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不方便是老年人的通病,老人要如何进行腿部保健,保持腿脚灵活,一起来看看老年人腿部保健七大招。那么根据这些养生的知识要注意是什么呢?还有什么是要避免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1更多老人食疗养生保健康
据李大爷介绍,老年人因血管老化或硬化,皮肤会出现老年斑。而茄子里含丰富的维生素A、B、C及蛋白质和钙,能使人体血管变得柔软,多吃茄子有助于减少老年斑,加之茄子有化瘀作用,又能起降低发生脑血栓的效果。
另外,茄子还有降低胆固醇、防癌等其他功效。尤其令人想不到的是,李大爷竟然还用茄子来治痔疮和便秘!原来,茄子还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与李大爷一样坚持多年“食疗”的王女士,则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容秘方。
王女士说,她一直都通过采取“食疗”的方式来达到美容、健身的效果。在人们眼里十分普通的蔬菜和水果,对王女士来说可都是“宝贝”。她说,西红柿不仅可以治皮肤病、高血压、溃疡、贫血、牙龈出血等,而且还有美容、防衰老的功效。
王女士说,她将新鲜的西红柿捣烂取汁,然后加少许白糖,就做成了独特的“面膜”,用它涂面,能使皮肤细腻光滑。王女士还用芝麻、核桃、蜂蜜、狗杞子等防脱发,用菠菜、胡萝卜、南瓜、菊花等来保护视力、缓解眼疲劳。
那么,食疗是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有关专家表示,任何事都贵在坚持,食疗也一样,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产生一定功效。同时,要相信科学,不能盲目听信民间偏方,食疗也不能代替去医院治疗。而且,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身体条件来选用蔬菜和水果。
2老年人保健的黄金年龄
人体有黄金穴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 处是涌泉穴,在脚心,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而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这5大穴位是抗衰老的要穴,平时多按揉。
62岁后衰老加速
假如我们的一辈子有一百岁那么长,那么一般在六十二岁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以此为临界,在这之后,身体的老化就会加速,人们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龄是在三十八岁左右,因此对年轻人来说,38岁已经有了经济、家庭等支撑,这时加大对养生的投入,可以很好地抗击衰老。
睡眠黄金分割点:7.5小时
一天即一个昼夜24小时,如果将白昼和夜晚视为各12小时,按照黄金分割定律,那么人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刚好是夜晚12小时的0.618,约 7.5小时。“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睡眠时间非常合适。”张钟爱说,一般来讲,睡眠宜早,入睡时间不超过晚10点,老年人不超过晚9点,是最好的作息规律。
防老年斑护好内脏黄金点
面容的抗衰老重点在护好内脏,而内脏的黄金点在肝肾,肝肾不好的人黄褐斑、老年斑长得特别厉害。护肝肾的黄金点在后背,经常用空心掌拍后背能加速肝肾排毒,皮肤颜色会变好。已经长了斑的人可以配合自制面膜,用生杏仁肉30克(注意选择苦杏仁,因为苦杏仁有美白的作用),水200毫升,放到打碎机 中打碎,加两勺甘油,当面膜敷面。
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的,才是作为儿女最大的幸福,对于老人保健,我们应该更加地关注。
3老年人不适合这些运动
1.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
4.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老年人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韵律操、社交舞等,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痛、脸色苍白、盗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锻炼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建议老年人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为30分钟。
4 老年人常见的不良情绪
1.失落感
失落感是指一种若有所失、无所事事又无所适从的感觉。老年人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位的变化,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出现这种情绪、情感有它的客观原因,即社会角色的改变。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地位、身份。而这个地位或身份是经过学习和工作而获得的。学习分两方面,一是习角色的义务与权利,一是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角色的改变,不仅意味着失掉了某种权利,更为重要的是丧失了原来所担当的那个角色的情感,放弃了几十年来业已形成习惯的那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包含有他人对自己提出符合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也得领会他人对自己怀有的希望。一个人为了当好某一个角色,必须知道所担当的角色的套行为模式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角色 旦改变,行为模式也随之改变。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离退休的老人,对新的生活规律往往不能下子适应,这就是新旧角色的矛盾。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同志退下来有不适感就是舍不得”权”,不赞成干部年轻化。应该看到,这是因为离开了长期热爱的工作,失去了长期充当那个角色的生活模式和自己对别人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离退休后,老年人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从工作单位转向家庭,他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较之以前显得陌生,加上子女“离巢”,过去那种热情、热闹的氛围去不复返,列新的生活规律往往又不能很快适应, 种被冷落的心理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2.孤独感
孤独感是指个体由于社会交往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种内心体验。它往往给人带来寂寞、冷落甚至被遗弃的体验。孤独感是老年期较常见的种消极情绪,严重的孤独感易导致老年人人格变态,有碍健康,甚至影响寿命。
从客观上讲,由于远离社会生活,自己体力渐衰,行动不便,与亲朋好友的来往频率下降,信息交流不畅,因此容易产生孤独感。在主观方面,老年人具有自己既定的人际交往模式,不易结交新朋友,人际关系范围逐渐缩小,从而引发封闭性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幸丧偶,则更感到寂寞甚至孤单。 位丧偶的老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整天没个说话人,像个不会说话的哑巴,每天寂静得连根针掉下来都听得着。”这种人际交往的改变,是老年人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许多研究资料指出,多数人到了老年,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孤独的心理感受。而孤独感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极其有害的,它可以造成人心理的自我封闭,减少与外界的交流。
离退休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及孤独感的原因,除了跟自身眭格有关外,还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3.自卑感
当一个人的价殖特性劣于他人的价值特性时,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由于离退休,老年人原有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还不适应目前重新担任的社会角色,进而产生了“自己已经没用了”, “自己成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包袱”等等强烈的自卑感,尽管年岁日增,但老年人常常自觉经验丰富,才能不凡,一旦退休就无从发挥,自尊心受挫,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于是空虚、寂寞、受冷落之感袭上心头,往往误以为自身价值不复存在,久而久之就会低估自己甚至看不起自己,这种自卑感一旦形成,老年人就会经常对自己产生怀疑,忧心忡冲,表现出过分的焦虑。
有些老年人心气很高,事业心很强,虽年逾花甲,仍勤奋工作,不颐体力和精力衰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前社会地位较高,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工作经验,有很强的自尊心,好面子,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爱听恭维及顺耳的话,处事固执己见,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一旦出现反对的声音,便感到自己没有面子,人老了,谁也看不起了,由于部分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没有了需要自己决策和把关的事隋,便把注意力从单位、社会转移到家庭中,尤其是在单位习惯了发号施令的老人,对子女工作、婚姻、生活横加干涉,并因此常与子女发生矛盾,感到自己经验无处使用而产生无用感,还有一些老年人骤然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对这种清闲优哉的生活不适应,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无用感,
4.抑郁感
以上失落、孤独、自卑、疑虑的情绪情感对于老年人的心理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容易遭受挫折,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时有发生,例如,遇到家庭内部出现矛盾和纠纷,子女在升学、就业、婚姻等方面有困难,自己的身体又日趋衰落,疾病缠身,许多老人就会变得长吁短叹、烦躁不妥、情绪低落或者郁郁寡欢。这些都是抑郁的表现。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8.1%~25%,有抑郁情绪但达不到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比例更高,伴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5000以上有抑郁心境的存在。
5老年人腿部保健七大招
1、甩小腿:
一手扶墙或扶树,先向前甩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一次甩80-100次为宜。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2、干洗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3、揉腿肚:
用两手掌夹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为一节,共做六节。此法能疏通血脉,增强腿的力量。
4、揉双膝:
两足平行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方向揉动数十次,然后逆时针方向揉动数十次,此法能疏通血脉,治下肢无力、膝关节疼痛。
5、暖双足:
暖足就是要经常保持双足温暖,每晚用热水泡脚,能使全身血脉流通。
6、扳足趾:
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用双手扳足趾20-30次。此法能强腰腿、增脚力。
7、搓脚心:
双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脚心,各100次。此法具有降虚火、舒肝明目之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压、晕眩、耳鸣、失眠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