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中药

中药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桑树枝,据书中记载桑树有着很多的功效与作用,桑枝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嫩枝。春夏两季,剪下嫩枝,乘未全干时切片,生用。桑枝是中药中的祛风湿药。药物功效为祛风通络、行水退肿。那么你知道桑枝还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下面就有我们为你介绍一下桑枝的功效与使用方法吧。

目录 中药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桑枝的功效主治 桑枝的配伍运用 桑枝的炮制方法 桑枝应该怎么吃

1中药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肺经,入肺、肾二经。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主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2桑枝的功效主治

  1.祛风邪、通血络 《证治要诀・中风》曰:“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风邪中于经络,则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失养,而肢体拘挛;风邪袭于肌肤,则肌肤间气血受阻,脉络不和,皮肤中融融如虫行而痒作矣。桑枝祛风通络行气血,濡肢节,止瘙痒,而用于四肢拘挛和肌肤风痒症。

  2.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寒、湿痹。《症因脉治 ・痹症论》曰:“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日闭。”风气胜者为行痹,风性数变,故关节疼痛于上、下肢时时走窜;寒气者为痛痹,寒性凝滞,气血闭阻较甚,故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湿气者为着痹,湿性粘滞重浊,放关节沉重麻木。桑枝性味苦,平,善走窜于肢节,祛风燥湿通络,散行痹之风邪,祛着痹之湿滞,通痛痹之血络,而疗风、寒、湿痹。故《本草备要》曰:“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3.利水气、消浮肿,用于脚气浮肿等证。脾为土,喜燥恶湿,外湿因脾,或脾虚寒湿内生,均可致脾失健运,影响津液的输布而成水肿,水性趋下,湿气下注而双下肢肿甚,甚可溃烂成疮,称之为脚气浮肿,桑枝苦平入脾肺二经,开水之上源,利水消肿;燥脾土之湿,形似枝而循驶,祛双下肢之湿,水去湿除,脚气浮肿自愈。《圣济总录》方中即以桑枝单昧药,炒后,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心服之,以治水气脚气。甚效。


3桑枝的配伍运用

  1.配桑叶,疏通兼备,清热疏风解表,祛风通络止痛益彰。多用于风寒湿热痹证等。

  2.配桑寄生,一补一通,相互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络道,止疼痛,降血压益彰。

  3.配桂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除痹效佳。多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本草撮要》曰:“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

  4.配柽柳枝,祛风力强,行气止痒力佳,多煎汤沐浴,治风疹身痒,肌肤瘙痒等症。《本草撮要》曰:“黎枝,得柽柳枝洗遍身痒。”


4桑枝的炮制方法

  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

  炒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麸皮20斤)

  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喷匀,置锅内炒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酒15斤


5桑枝应该怎么吃

  1、木瓜桑枝茶

  [材料]木瓜5g、桑枝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化湿通络。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伴有四肢风湿痹痛、浮肿、蛋白尿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2、桑枝酒

  [材料]桑枝、黑大豆(炒香)、五加皮、木瓜、十大功劳、金银花、慧茁仁、黄柏、蚕沙、松仁各1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前10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用途]湿热痹痛、口渴心烦、筋脉拘急等症。

  [来源]引自《药酒汇编》。

  3、桑枝鸡汤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鸡1只,生姜3片,盐、生油各适量

  [做法]桑枝洗净稍浸泡;光鸡洗净去内脏及尾部;将桑枝、光鸡一同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大火煲沸撇去浮沫后改小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

  [用途]治疗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4、秦艽桑枝煲老鸭

  [材料]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养生提示]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主治寻常狼疮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