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一生中要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时期,也是她们易于患病的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保健,可以避免或减轻产生子宫脱垂的病理学基础,是预防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发生子宫脱垂的关键。那么子宫脱垂的饮食宜忌?子宫脱垂的治疗?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1子宫脱垂的治疗
因手术后对再次阴道分娩有一定影响,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
1.子宫托治疗
(1)子宫托及其作用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托。
(2)托号选择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3)使用时间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
2.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7)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扁豆、莲子、芡实、泥鳅、淡菜、韭菜、大枣等。
(9)节制房事。
查看详情>>2子宫脱垂的最佳治疗时间
1子宫脱垂的疾病是由于很多的原因引起的,比如广大的女性朋友长期的负重工作是容易导致子宫脱垂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产后的女性朋友如果没有养护好子宫的话,也是容易出现子宫脱垂的。
2子宫脱垂的最佳治疗时间是越早发现,尽早治疗为好。通常患者出现了一下的临床表现就要尽快的去医院治疗了,比如出现了腰骶部的酸痛,特别是骶部的酸痛明显。这时候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治疗为好的。
3有的患者在劳动后出现了腰骶部的酸痛出现了更加的明显,但是在患者卧床休息以后可,这种不舒服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此外,患者还会感到下腹和阴道、以及会阴部下坠等等症状。
注意事项:子宫脱垂的最佳治疗时间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为好的。一般出现了不舒服的感觉要尽快的就医治疗的。这样可以减轻治疗的难度。对患者来说也是减轻了治疗的痛苦。
查看详情>>3子宫脱垂手术的重新考虑
美国FDA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使用网片发出警告:FDA是采用器械不良反应注册的数据库调查2005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发生了3979例损伤、死亡和失效,其中7例是死亡病例。为此在2011年7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针对在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中使用网片发出警告,该警告称: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盆腔器官脱垂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罕见,对于POP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手术的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比传统的手术更有效。因此,FDA将继续通过不良事件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业学会的合作以及产品上市后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网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警告有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影响到业界对于盆底脱垂手术方式的选择。
4子宫脱垂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芒针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治法: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环上穴操作法:嘱病人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用26号7寸芒针,针尖朝子宫体方向直刺4~6寸左右,用雀啄式点刺手法进行提插,使产生触电式针感,向前阴或少腹部放射,直运针至脱出子宫有上提之感。在针刺本穴时不作捻转,每次只针1侧。上述穴位,针前均应排净尿,针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均不留针,每日1次,穴位可交替轮换。余穴,百会穴平刺,针后加艾条薰灸15~20分钟;关元、曲骨直刺,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三阴交、阴陵泉针尖略朝向心方向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亦为每日1次。芒针法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二、体针
主穴:百会、气海、子宫、关元、大赫、三阴交、维道、曲骨、横骨。
配穴: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
治法:主穴每次选4个,轮替使用,百会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取2个。子宫、维道、气海向耻骨联合方向呈45度角斜刺,关元、大赫、曲骨、横骨均直刺。腹部诸穴深度为1.5~2寸,得气后,以捻转补泻为主,当病人觉阴道或子宫有上提感时,即嘱其收小腹,深吸气,医者随即把运针之大拇指向前一推,以增强针感,促使子宫上提。下肢穴微向上刺,背部穴宜向脊椎方向刺,施以补法。百会穴用艾条作雀啄法薰灸15~20分钟。本法留针要求2~3小时,(背部穴不留针),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1~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久留针者,一般治疗1~2次,如疗效不满意,可续治。
5子宫脱垂的饮食宜忌
子宫脱垂患者宜多食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及纤维的食物,如番茄、豆芽菜、卷心菜、油菜、柑橘、荔枝、桂圆、大枣等;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肉、鸡蛋、瘦肉、猪肝、鲤鱼、海参、豆制品等,最好做成羹汤食用。
子宫脱垂患者忌食滑利之蔬菜。冬瓜、黄瓜、丝瓜、苦瓜、茭白、茄子、苋菜、白菜、菠菜等蔬菜,性味寒凉而滑利,食用后会造成脾胃虚弱,使子宫下滑,难以回缩。
忌食寒性易引起下坠的水产品。蚌肉、田螺、蛏子等水产品性寒,食用后会伤脾气,进一步加重病情,使子宫脱垂难以恢复。其他如螃蟹、蛇、甲鱼等均有寒性下坠的作用,易造成子宫虚冷下垂。
忌食损伤脾胃的副食品。百合、绿豆虽为消暑解热之品,但同时又有损伤脾胃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后会出现身体虚弱无力,甚至会造成大便稀溏、子宫脱垂、回缩无力。
忌食寒凉水果。梨、西瓜、柚子、柠檬、甜橙、柿、香蕉、杏子、酸枣、山楂、香瓜等水果性质寒凉,食用后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子宫脱垂。
忌食伤气之物。子宫脱垂的原因是由于虚弱疲劳、营养缺乏,而白萝卜、咸菜、竹笋、大头菜、茶叶、醋等食物会伤气,损耗营养,使虚弱的身体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更加衰弱,从而导致子宫回缩无力。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