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烈日炎炎,气温飙升,很容易发生中暑。炎炎夏季,持续高温,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暑降温呢?我们可以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和一些清凉消暑的食谱来应对夏季的炎热酷暑。那么,夏季有什么自制消暑防暑的降温茶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消暑有凉方从日常饮食开始
艳艳夏日,刚从炎热的大太阳底下逃离,躲进冷气房时,如果能够马上来上一大杯冰冰凉凉的饮料,铁定叫不少人想打从心底大喊声“透心凉”或“爽快啦”!不过,中医师警告,老把肚子当冰箱,可得小心当不成水妹妹,反倒吃出四四方方“冰箱”身材,肥胖机率大增,连皮肤也容易干巴巴。
根据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现在很多小女生,从小经常冰品、可乐不离手,打乱身体自然调节温度的规律,结果就是百病丛生。
饮食的温度有多重要?中医师表示,人的身体,可是大自然最精密的设计,但一般人却鲜少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跟著感觉走,反倒因为饮食的温度乱调、饮食的方式不对,伤害自己的健康,埋下日后致病的根源。
不对的饮食温度可比健康隐形杀手!打个比方,现今低碳生活风行,大家都知道不该再使用伤害地球的能源,该利用太阳能、风力、潮汐等大自然运作的能量,以避免再去污染地球,造成二次、三次的伤害。人体何尝不是如此。地球毁灭是地球温度上升,同理,人体的温度若变化太多也会造成健康毁灭,衍生出许许多多疾病。
人体温度忽冷忽热,只有百害无一利。举例来说,夏天外头气温高,为了散热,人体会不断流汗,当流汗时,血液、皮下组织的水份大量向外流失,这时人自然会想补充水份,但冰凉的饮料并不是最佳选择。李深浦强调,冰凉的饮料一进到肚子,想要被人体吸收利用来补充水份根本不容易,因为过低的温度,只会造成血管收缩,恰恰相反,造成血液黏稠,皮肤组织更干燥。
不仅如此,长期习惯喝冰凉的饮料解渴,会让身体仿佛处在冰箱当中,胃肠营养代谢变差。身体也会怕欠缺足够营养,就像处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为了自保“过冬”,大脑会下令囤积更多的脂肪、血糖及热量,导致发胖。甚至出现三高症状。
夏天解渴到底怎喝才对?室温的凉水就是解渴的圣品,消暑不该靠冰品,人体温度的调节必须温和渐进,才不会打坏自然节奏,引发疾病。
夏季食疗要诀: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易侵犯上焦心肺,流汗太多会伤津耗气、注意力难集中、四肢疲倦乏力等,特提供茶饮和穴位来自我保健。
天气闷热,稍不小心就可能中暑。其实中暑分“阳暑”和“阴暑”,症状大不同,中医须辨证论治,配合茶饮和穴位来自我保健。
2夏季自制消暑防暑的降温茶
1.银菊茶:金银花、菊花各3克,将两药洗净晾干,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
2.竹叶茶:青竹叶50~100克,将竹叶洗净,加水煎即可。每日代茶饮用,可清凉解暑,利尿除烦,是民间盛行的夏季清凉饮料。
3.银竹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代茶饮。具有祛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4.菊决槐花茶:取白菊花、决明子、槐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提神之功效。
5.二子茶: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但有湿热者不宜饮用。
6.银花薄荷茶: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饮,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7.竹莲茶: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8.藿香茶:藿香、佩兰各10克切碎,加茶叶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适用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
9.荷叶茶:带梗荷叶30克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有消暑宽胸、生津止渴、降脂之功效。
10.薄荷茶:薄荷4克,藿香、淡竹叶各3克,车前草5克,加水煎汤代茶饮,能消暑清热,是夏令防暑较理想的保健茶。
11.双叶茶:鲜荷叶一张、鲜竹叶两片切碎,加绿茶3克,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清热祛暑功效,适用于先兆中暑及轻度中暑。
12.双花茶:金银花、白菊花各15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之功效。
3夏季消暑六大误区
误区一、防暑降温夏季吃“苦”?
吃“苦”适度,过多伤身
误区解读:进入高温时节,餐桌上会流行苦味食物。实际上,这些苦味食物多适合泻肝胆、胃肠之火,如果有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苦”;而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则不适用。
专家建议:吃“苦”也要适度,过多食用或食用苦味过重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误区二、夏天凉水洗脚凉快?
冷水冲脚容易生病
误区解读:说起用热水洗脚,很多市民觉得那是冬季做的事儿,夏季用凉水洗脚最舒服,全身清凉。但实际上,人体脚底的汗腺较发达,夏天出汗多,用凉水洗脚,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经常这样做,不但会使脚受凉遇寒,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排汗机能障碍。
专家建议:夏季暑多夹湿,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误区三、穿颜色淡的衣服凉快?
白色伤皮肤,红色衣服最防晒
误区解读:夏天,不少人喜欢穿白色、浅色衣服,觉得会凉快。其实不然,白色或太浅的颜色会反射紫外线,易伤害皮肤。红色最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黑色吸热最快,但散热也最快。
专家建议:在室内或是阴天时穿黑色衣服,会发挥它散热快的功能,能快速排走皮肤表面的热量,让人感觉凉快不少。
误区四、多喝绿豆汤、凉茶能解渴?
怕冷的人最好不要喝
误区解读:为了防暑降温,很多市民喜欢喝绿豆汤,家里也每天烧上一小锅。不过,专家表示,绿豆汤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专家建议: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
此外,有许多人喜欢吃喝大量的凉菜、冷食、西瓜、冰镇啤酒、冷饮等。中医专家指出,烈日炎炎的盛夏,人体实际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如果贪吃贪喝过多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误区五、夏季多出汗能减肥?
蒸发的是水,不是烧脂肪
误区解读:天气炎热,稍稍走动便汗流不止,mm心里窃喜,是不是我的脂肪在燃烧了?但真相却是: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当热引起血管扩张时,血液中的水将热量传递至皮肤表面,然后随汗水蒸发。夏天出汗只是身体调节温度的一种生理现象。
专家建议:夏季减肥还是要饮食与运动相结合,而且要首先排除病理因素,通过科学的饮食与规律的运动,并长期坚持才能减肥成功。
误区六、长时间使用空调降温?
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
误区解读:在专家眼里,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时还由于鼻腔过于干燥而发生鼻出血或者发生感冒、发烧,甚至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
专家建议: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7℃,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
4夏天消暑的食物有哪些
1、红番茄:红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所以在夏季午休起来的时候不乏来个红番茄来缓解工作上压力造成的疲劳。
2、葡萄柚:葡萄柚以果肉粉红柔嫩,多汁爽口,味道有些偏苦,成为人们夏季热捧的消暑食物之一。同时葡萄柚含有钾,却不含钠,称的上是维护心血管的最佳水果。
3、西瓜:西瓜应该很多人都了解,夏季食用最多的水果应属西瓜。夏天水分散失多,祛暑解渴西瓜是最好的选择。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暑,利尿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红色水果之外,我们还可以吃哪些消暑水果呢?
1、桃子:桃子含铁量高据营养免疫学专家介绍,桃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果酸,其含铁量居水果之冠。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对身体健康相当有益。桃子在众多草本植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菠萝:每100克菠萝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C高达3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水分。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样含有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软肉质、消解血块。
3、木瓜:木瓜中含有一种称为番木瓜(papain)的重要消化酶,可将蛋白质类食物分解成可消化的状态,可溶解高达其本身35倍的瘦肉,这就是人们会以木瓜来治疗蛋白质消化障碍的原因。其在木瓜树的叶部及尚未成熟的木瓜果皮中含量最多。
5夏季如何消暑七个注意事项要牢记
烈日炎炎,人体汗孔张开。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体力消耗致大量排汗会耗散心气,故中老年人在炎热夏季宜静养,且首当重视精神的调养,即心静自然凉。也许很多人抱怨自己太忙、静不下来,其实静养并不复杂,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就能让你心静、体健而神安。
随时闭目养神。闭目,可使人心平气和,思绪冷静,精神静谧,从而达到养精蓄锐、振奋精神之目的。可利用工作之余或等车、乘车等一些零碎时间,随时闭目养神。特别是夜深人静时,静静地闭目端坐,凝神敛思,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便会感到思绪宁静、心气平和,而且暑气渐消、精力渐增。经常闭目养神对健康也大有裨益。国内外研究均证明,这种排除外界精神因素干扰的神经系统自我调节,可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极佳状态,有助于益寿延年。
得空就做深呼吸。深呼吸是气功中的调息法。嵇康《养生论》认为,炎热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就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理念。具体做法是:用鼻深深呼吸,呼吸尽量深长、缓慢、低微,最好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同时意守丹田,很快就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呼吸与闭目相结合,养神效果更佳。
坚持午间小睡。坚持午睡是养生的重要方法,炎热夏日尤为重要。一则天气炎热,夜间不易入睡,清晨天亮早,故睡眠通常不足;二则白天工作繁忙,出汗较多,体力消耗大,极易疲劳。夏日午睡不需太长,哪怕只是20分钟的小睡,就足以补偿夜间的睡眠不足和白天工作消耗的精力,而且有助降血压,舒缓紧张度。
尽量“不妄作劳”。夏季天气炎热,动辄汗出,工作学习劳心费力,体力消耗大,“不妄作劳”就是讲究不管做什么都要适度:工作强度要适度,不要超长加班、超负荷工作;老年人不要做一些力不从心的活儿;熬夜要适度,晚上最好23:00点前上床休息;运动强度要适度,夏天宜在早上和傍晚做一些有氧运动,但别做剧烈运动,也不要到人多嘈杂的地方看热闹,高温天气里逛街或聚餐、打牌、K歌到深夜也是不适宜的。我习惯把夏天要穿的衣物和家庭必需用品提早备好,炎热的中午和下午尽量不外出,多宅在家里休息、静养,以保健康。
尤其不要生气。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体的阳气也进入极盛阶段。由于内外夹热,人的心情比较容易烦躁。中医认为怒伤肝,大怒不止,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则面红耳赤、青筋暴起,重则可致呕血,甚至昏厥、猝死。所谓“静则神藏,燥则消亡”,意思是心静则心火消降、精神得养。夏季尤其要保持平和心态,切忌暴躁。若必须发泄一下,切记生气别超过3分钟。
读书习字最静心。我喜欢读书,睡前必读书半小时至一小时。炎炎夏日,手拿一本好书,很快就会心神宁静、暑热消散。好书不仅给人知识、增添智慧、增长才干,而且最能抚慰心灵,消除烦躁和妄念,从而使心灵平静如水。习字、画画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有助于修性养神、益寿延年。因为书法和绘画要求目不旁视,心不他顾,强调心、手、笔的统一,神、气通过笔端贯注于字里行间,静中取动,形神合一,从而使心神保持在一种特殊的安静状态,能够促进和调节大脑功能。另外,雕刻、音乐、下棋、钓鱼、编织等活动均有助于陶冶性情、清除烦恼,都是夏季修性宁神的有益活动