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上发病率已累计下降了30%—40%,但在中国,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其高发人群的发病年龄提早了10年。可以肯定地说,心脑血管病目前当然是国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专家重申了冠心病的厉害性。在门诊,当作冠心病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竟约有一半是误诊!
目录
1冠心病吃什么好
患有冠心病的人一定要均衡饮食,多吃一些纤维类和豆类的食物,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
1、纤维类食物:纤维类的食物可以保护心脏,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相同的作用。
2、海产品:一般的海产品都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是在吃鱼类的时候,要记得适量的摄取较少的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这些油会抵销鱼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3、豆类:豆类食品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同时可以降低血液的粘滞性。以黄豆的效果最好,另外可以多吃一些豆芽和豆腐之类的豆制品,这些食物对保护心脏有很好的帮助。
4、茄子:可以帮助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过多的胆固醇,而且能帮助清除肠道内多余的胆固醇。
5、玉米。玉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A还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的消灭者,而且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
6、蔬菜和水果。我们常说生病的时候多吃蔬菜和水果是没有错误的,一般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预防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冠心病患者,多吃大蒜和洋葱是不错的选择。洋葱和大蒜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帮助延长全血凝集时间。而且都可以防止α脂蛋白下降。另外它们还可以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另外要多吃一些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一般的选择有扁豆、全麦、燕麦、糙米、菇。
2老年冠心病一半是误诊
尽管国际上发病率已累计下降了30%—40%,但在中国,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其高发人群的发病年龄提早了10年。可以肯定地说,心脑血管病目前当然是国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专家重申了冠心病的厉害性。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军”冠心病的防治意识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旦身体血管狭窄或闭塞,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恶性事件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冠心病被误诊了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军”冠心病的防治意识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旦身体血管狭窄或闭塞,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 恶性事件就会接踵而来,这一切也正是冠心病酿成的后果。”专家说,但目前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冠心病的概念,不仅患者,甚至连某些医生都不能准确认 知,这直接影响了冠心病的防治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专家表示,现在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在冠心病诊断方面奉行着“宁可错判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政策,轻易给病人带上冠心病的帽子。因此,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误诊为“假冠心病”!然而,另一方面,有些表现不典型的“真冠心病”又往往被漏诊。
可是,如果连病情都不能准确诊断,又怎么能保证冠心病得到合理治疗呢?病人的生命何以保障?
冠心病要“诊断从宽、治疗从严”
专家介绍,临床上的冠心病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有没有心绞痛是很重要的鉴别标准。其典型症状是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过度吸烟及饱餐 后,胸骨后会出现手掌大小、部位固定的,可能会放射到咽部、牙、腹背及左前臂等部位的压迫感、紧缩感或闷胀痛,一般会持续1—15分钟,阵发,在安静、休 息、含服硝酸甘油或去除诱因后几分钟就好转;而不典型的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缺血也会出现阵发性的胸闷、憋气、心悸,通过心电图动态变化、24小时心电图监 测(Holter)、平板运动试验等技术,可以综合判断侦查。
“最准确而直观的诊断还是冠脉造影,这依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上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但这项检查是有创的,仍有一点儿风险,故不一定人人都能接受此项检查。”
因此,专家认为,诊断冠心病就像破案一样,一定要掌握充分的证据,特别是对于某些不典型或证据不足者,宁可“诊断从宽,治疗从严”,即先不戴上冠心病的帽子,但先按冠心病治疗,同时进一步设法寻找冠心病的证据,指导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
3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所以冠心病护理要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另外,由于冠心病带给人们很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这是冠心病护理日常注意事项里比较常见的。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这也是冠心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4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这就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二、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会感到心悸、胸痛。
三、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四、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五、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这也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六、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
七、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八、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
九、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
十、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这也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5冠心病检查
1、心电图:心电图是检查冠心病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普及性很高,通过心电图变化可以诊断出是否有异常,但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和药物试验两种方法。有的患者虽然患有冠心病,但是通过心电图检查却没有任何异常,这种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其他的方法更加深入的检查疾病的存在。而且运动负荷试验对于检查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也有很好的效果。
3、动态心电图:这种动态心电图是扩大了心电图的应用范围,一般的心电图只可以记录短暂的心动,但是动态心电图却可以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信号,是常规心电图的一种补给。对于检查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和一些过性心律失常有大大的提高。
4、核素心肌显像:这个检查可以检查出缺血区和明确缺血的范围和大小。
5、冠状动脉造影:是现在诊断冠心病的最好的标准。这个检查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检查的情况作出相对应的治疗。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查。
7、心肌酶学检查: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重要手段。
8、心血池显像:通过心血池的显像可以观察观察心室壁的收缩情况和舒张的情况,可以明确清晰的观察室壁运动及心功能。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