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呼吸内科

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类的疾病是一种气候变换后容易出现的情况,一般在秋天或是冬天的时候得病的患者比较的多,在得了呼吸道疾病后,大部分患者会有咳嗽或是发烧的现象,得病后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所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方法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有什么 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这些 呼吸道疾病的急救小常识 九招让宝宝和呼吸道疾病说拜拜

1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

  避免受凉

  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所以,秋冬季保暖很重要,尤其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

  净化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远离家禽及其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少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用流动水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鼻口,并及时将纸巾投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吃禽肉、禽蛋要煮熟煮透。

  补充营养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内环境。

  注意生活规律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雾天外出可戴口罩。

  免疫预防,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流行季节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流脑、肺炎等疫苗。根据我的观察以及平时了解的情况,有些人在疫苗接种时仍存在以下误区:误区一: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预防所有流感。误区二: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误区三:季节性流感疫苗“包治”感冒。误区四:接种流感疫苗百无禁忌。

  早发现,早治疗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2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告诉病家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2.抗生素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选用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指导抗菌治疗。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

  对症治疗

  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温湿敷等。

  2.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4.中成药亦有较好的效果。

  5.美国4S清肺平喘疗法。

  空气治疗

  空气负离子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对人体产生作用,同时对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也有明显影响,在电离空气过程中,氧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而产生大量的氧负离子,负离子可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促使呼吸系数增加(吸收氧气增加20%,排二氧化碳增加14.5%),负离子也可使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加强,纤体分泌增加,另外,负离子还能促使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

3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这些

  第一是通风。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密闭的装有空调的房间要经常通风,增加空气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病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密度。每天要保证开窗通风两次,时间不低于10分钟。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

  第二是保暖。借用中国的一名老话,春捂秋冻,大家都知道每年到秋冬季节时昼夜温差非常大,农历的2月份、8月份人们感受天气的冷暖是不一样的,有俗话说的是2、8月乱穿衣。你可以发现你周围的人有穿的很多,但是有人却穿的很少。所以一定要记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

  第三是做有氧运动。到户外去,可以去慢走、快走或者是登山,并适当增加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提高素质及防病抗病的能力。

  第四是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游艺活动室等)应少去,空气混浊的地方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

  第五是药物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卫生单位发热门诊检查治疗,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也不要滥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有条件的还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接种,可选择接种流感、麻疹、流脑、腮腺炎、百白破等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第六是营养支持。多饮水,有利于排尿和发汗,使体内的毒素和热量尽快排出,帮助人体预防发热。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绿色的蔬菜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

4呼吸道疾病的急救小常识

  急救症状1:呼吸衰竭

  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常常伴有II型呼吸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氧化碳潴留。一般早期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胡言乱语等。对于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家属应密切观察其日常表现,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就应高度警惕肺性脑病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简明的、但鲜为人知的判断方法,就是观察患者的眼睛。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也是一个反应机体状况的重要窗口。临床上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中,往往能够发现他们的结膜是充血水肿的,眼睛经常泪蒙蒙、水汪汪的。因此患者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可能提示II型呼吸衰竭,建议及早到医院进行就诊。

  最后需要提醒慢阻肺患者的是,如果家中备有氧气的,应注意将氧气的流量控制在3L每分钟以内。因为大流量的吸氧反而会抑制呼吸中枢,减少通气,加重病情。

  急救症状2:咯血

  不少人对咯血都会表现的比较紧张,总是想尽办法忍住,不让自己把血咳出来,其实这恰恰是一个误区。对于吐出的血,我们首先要判断血是从消化道来的,还是从呼吸道来的。一般从消化道吐出的血为咖啡色,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感觉。而呼吸道咯出的血大多是鲜红色的,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一些急性的大出血有时还可能从鼻腔内喷出。

  出现咯血后,患者一定要保持镇静,切忌慌张,努力地咳出每一口血,以保持呼吸道通常。如果背道而驰,克制不咳,就会使血块在气管内积聚,堵塞气管,造成严重的后果。之后患者应尽快到就近的医院采取止血治疗,如果出血量大者,建议呼叫救护车进行陪护。

  对于出现咯血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有几点注意。首先,做事不要太过用力,包括大便时也不要用力地屏气。其次是饮食要注意偏凉,滚烫的食物往往会加重出血。

  急救症状3:气胸

  通俗地讲,气胸就是肺破了,气体流动到胸腔内压缩了部分肺脏所引起的不适。气胸往往发生在体型高瘦的或者有肺气肿、肺大泡等疾病的患者身上。在剧烈运动、搬运重物、情绪激动后出现突发的单侧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很可能就是气胸已经出现。

  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尽立刻停止目前的活动,平静休息片刻,随后立即到就近的医院就诊。通过胸片X光检查可以简单地明确诊断。少量的气胸可以观察,不用作处理。大量的气胸需要胸腔插管引流,必要时还需要手术治疗。

  但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引起注意,那就是气胸发作的时候还伴有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这时要高度怀疑胸腔出血的可能,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5九招让宝宝和呼吸道疾病说拜拜

  1.勤洗手

  爸妈一定要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玩耍后洗手的习惯,因为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七十个小时,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

  2.多喝白开水

  宝宝多喝白开水,特别是25℃左右的凉开水有助于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力。白开水的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

  3.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

  家长不要把宝宝当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应该多带宝宝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

  4.为宝宝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空气污染容易伤害孩子呼吸道,所以大人应避免在室内吸烟,居室要定时通风,保持阳光充足,保证空气新鲜。

  5.均衡合力的饮食营养

  对新生儿最好的营养是母乳,四个月后开始添加其它辅食。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B、C,如五谷杂粮、青菜、胡萝卜、蛋黄、动物肝脏等,有助于抵抗呼吸道感染。周岁给宝宝断奶后要培养他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食的饮食习惯,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

  6.远离传染源

  之所以带宝宝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或者到患有感冒及其它传染病的人家里串门是为了防止宝宝被传染,同时家长要尽量少带宝宝到超市、酒楼等空气污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合理用药

  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家长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有的爸妈让孩子喝“凉茶”或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认为能预防感冒,其实这种寒性凉药容易反倒给病菌入侵的机会,因为寒凉药物会损耗人体正气,伤害宝宝脾胃。

  8.保证睡眠

  家长要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所以说让孩子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9.注意脚部保暖。

  婴幼儿御寒能力较差,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而脚是肢体的末端,血循环较差,所以家长要注意宝宝脚步保暖,睡前给孩子用温水泡脚按摩对防范呼吸道感染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