对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要知道从哪些方面能够进行尿毒症的有效治疗,并且对尿毒症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尿毒症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目录
1为何患上了尿毒症后不易觉察呢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尿毒症,只要做一个尿液检查,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尿毒症刚刚出现的时候,就通过身体检查的方式,发现自己患上尿毒症的,所以,患者要观察学会注意尿毒症的症状,及早觉察自己患上尿毒症。
一:有过急性肾炎的,经过治疗病好了,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但是有段时间会感到很累,身体抵抗力出现下降,感冒发烧时会出现少尿、水肿。在医院检查有血尿、蛋白尿,诊断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这类患者是有急性肾炎史,自以为已经无恙了,未加注意,劳累引起,损伤了肾脏。
二:患者起初是急性肾炎,但是治疗后尿多了,水肿也退,但还是有血尿、蛋白尿,持续一年以上,就转变成了慢性肾炎。
三:同样是没有急性肾炎的,突然有感冒或者其他的感染发烧以后出现蛋白尿、水肿,表现为肾病综征。
四:患者之前从来没有急性肾炎病史,在体格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点血尿、蛋白尿,偶然有点水肿,但肾功能尚好的,血压也不太高或者血压正常。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出现肾功能不好,血压高起来了,诊断为慢性肾炎,之后发展到肾功能衰竭。
2尿毒症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呼吸问题的出现,像是酸中毒患者出现呼吸慢而深,比较特殊的症状患者呼出的气休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睡液中的尿素形成氨气的作用。发生的比较严重时患者可出现肺水肿.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这也是尿毒症比较明显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的表现。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疾病会导致患者糖耐量降低,尿毒症患者对糖的耐量降低,但这种变化对外源性胰岛素不敏感。负氮平衡也有影响,会造成患者出现消瘦、恶病质和低白蛋白血症的症状。
查看详情>>3尿毒症都表现为尿量减少吗
我们首先看一下尿液的形成机制。血液流经肾脏在肾小球内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进入肾小管,在近端小管,99%的水分、电解质、氨基酸等被重吸收回血,只有1%的原尿进入远端小管,远端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受到抗利尿激素的调控,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水摄入不足时则分泌增多。因此尿液的形成涉及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并受到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尿毒症是多种疾病造成肾脏损伤的最终结果,如果原发病造成的损害以肾小球为主,如肾小球肾炎,则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量减少。如果原发病对肾脏的损害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则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损害较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为重,故尿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多。故尿毒症时可表现尿量减少,也可表现为尿量增多,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肾脏逐渐硬化萎缩,残肾功能降低至一定程度时尿量会逐渐减少。
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尿液排出的化合物由于肾功能降低而在体内潴留,并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尿毒症综合症。由于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不同,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不一,而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了尿量的形成,故尿毒症时尿量可减少、正常,也可增多,不能根据尿量来诊断尿毒症。
尿量正常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结合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病理学资料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切不可根据尿量想当然的判断疾病。
4尿毒症发病率为什么居高难下
1、世界以及我国的尿毒症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肾功能不全终晚期的尿毒症病人人数持续增多,已经超过了早期的预计,而且未显示减慢的趋势,到 2001年底,肾脏替代治疗(RRT)人数达100万多人,超过全世界人口的增长率。预测到2010年将超过125万人。最近几年的透析人数统计,日本每百万人口有1797人,中国台湾每百万人口有1631人,美国每百万人口有1496人。
根据中国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新增透析病人数3553人,全年透析人数7600人,尿毒症开始透析的年起病率2004年高达262.8人每百万人群。全球所有的透析病人中有589/6来自占世界人口<12%的美国、日本、德国、巴西、意大利五国。2003年美国 32.48万人接受透析,费用27.3亿美元,其中医疗机构费用18.1亿。也就是说在全世界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尿毒症症状的病人连接受透析治疗的机会都没有。那些数字实在是让人吃惊,尿毒症太可怕了。
2、尿毒症发病率的原因:
①、30%的糖尿病病人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人群中,现有糖尿病病人4320万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万人,二者之和为9384万。也就是说,仅因为糖尿病我国就有约1300万尿毒症病人和1500多万尿毒症高危人群。
②、与年龄相关。我国老人高达总人口的10%,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高达19.3%。在体检中发现,有17.3%的老人罹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患者的第八位死因。
③、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尿感的起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起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的症状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④、高血压患者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我国1998年的统计,高血压患者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病人,其中有1.5个人会成为尿毒症病人。
⑤、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那其中慢性肾炎是首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⑥、药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病人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
5尿毒症食疗食谱
1.麦淀粉饼
主治:尿毒症。
配方:麦淀粉150克。
用法:将麦淀粉加水调糊,文火煎烙成薄饼,逐日早晚作点心食用。
2.红枣羊骨糯米粥
配方:红枣5枚,羊胫骨1至2根,糯米150克。
用法:将羊胫骨剁碎,加红枣(去核)、糯米及水两碗半煮粥,调味食之,分2至3次食完。
3.猪肝菠菜汤
配方:猪肝50克,菠菜150克。
用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加入菠菜、适量水和调味,煮汤食用。
4.鸡蛋土豆羹
配方:鸡蛋2只,土豆500克。
用法:将土豆洗净去皮切丝,加水适量煮,待熟烂时打入鸡蛋,稍煮片刻即成,逐日分6至8次服食。
温馨提示: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营养,不要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